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的英雄們第1期

對於走上戰場的將士來說,皮膚之痛往往已經麻痹,只剩下戰勝對面敵人的決心。不管對方多麼的強大,血肉之軀體下,沒有絲毫的膽怯,有的只是敢於亮劍的信心。

1952年10月6日,朝鮮半島粟洞山。山峯有點陡峭,常人攀爬要很是費點勁纔行,是屬於大自然的地盤,人類不怎麼想涉足之地。

“轟!轟!轟!”

千鳥飛盡,山間開始濃煙滾滾,仔細一瞧,山早已沒有了生機,大片大片的表面,喪失了植被的覆蓋,變的是坑坑窪窪,從遠處飛來的炮彈,還時不時的爲土地再添新傷。

在坑窪之間,“轟轟”聲之息,一個身着淺黃色軍服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正艱難且急促的呼吸着,汗水大顆大顆流過臉頰,臉上的表情很是痛苦。

圖注:抗美援朝戰役中的我軍將士

當戰士費勁的緩動身體,低頭查看之時,眼前之景極其的殘酷。他的肚子被炸彈的衝擊波直接撕開了一道口子,五臟六腑在重力的作用下,不停地向外滲透。而作爲人體內部體量最多的腸子,已經拖在了地上。

然而戰士的眼神並沒有因此黯然失色,反而更加堅定了。他一旁的戰友見狀非常的着急,全然不顧隨時可能降臨的炮彈之威脅,拿着急救箱奔到了戰士旁邊。用手將戰士扶正,進行快速的戰場急救包紮,此刻戰友同樣滿頭汗珠,他想救人,怕救不了人。

但是戰士並沒有完全接受救助,戰士用手扶了扶自己的腸子,讓自己好受一點。接着用盡自身的全力,推開了戰友。失血過多讓他聲音有着絲絲的乏力感,不過所說內容,可謂語破天驚,他說“別管我,敵人要攻上來了,快去消滅敵人,堅守陣地要緊”。

戰士的名字叫劉風勇,是第12軍35師103團2營6連1排排長。他最早拿起槍的時候,是有着牴觸情緒的,他是一名“壯丁”,拿槍是國民黨強迫的。

1947年,面對解放軍的戰略反攻,成批成批的士兵投降。因此國民黨高層抓狂了,四處搜刮青壯年入伍,俗稱“抓壯丁”。由於抗戰已經結束,華夏大地的百姓是打心底希望過上安穩生活,所以“抓壯丁”這事,在國民黨轄區可謂怨聲載道。

1949年12月,劉風勇在成都轉編到了解放軍。與在國民黨軍隊服役不同,劉風勇體會到了什麼纔是真正的軍人,軍人應該揹負的責任是爲國爲民求得安定,縱使犧牲也是爲子孫後代搏得太平盛世的驕傲。

作爲解放軍的劉風勇,其在國民黨軍隊中的那股“被迫”感,被爲民爲國的使命感所取而代之。正因如此,此後的剿匪運動中,劉風勇表現的非常勇猛。甚至在左手被土匪擊傷的情況下,依舊咬着牙齒扛槍作戰,忽視痛覺,誓於敵人死戰到底。

1951年3月,已是6連1排副排長的劉風勇,志願跟隨部隊趕赴朝鮮作戰,成爲了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在這裏他依舊鋒芒不減,面對氣焰囂張的美帝國主義分子,劉風勇堅定的眼神裏,只有一個字眼——消滅敵人、保家爲國。

圖注:抗美援朝戰役中的我軍將士

朝鮮戰場上,劉風勇爬鐵絲網偷襲敵人碉堡,戰友驚動敵方警衛,迫使對方火力掃射警戒。但劉風勇不慌不忙,率尚未暴露戰友冷靜翻越鐵絲,然後迅速衝鋒,一舉殲滅守敵。劉風勇沉着冷靜應對突發,果斷明確解決問題,已經蛻變成爲了一名優秀的指揮官。

1952年10月,劉風勇受命攻打粟洞山611高地,完成所部戰略反攻的任務。由於跟炮兵協同不錯,他只用4分鐘就拿下主峯,但是敵人併爲就此放棄該地。

當天晚上,劉風勇和戰友們正在警戒之時,突然遠處“燈火通明”,緊接着一道道火光噴射而出,而目標正是611高地。

“轟!轟!轟!”

劉風勇連忙招呼戰友隱蔽,並囑咐大家炮火停息後,馬上進入火力點抗敵,“暴風雨”要來了。爲了奪回陣地,敵人是下了血本,主峯陣地之下,漫山遍野的敵人。劉風勇看着敵人,望了望了戰友,咬着牙齒,心中誓要堅持。而此時劉風勇已經負傷,褲子被鮮血染紅,傷口都找不到。

“轟!轟!”

久攻不下,敵人的士兵放棄進攻退去。遠處的炮兵再次忙碌,一發發炮彈,不停地躍出炮口,將611高地炸得面目全非。炮火太猛烈,爲避免更多傷亡,劉風勇着急的讓士兵躲入隱蔽戰壕。但他個人擔心敵人士兵趁機偷襲,留在陣地死死地觀察陣地前的黑夜。

“轟!”

一發炮彈劉風勇身旁爆炸,爆炸的氣浪很大。劉風勇被直接被推出了快1米,陷入昏迷。當他再醒來之時,肚子已經破了,五臟六腑涼涼的,不怎麼受使喚了。3班副班長很緊張,手不停地抖動,全力幫劉風勇包紮。炮彈聲則越來越祕集,四處都是飛揚的泥土。

“別管我,敵人要攻上來了,快去消滅敵人,堅守陣地要緊”。

劉風勇用盡最後的力氣,撕心裂肺地呼喊着,命令着,這是他最後的聲音了,作爲戰士,作爲一名爲國爲民的優秀戰士,最後的信念。

圖注:抗美援朝戰役中的我軍將士

此後援軍趕到,擊退了來犯之敵。不幸的是劉風勇永遠閉上了眼睛,他失血過多而壯烈犧牲。

1953年劉風勇被追記“二等英雄”稱號。

備註:文中圖片均是老照片,非劉風勇本人,很遺憾沒有找到英雄劉風勇的照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