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恐怖的電影”、“影史最恐怖的電影”、“近十年最恐怖的電影”……

以上的話術曾被用於形容各種熱門恐怖片。

然而電影評價有很大主觀性,每個人對“恐怖”的承受程度也不同,究竟哪部電影能稱得上“最恐怖”,往往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有人覺得《咒怨》的日式心理恐懼令人膽寒,也有人覺得《電鋸驚魂》的感官刺激才最難以承受,還有人存在對一些名導演的獨特偏好,例如著名溫子仁導演的恐怖片就是近幾年最出圈的一類。

總而言之,“最恐怖的電影”就是一個因人而異的論題,任何紙上談兵都難以得到公認的結果。

有趣的是,最近美國一個名爲Broadbandchoices的互聯網組織打算給這場討論畫上句點,他們打算用一種“客觀科學”的方式,用數據說話,找出那部最恐怖的電影。

根據《福布斯》報道,他們發起的這項研究項目名爲「Science of Scare Project」,試圖通過樣本數據研究來得出一個最終答案。

01關於最恐怖電影的“科學”探討

這個組織找來了五十名年齡、背景各不相同的實驗者,並從爛番茄、IMDb 和 Reddit 推薦的影視清單中篩選50部口碑最佳的恐怖電影,給每位實驗者裝上心跳感測器,做好了前期工作。

可以看出,他們是打算將“觀看每部電影的平均心跳率”進行排名,用數字得出一個所謂的客觀結果。

實驗期間,佩戴着心跳感測器的實驗參與者被要求看超過100小時的恐怖電影,每部電影播放完都單獨讀取平均心跳率。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項實驗本身就已經足夠恐怖了,最終得出的結果也頗讓人意外。

實驗結果顯示,斯科特·德里克森(Scott Derrickson) 2012 年指導的《險惡》(Sinister) 拿下了冠軍。

觀看者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心跳數爲 65 BPM,但觀看《險惡》時上升到了 86 BPM,相當於進行了一場有氧運動。

溫子仁2010年指導的《潛伏》(Insidious)只以1BPM之差落敗,平均心跳數爲85BPM。

有趣的是,《潛伏》獲得了本次實驗中的“最高瞬間心跳數”——133BPM,即《潛伏》擁有所有電影中最恐怖的橋段。

這項實驗裏,排名前十的電影分別是:

《險惡》(2012)《潛伏》(2010)《招魂》(2013)《遺傳厄運》(2018)《靈動:鬼影實錄》(2007)《它在身後》(2015)《招魂2》(2016)《鬼書》(2014)《黑暗侵襲》(2005)《探訪驚魂》(2015)

通過這個排名,我們還發現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現象。

02恐怖片正在越來越恐怖?

這項研究雖然有着一定的侷限性,樣本數量過少可能會導致最終結果有所偏差。但總體而言,以心跳率爲基礎的計算,確實有着可取之處。

最終得出的 top10 排行榜中,我們可以特別清楚地看到,近幾年得到熱捧的溫子仁一人就佔據了3席。

他所執導的《潛伏》《招魂》《招魂2》都進入了排名前十,“恐怖大師”的稱號確實名副其實。

更加一目瞭然的是,儘管這項研究挑選的百部電影裏,有近30%是21世紀以前的經典恐怖片,但最終得出的前十榜單中,一部21世紀之前的電影都沒有。

強如《閃靈》也未能上榜

這是否可以說明:恐怖片正在越來越恐怖?

答案是肯定的,這幾乎是電影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方面,電影工業、數字特效技術的發展,使得許多恐怖場景的呈現變得更加逼真,觀衆能在電影畫面呈現中感受到的恐怖自然更加直接。

另一方面,大數據、電影行業經驗的積累,也使電影製作者更加懂得如何操控觀衆的情緒反應,對於電影節奏的把控,整體必然一直在走上坡路。

但這並不代表着以前的恐怖片不能給當時的人帶來足夠的恐懼。

歷史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上映時,就曾嚇得影院中的人們四散而逃,但現在看來,這就是再普通不過的一段小視頻罷了。

如此便可想象,當1960年時,希區柯克超前地將蒙太奇手法用在恐怖片時(《驚魂記》),當時人們承受的是怎樣的恐懼。

而如今,我們對電影的各種表現手法習以爲常,對特效也日漸麻木,在這樣的情況下,充分調動觀衆情緒事實上也變得越來越難了。

電影技術與創作者天賦 VS 觀衆越來越高的閾值,何者能取勝?

以心跳頻率測算出的“最恐怖電影”前10位,顯然就是前者獲勝的傑出範例。

如果你覺得最近缺少能打動你的電影和事情,不妨就照着這份榜單前十挑戰一回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