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原生家庭”的概念特别火。

以前,我们觉得自己性格不开朗,婚姻不幸福,事业不成功,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但是自从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出现后,很多人都惊呼:「原来我现在遇到的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从小长大的家庭环境啊!

尽管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仍然让我们自卑,焦虑,痛苦,但是我们在心理上得到了释放。再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迅速拿出一块名为「原生家庭」的盾牌,高高举起,全神贯注地念著万能咒:「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因为童年不幸我才会这样,不是我的错啊,我也没办法」。

这一理论,来自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主流学派。这一理论认为,成人的性格缺陷和人生不幸,都可以从童年中找到根源。孩提时代的创伤,对于一个人长大后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有决定性的影响。

阿德勒心理学在《被憎恨的勇气》一书中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理论,并将其称为原因论。原因论者最典型的一句话是:因为你以前曾经历过怎样的不幸,你现在又将如何悲惨。

Adler否定心理创伤并提出目的论。

本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男士,多年来藏在自己的房间里,没有开门。他希望能像普通人一样找到一份工作,但又非常害怕出去,一出去就心慌手脚发抖。

年轻的人会认为是因为这个人过去受过什么创伤才不能出门的,例如,他从小就受到父母的虐待,或在学校或工作场所被欺辱。归根结底,这个人的现状是由他过去的经验所决定的,这就是原因论观点。

但是哲人认为,这个人不能出去是因为他不想出去,他先有了不想出去的「目的」,然后才会产生出一种一出去就心慌,手脚发抖的「症状」。

哲学哲学这一论断太惊世骇俗了,相信绝大多数朋友第一次接触到这一理论都会觉得它太刺激了,但这一理论有其深刻的内在合理性,以下请听我的延伸分析。

确切地说,这位男士既想出去,又不想出去。从理性的角度来看,男人认为他们应该出去,像正常人一样去工作;但是从感性的角度来看,男人自己就明白了,如果出去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让自己有一种撞墙撞墙的感觉。

与顾影自怜在家中所遭受的痛苦相比,这种碰壁的感觉来得更为直接,以至于自己感性意义上的不想出去的想法胜过理性意义上的想出去的想法,然后从想法升格为行为,这样男人就会长年累月地呆在家里。

但人无法长久地做自己无法说服自己的事,他需要为自己呆在家里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此时,弗洛伊德关于童年创伤成因的理论,以及流行的“原生家庭”理论,都是为这类人提供的最有力的理论武器。

将自己裹在理由论的铠甲里:因为我童年曾经历过这样的不幸,因为我的原生家庭有种种缺陷,所以我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一出门就心惊胆战。由于孩提时代的伤痛一直在发酵,所以产生了现在的症状,这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同时又有一种摄人心灵的悲剧感。

但是生活不是戏剧啊,这个人就是自己生活的主角。把自己投入到童年创伤和原生家庭所带来的悲剧气氛中,除了让自己精神麻痹之外,对自己毫无益处。

对于童年创伤,阿德勒的否定如此冷静,以至于青少年们在书中一度怀疑,他的思想中充满了冷酷的虚无主义。实际上,阿德勒心理学就是一种思想,在这种思想中,才能获得思想的自由,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Adler认为,并非过去的经历决定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赋予它的意义。

这个句子很重要,所以我们把重点划了回来:

并非过去的经历决定了我们自己,而是我们自己赋予它的意义。

这就是说,不管过去经历了什么,这些经历本身并不会导致我们成功或失败,幸福或不幸。取而代之的是,我们要从过去的经验中发掘出符合现在“目的”的因素,来支持自己在当下的行为。

史学界有一句名言: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一种对历史的解读,都是为当下的利益服务的。换言之,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小姑娘。同理,人生过去的经历,也是一位任自己打扮的少女。

假如你现在正处于悲观消极的状态中,那么你过去的悲惨经历就会变成一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心理创伤,而你过去的辉煌经历则会变成一种讽刺,反映出现在的窘境,你过去的所有经历,都会装扮成充满悲剧宿命感的样子,因为你现在正处于悲观消极的状态中。

假如你现在的状态就是春风得意,那么过去你所经历的一切逆境困境,就成了成功者传记中令人津津乐道的谈资,他们的童年创伤又是什么呢?

另外一本很好地评价了《高效人士的七大习惯》的书中,作者显然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忠实信徒,书中有一句名言叫“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反应方式。”

是啊,以前的经历,就像是外界和命运带给你的刺激,面对这种刺激,你是不是把它当成童年创伤让原生家庭背锅?或者给他们赋予新的意义,让他们自己成为开拓者,好好地改变自己?那是你的自由选择。

那么,这一期的《拆书》就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长期关注我们的《拆书》节目,喜欢就来点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