酸酸甜甜的糖葫蘆,

真的羨慕了,

又是別人小區的物業!

10月30日上午,走進西安曲江金地湖城大境天字一號小區,空氣中都瀰漫着甜滋滋的味道。在一棟單元樓前,支着的桌子上擺放着串好的、沒串好的山楂,業主和物業工作人員正一起在鍋裏化着冰糖。

“看着點火,別糊了。”

“沒事沒事,先大火燒開,等到起泡了再關小點,大泡變成小泡的時候就差不多了。”

“快好了吧,等不及要喫了,哈哈。”

不少路過的業主被吸引,圍在桌邊等候見證山楂“變身”成糖葫蘆。其中,在家自制過糖葫蘆的業主還不時提出建議,一時間院子裏很是熱鬧。

一旁,一位小男孩拿起畫筆,在本子上畫了起來,不一會,他就畫好了。“你們看,我畫的是什麼?”他將本子舉起,給周圍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看。“畫的是糖葫蘆啊,真好看。”一位阿姨誇獎後,詢問小男孩爲什麼要畫糖葫蘆,“想喫。”小男孩低聲說道。

“好了沒,好了沒,還要多久啊?”將本子收起後,小男孩湊到桌子旁望着鍋裏詢問道。物業工作人員回答道,“快了快了,基本成型了,再等一會就可以了。”

很快,第一串糖葫蘆就做好了。得到它的是一位女士,她表示,下樓看到了就想着給家裏的孩子拿一串上去,畢竟是自己小區種的山楂,意義不同。小男孩得到了第二串糖葫蘆,“真好喫。”他咬了一口,開心地說。

周圍等候的業主們,也都得到了一串糖葫蘆。“最近天冷了,喫一口自家小區種的山楂做成的糖葫蘆,心裏暖暖的。”業主陳先生說。“你別說,味道還真不賴。”有業主點贊。

“都說冰糖葫蘆兒酸,酸裏面它裹着甜,都說冰糖葫蘆兒甜,可甜裏面它透着那酸,糖葫蘆好看它竹籤兒穿,象徵幸福和團圓……”接過物業工作人員遞來的糖葫蘆,一位師傅即興唱起了《冰糖葫蘆》。

不止一直在旁等候的業主們喫上了糖葫蘆,物業工作人員還將糖葫蘆送進了部分家有老人和正在裝修的業主家裏。“說好了要過來,但是沒告訴他們來幹什麼。”工作人員表示。打開門看到送來的糖葫蘆,業主表示,很暖心。

“去年我們集中採摘後,將山楂進行包裝送給了業主,今年想做點不一樣的,便選擇了自制糖葫蘆。”小區管家負責人王鳳嬌介紹說,小區內有10餘棵山楂樹,年年豐收,基本上每棵樹產的山楂小桶能裝4到6桶,今年一共採摘了兩筐。

“之前,山楂成熟了會有業主去摘,其中有老人也有小孩,很不安全。去年開始,成熟後我們會集中採摘,明年等到山楂成熟了,會考慮做一些山楂糕、山楂罐頭、山楂醬送給大家。”王鳳嬌說,送糖葫蘆的活動下午還將持續,業主可以來樓下領取,物業也會將部分送至出行不便的老人家中,大家一起來感受這份甜蜜。

製作糖葫蘆的手藝哪裏學來的?據瞭解,製作時,有兩位經驗豐富的業主參與其中,物業工作人員則是在家自學並嘗試後“營業”的。

“在家也只是試試,今天算是第一次做,還挺緊張的,不過還算成功。聽到大家說好喫,很高興。”一位參與制作的物業工作人員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