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恐怖的电影”、“影史最恐怖的电影”、“近十年最恐怖的电影”……

以上的话术曾被用于形容各种热门恐怖片。

然而电影评价有很大主观性,每个人对“恐怖”的承受程度也不同,究竟哪部电影能称得上“最恐怖”,往往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有人觉得《咒怨》的日式心理恐惧令人胆寒,也有人觉得《电锯惊魂》的感官刺激才最难以承受,还有人存在对一些名导演的独特偏好,例如著名温子仁导演的恐怖片就是近几年最出圈的一类。

总而言之,“最恐怖的电影”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论题,任何纸上谈兵都难以得到公认的结果。

有趣的是,最近美国一个名为Broadbandchoices的互联网组织打算给这场讨论画上句点,他们打算用一种“客观科学”的方式,用数据说话,找出那部最恐怖的电影。

根据《福布斯》报道,他们发起的这项研究项目名为「Science of Scare Project」,试图通过样本数据研究来得出一个最终答案。

01关于最恐怖电影的“科学”探讨

这个组织找来了五十名年龄、背景各不相同的实验者,并从烂番茄、IMDb 和 Reddit 推荐的影视清单中筛选50部口碑最佳的恐怖电影,给每位实验者装上心跳感测器,做好了前期工作。

可以看出,他们是打算将“观看每部电影的平均心跳率”进行排名,用数字得出一个所谓的客观结果。

实验期间,佩戴着心跳感测器的实验参与者被要求看超过100小时的恐怖电影,每部电影播放完都单独读取平均心跳率。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项实验本身就已经足够恐怖了,最终得出的结果也颇让人意外。

实验结果显示,斯科特·德里克森(Scott Derrickson) 2012 年指导的《险恶》(Sinister) 拿下了冠军。

观看者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数为 65 BPM,但观看《险恶》时上升到了 86 BPM,相当于进行了一场有氧运动。

温子仁2010年指导的《潜伏》(Insidious)只以1BPM之差落败,平均心跳数为85BPM。

有趣的是,《潜伏》获得了本次实验中的“最高瞬间心跳数”——133BPM,即《潜伏》拥有所有电影中最恐怖的桥段。

这项实验里,排名前十的电影分别是:

《险恶》(2012)《潜伏》(2010)《招魂》(2013)《遗传厄运》(2018)《灵动:鬼影实录》(2007)《它在身后》(2015)《招魂2》(2016)《鬼书》(2014)《黑暗侵袭》(2005)《探访惊魂》(2015)

通过这个排名,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

02恐怖片正在越来越恐怖?

这项研究虽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样本数量过少可能会导致最终结果有所偏差。但总体而言,以心跳率为基础的计算,确实有着可取之处。

最终得出的 top10 排行榜中,我们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到,近几年得到热捧的温子仁一人就占据了3席。

他所执导的《潜伏》《招魂》《招魂2》都进入了排名前十,“恐怖大师”的称号确实名副其实。

更加一目了然的是,尽管这项研究挑选的百部电影里,有近30%是21世纪以前的经典恐怖片,但最终得出的前十榜单中,一部21世纪之前的电影都没有。

强如《闪灵》也未能上榜

这是否可以说明:恐怖片正在越来越恐怖?

答案是肯定的,这几乎是电影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电影工业、数字特效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恐怖场景的呈现变得更加逼真,观众能在电影画面呈现中感受到的恐怖自然更加直接。

另一方面,大数据、电影行业经验的积累,也使电影制作者更加懂得如何操控观众的情绪反应,对于电影节奏的把控,整体必然一直在走上坡路。

但这并不代表着以前的恐怖片不能给当时的人带来足够的恐惧。

历史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上映时,就曾吓得影院中的人们四散而逃,但现在看来,这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段小视频罢了。

如此便可想象,当1960年时,希区柯克超前地将蒙太奇手法用在恐怖片时(《惊魂记》),当时人们承受的是怎样的恐惧。

而如今,我们对电影的各种表现手法习以为常,对特效也日渐麻木,在这样的情况下,充分调动观众情绪事实上也变得越来越难了。

电影技术与创作者天赋 VS 观众越来越高的阈值,何者能取胜?

以心跳频率测算出的“最恐怖电影”前10位,显然就是前者获胜的杰出范例。

如果你觉得最近缺少能打动你的电影和事情,不妨就照着这份榜单前十挑战一回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