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可以在戰爭片中聽到“軍令如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樣的言語,作爲一名將領,戰況千變萬化,戰機轉眼而逝。所以在外打仗的將領,往往會因爲固守將令而延誤戰機,從而使得己方損失慘重。

作爲民國時期西北軍的驍勇善戰的將領韓復榘,就因爲他在戰場上做出的與蔣介石不同的決定,使得他被蔣介石殘忍殺害,被牽連的還有他的妻妾與孩子。

韓復榘雖是民國時期的一員敢於衝鋒陷陣的猛將,但是他爲人並不粗魯。相反,因爲他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是一位私塾先生,所以受他父親的影響,韓復榘從小就飽讀詩書,且書法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

所以韓復榘骨子中衝鋒陷陣的“勇”與他後天培養出的“謀”,使得韓復榘很快就成爲了北洋軍閥馮玉祥手下最年輕的愛將,年僅19歲。不久,他又因屢屢戰功而被提拔,位列“十三太保”中。

但是很快,馮玉祥的愛將這個身份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雄心壯志,他想要更多,在這個亂世中,只有擁有了這片區域的所有權,才能更好地生存,才能不仰人鼻息,堂堂正正做人,才能夠一飛沖天,實現他雄霸山東的夢想。

帶着這顆“野心”,他放棄了在馮玉祥手下所獲得的所有榮譽和權力,毅然決然地投靠了蔣介石。這之後,他專心管理山東事宜,短短時間內,大大推動了山東地區的經濟,政治,教育等行業的發展。

也許一直按照這個劇情繼續發展下去,假以時日,韓復榘一定會變得更好,他有謀略,有機遇,更是有權力。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韓復榘在1937年日軍攻打山東時,因爲損失慘重,想要保存有生力量,所以他在戰爭中選擇了“撤退”

但是卻沒想到,因爲他的這個與蔣介石命令相反的決定成了他的催命符。蔣介石作爲一黨領袖,當然不允許自己的命令不被遵行,反而被反抗。所以,蔣介石以韓復榘“違抗命令,擅自撤離”爲由,對他實行了槍決。

韓復榘的這個決定,我無法對此作出評判。從生物學方面來看,每個戰士都是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在他們渴望活着的時候,我們無權去剝奪他們的生存權。但是從整個國家的利益出發,韓復榘在註定失敗的戰局中選擇了生存,放棄了那無謂的犧牲,同時也放棄了整個中國。

所以最後,韓復榘光榮又屈辱地死了,他是爲國家而死,卻不是死在戰場,而是死於內戰,且是被蔣介石釘在“逃兵”的屈辱柱上,鬱郁而亡。

他死後,沒有人爲他升冤。他的兩個小妾,一個逃了,一個改嫁。只有妻子帶着四個兒子四處奔波。他的妻妾因他的死而流離失所,但他的幾個兒子們卻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的大兒子韓嗣燮因他的死而一度神經錯亂,不久便鬱鬱而終。所幸他有一位很有名的科學家兒子,韓念國。這也算是上天對他的補償了吧。

二兒子韓子華,參與過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後來在電力局工作,也算是國家公職人員了吧。至於三兒子韓嗣輝,憑藉着黃埔軍校的光輝經歷,後調入交通運輸局,日子過得也平平淡淡,如魚得水。

還有小妾沈玉卿生的四兒子,他可能是四個兒子中混得最好的一個,也是文化程度最高的一個。我們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是他的母校,華北電力大學是他工作的地方,由此可見,生活對他還是有着優待的。

韓復榘作爲民國時期的大將,爲民而死,死得其所。不管他死後是如何妻離子散,他的後代總會把他的精神延續下去,爭取做一名對國家有用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