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雲計算產業歷經十年發展,逐漸走向成熟期,雲計算市場規模成倍擴張的同時,行業格局初步定型,雲廠商從混戰走向集團軍作戰,有人黯然退場,同樣有人衝出重圍。

UCloud創始人兼CEO季昕華

在2020 UCloud用戶大會暨Think in Cloud大會上,UCloud創始人兼CEO季昕華感慨道,“我們這家公司一創業就跟BAT競爭,在BAT的圍剿下生存發展起來,很榮幸成爲中國雲計算第一股,說明在中國做底層研究是有機會做大做強的。”

創業八年的UCloud,是中國第一批雲計算廠商,“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資源”的季昕華帶領UCloud成功上市,也是中國A股市場第一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在雲計算上半場競爭中完成蛻變。

創業是一場馬拉松,上市不是UCloud的休止符,半程之後再次蓄力,UCloud將駛向何處?

雲計算新十年,UCloud的深思考

2020年是雲計算新十年的開端,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十年仍然是雲計算的黃金十年,我們清晰的觀察到,雲計算被賦予越來越重要的價值。

新冠疫情的出現客觀推動了雲計算產業的發展,新基建的提出確立了雲作爲數字基礎設施的定位,數字化轉型離不開雲計算,數字經濟的大背景下,雲計算作爲技術底座將撬動萬億級市場,催生數字經濟的新模式。

面對時代邀約,UCloud適逢其會,季昕華一一道出他的感受,也是雲計算產業廠商正面臨的共性事實:

第一,互聯網馬太效應增強,疫情對經濟產生衝擊,在中小企業身上體現尤爲明顯,大公司具有更好的資金資源和技術基礎,反而在疫情中不斷壯大,強者愈強,雲計算是拉近兩者差距的重要手段,企業對於雲計算的需求會越來越激烈。

第二,傳統企業上雲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過去傳統企業的企業主不想上雲、不敢上雲、不會上雲,但是因爲疫情,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變得越來越重要。

第三,在疫情期間,由於中國政府大力的管理能力,以及數字化的推動,政府對於數字化越來越重視,更加重視數據的開放和應用,各地都在成立大數據中心,促進跨層級、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數據共享和交換。

季昕華認爲,雲計算產業會從IaaS往PaaS和SaaS發展,背後的邏輯是公有云客戶開始從互聯網更多的轉向傳統企業,公有云廠商尤其是互聯網屬性的公有云廠商,發展至今主要還是靠互聯網客戶,互聯網和傳統企業佔比大概8:2,隨着傳統企業比重越來越高,產品形態也會向上演進。

而從IaaS本身而言還有變化,其一是計算從中心走向邊緣,邊緣計算會在很多場景得到應用,其二是傳統企業的私有云會走向混合雲,背後是業務的驅動,中大型客戶從單雲走向多雲,供應商博弈、互爲備份、多活等因素,都使這個趨勢愈發明顯。

內煉產品:在雲計算核心地帶不斷創新

每年的用戶大會都是UCloud硬核技術實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今年也不例外,在本次大會上,UCloud 宣佈旗下核心雲產品全線升級,助力全行業“加速上雲”。

首先是核心的計算產品,熱銷的快傑雲主機系列全新發布,UCloud快傑雲主機進行了全面升級,發佈了3+1款雲主機機型,覆蓋泛互聯網與高性能計算場景,組成新一代快傑系列:

● 快傑S型,搭載第二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是全球首款採用3.0GHz的旗艦雲主機,互聯網場景下高達20%的性能提升,且升頻不加價,性價比再提升20%。

●快傑PRO型,主頻達3.5GHz,內存吞吐能力x2,單個vCPU分享L3 cachex4;HPC場景下高於友商的最高性能機型50%。

●快傑MAX型,最高規格可達240核,並首次採用100G網絡。240核下單機性能可PK集羣性能,1臺機器性能超過8臺32核物理機互聯。

●快傑Lite型(預覽版),採用Ampere Altra CPU(ARM架構),通過ARM架構的低功耗進一步突破性價比的極致。

其次是存儲,US3是自研的新一代對象存儲引擎,可用性提升5倍,帶寬提升2倍、IOPS提升10倍、價格直降30%。

根據大數據生命週期策略,US3分爲標準存儲、低頻存儲和歸檔存儲3種類型,精準定位在線音視頻、大數據分析、內容分發和數據共享、海量數據歸檔備份4種場景。在高性能寫入場景中,4M分片上傳延遲降低 35%,小文件IOPS 提升10 倍;數據寫入速度提升5倍,Spark 數據處理時間減少75%。

混合雲2.0整體解決方案也在本次大會上正式亮相,UCloud推出了以“開放、定製、安全”爲特徵的混合雲2.0,以開放API的形式,開放智能資源管理平臺、自動化網絡平臺、全方位運維平臺、及UCloud配套服務;可全面定製機房、物理服務器、運維服務、雲安全方案。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UCloud發佈了私有云產品UCloudStack2.0,信通院數據顯示,2023年私有云市場規模將接近1500億元,所有云廠商都不會放棄這塊市場蛋糕。

UCloudStack推出標準版、快傑版、信創版三個版本。UCloudStack 新一代輕量級私有云,集虛擬化、SDN網絡、分佈式存儲、數據庫緩存及雲管能力於一身;1臺物理機即可搭建試用環境,3臺服務器即可構建生產環境,2小時可部署完成。同時兼容X86和ARM架構,供統一資源調度和管理,支持純軟件、超融合一體機及一體機櫃多種交付模式。

最後是輕量級容器管理服務Cube, 相對於Kubernetes,Cube兼容Kubernetes且使用更簡單,兩步即可部署容器化應用;無服務器形態,不需要再維護底層基礎設施;使用成本低,只需要爲容器實例付費,無需預留資源;同時集成UCloud網絡和存儲服務,採用25G網絡,IOPS最高可達115萬的高性能。

練好內功,無懼風浪,UCloud深諳其道。

外觀機遇:在不確定經濟環境持續增長

熟悉UCloud的人都知道,UCloud是一家不善於造概念的公司,財報數據足以說明UCloud的實力,2020年前三季度,UCloud實現營業收入16.38億元,同比增長52.87%,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26億元,同比增長94.79%,表現十分亮眼。

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UCloud不僅實現了增長,還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技術之外,對於行業機遇的把握也是關鍵。

季昕華表示,UCloud目前政企領域佈局重點瞄向幾個方向:政府的大數據開放PaaS平臺,未來會往上探索各類數據應用場景;教育的雲網融合以及科研雲,高校科研目前是UCloud的重要突破點;此外,中國移動是UCloud的戰略股東,運營商本身是UCloud客戶,也在幫助其擴展更多的政企客戶;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傳統企業需要工業互聯網完整的應用解決方案,包含IaaS、PaaS和SaaS全套能力,UCloud也正在豐富工業互聯網能力。

相較於巨頭企業,快速應變是UCloud的優勢之一,以UCloud自研的數據開放平臺安全屋爲例,在觀測到行業機遇後,UCloud快速將其轉化爲可落地的產品並付諸實踐。

數據開放平臺安全屋將數據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使數據可用不可見,促進數據自由流動。安全屋支持廈門建設的全國首個大數據安全開放平臺,已開放數據總量116448條,開放資源目錄805條、開放安全目錄41條、開放空間資源33條,廣泛應用在政務決策、普惠金融、商業選址、交通出行、醫療衛生等各多個場景。除了廈門以外,安全屋還與上海大數據中心、青島市政府等達成政務數據開放合作。

中立依然是UCloud賴以生存的錯位競爭優勢,作爲中立企業,UCloud可以構建最爲開放的合作伙伴生態。在2020TIC上,UCloud公佈了優雲精選市場、優創技術聯盟、優策諮詢夥伴、U渠道分銷等四大生態合作計劃;並宣佈給與合作伙伴最高達50%返傭、聯合120家技術夥伴、500家金牌代理,與合作伙伴共建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能力。

每一次冬天的蟄伏,都是爲了下一個春天更驚豔的綻放,內外兼修的UCloud,纔是其跑出雲計算產業加速度的關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