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文化节”不容易!办出“有内涵、有影响、接地气”的文化节更不容易!

10月17日-19日,一场声势浩大的“第18届古贝春酒文化节”在“齐鲁大地、运河之滨”唱响。

特殊之年,疫情之下,三天三场活动,筹划细,规格高,影响大——这是“古贝春酒文化节”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而会上传出的“同比增长18.6%,其中酱香增长110%”的亮眼成绩,更是引发舆论界及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2020年的古贝春,意料之中,但也意料之外。

据悉,由于多个平台的现场直播,以及一批网红的到场,本届酒文化节达到了1000多万人次的流量,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有人说,这是近年来(尤其鲁酒界)少有的一场“有文化”的酒文化节。不仅传递了“四个开创”,而且成为“鲁酒振兴”的一道“独好风景”。

一、开创“运河酒魂”先河

古贝春在本届文化节上首次提出了“运河魂”的概念和主题,更准确来说,提出了“运河酒魂”的主题,并让这一主题贯穿始终。

“打造运河文化”是古贝春在中国酒界最早提出来的。本届文化节更是锁定了这个主题,不仅深刻挖掘了大运河文化与古贝春酒的历史渊源,播放了“千年大运河,万家古贝春”以及“运河明珠,南酒北酿”的纪录片,而且邀请名角演唱了荡气回肠的《大运河》。

“文化以美酒为载体,美酒以文化为灵魂”。任何一个老字号品牌,要想做大做强,“最高级的竞争”一定是文化。

而文化是有根、脉、魂的,绝不是随便的“拿来主义”。古贝春锁定“运河文化”具有天然的不可复制的“根、脉、魂”。

首先,是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

古贝春酒业的老厂址,就在大运河的东岸上——武城县老城镇。一衣带水,唇齿相邻,血脉相连。古贝春酒见证并融入了大运河的千年沧桑。

其次,“运河精神”与“古贝酒魂”一脉传承。

大运河不同于其他任何一条天然大河,她的人文历史太悠久,精神价值太饱满。大运河与长城一样,不仅是“世界工程、人间奇迹”,而且,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中国精神的象征”,尤其是,大运河体现的“大国工匠精神”和“开创进取意识”,与古贝州人的酒魂精神和古贝春集团今天的事业不谋而合。

中国有著名的“两大名酒带”:一个是西部川黔接壤的“长江名酒带”,一个是苏鲁豫皖接壤的“运河名酒带”(一说“淮河名酒带”)。

而古贝春酒正处在“运河名酒带”的上游(北端)位置,而这个位置自古被称为“神京门户”,是“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至少在清末以前,德州运河一直是中国漕运的大动脉,“舳舻首尾相接,密次若鳞甲”。呈现两岸“商埠林立,灯红酒绿”的盛景,说“运河文化高地在北方,运河精神之魂在京门”并不为过。

古贝春酒抗起“运河文化的大旗”,名符其实,而守住“运河文化的根魂”,是为高明。

二、开创“中国文化节”先河

本届“古贝春酒文化节”还有一个副题——暨“2020首届中国北方酱酒文化节”。这是古贝春在全行业首次开创性举办的“北方酱酒文化节”,并提出“千载运河魂,鲁酱古贝元”的口号。搞这么大一个酱酒文化节,其背后,可以看出古贝春集团对“北派酱香”的自信、布局与“野心”。

“首届北方酱酒文化节”期间,古贝春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中度酱香白酒发展高峰论坛”以及“古贝元酱粉节”。正是在这场论坛上,古贝春透露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6%,其中酱香型产品增长110%”的信息,引发业内人士和媒体的关注。

除了高增长的、鲜亮的酱香成绩单,古贝春是靠什么确立的“酱香北宗”的地位呢?

据悉,古贝春集团已经有37年的酱香研发史和运营史,可谓“老牌酱酒企业”,最为重要的是,古贝春酱酒与茅台有着深刻的鲜为人知的历史情缘。

37前,茅台酒厂生产技术科长杜安民,经茅台集团前董事长季克良老先生牵线,亲自来到位于运河岸边的武城县老城镇酒厂研制北方酱香,一呆就是十余年。再后来,以白酒大师吴兆征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过了古贝春酱酒的衣钵,慢慢才造就了今天的“酱香北宗”。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古贝春集团正在下大力气实施“砍买断、强系列”举措,借助“白版酒”良好的市场口碑,着力实施“打造超级单品”战略。“古贝元酱香白版”这个大单品就是在这一战略下诞生的。

在“首届中国北方酱酒文化节”上,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这家企业对北派酱酒“产品力”和“高价值”的自信与投入,他们对“高科技”是如此的迷恋。

在文化节的高峰论坛上,齐鲁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王瑞明对“古贝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站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了古贝元酱酒的健康基因。

齐鲁工业大学汪俊卿博士将在古贝春白酒风味物质和北方酱香白酒微生物及关联产物分析与应用方面,与古贝春技术人员进行了共同研究。项目完成后,将完善古贝春白酒中香气成分及不可挥发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探究风味物质对古贝春白酒特征风味的贡献,明确构成古贝春白酒风格的主体香味成分,这项研究又将进一步提升酱香型白酒的品质。

查阅资料发现,中国白酒行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不多,而能拿出研究成果的更是凤毛麟角。这正是古贝春集团未来创造更大“北派酱酒奇迹”的动力、源泉和保证。

事实证明,37年来,古贝春正是“守住了酱香品质的根”,才有了今天“北宗的魂”。

面对酱酒增长110%的亮眼好成绩,公司董事长周晓峰在19日举行的经销商大会上,提出了“再接再厉、乘势而上,确保如期完成2020年目标”的承诺。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张洪昌则具体指导,提出了下一步重点做好的“十个方面”。

有战略目标,有科研支撑,有好品落地,有执行方法……古贝春创领的“酱香北宗”岂能不热?

三、开创中国“礼敬群贤”祭酒先河

在中国各种“酒文化节”或者“封藏大典”活动中,“敬祖仪式”从来都是拜一个祖神,或者一个圣贤,很少有拜“群祖、群神、群贤”的。古贝春的“十八届酒文化节”却开创了“礼敬群贤”的先河,可谓酒界独有。

这与古贝春集团的文化渊源、文化环境、文化信仰、文化传承和“价值图腾”有关。

在中国“花园式工厂”——古贝春集团的中轴线上,正对巍峨的南大门,有一条长1100米的著名的“诗酒大道”,直通酒仙山的脚下,大道两旁栩栩如生雕有40位先贤的塑像。

从古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李清照、郑板桥等,到当代的张子文、杜安民等等。“诗酒大道”上留下了56位书法家书写的520句关于古今美酒的名诗佳句。据说,这个规模的“诗酒圣贤大道”,完全可以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

古贝春为什么以“群雕”的形式打造这个庞大震撼的“诗酒圣贤大道”呢?

5000年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而且走到今天越发生机勃发,这是群贤奋斗、集体智慧的结果;博大精深的中国酒文化之所以饮者留名、深入人心、广为流传,也是一代代“好酒人”、“治酒人”和“酿酒人”集体贡献的结果。

他们是群贤,是火种,是旗手……理应集体得到中华后人的敬仰和礼拜——这正是古贝春集团不同于别家的文化胸怀、眼光、格局。

千百年来,古贝春正是守住了“圣贤之德,圣贤之品,圣贤之才”,才有了今天事业的辉煌腾达。

为弘扬博大精深的“贤文化”,文化节专门创作了一场大气唯美的墨舞剧——《诗酒大道·贤与吟者》,用以讴歌群贤。

而在庄严美奂的“敬贤仪式”环节,呈献锦帛、美酒、文赋,大屏幕依次推出中华圣贤,由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古贝春形象代言人赵炎先生诵读《古贝元赋》。

泱泱《古贝元赋》把运河之史、之魂,圣贤之言、之饮与“中国酒神精神”融为一体,淋漓尽致表达了古贝元“人品”与“酒品”的高格殊荣。“敬贤”与“酒赋”把整个文化节推向了高潮。

四、开创“鲁酒登陆央视频道最多”先河

2020古贝春的逆势飞扬,从“披露的亮眼数字”可见其市场表现,从“文化节之筹办”可见其底气信心。

然而,古贝春的一个“大动作”,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和意料。

文化节期间,古贝春现场与央视的1频道(综合)、2频道(财经)、7频道(国防军事)、9频道(记录)、17频道(农业农村)五个频道签订了“战略合作”,并在经销商大会上举行了签约仪式。这开创了“鲁酒登陆央视频道数量最多”的先河。

这让现场那些获得奥迪A6奖励的几十位经销商,以及更多的合作伙伴,颇感惊讶的同时,心里也似乎更加的踏实和欢喜。此时此刻,他们也许正在心里偷偷预计:“明年的古贝春又有一个好收成……”

“实力决定能力,品牌决定价值”。企业的自信,才会带动经销商的自信,从而带动市场的持续看好。

在疫情并未散去的2020这个特殊之年,古贝春“签约央视五个频道”这一非常举动,不得不让同行对其“魄力、胆识、策略”刮目相看。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和“相信品牌的力量”。这曾经是央视在不同时期广为人知的两句广告语。前一句代表了“创业之激情”,后一句代表了“坚守之蓄力”。

事实上,对于古贝春集团来说,守住品质、守住品牌,守住文化,就是守住了实力,守住了实力才能更好的进攻——这是一家成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逻辑。

可以说,古贝春签约央视五大频道,是“坚守后的进攻,蓄力后的自信”。

而这个“坚守与进攻”,在2020“首届中国北方酱酒文化节”上散发出的强大魅力和影响力,正在成为“鲁酒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