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在我市各區縣幹部羣衆中引發熱烈反響,連日來,大家認真組織學習領會,紛紛表示,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擘畫了未來五年以及到2035年的發展藍圖,爲經濟社會發展把脈定向、指路領航,接下來要認真學習、再接再厲,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實質,準確把握核心要義,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爲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

張店區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爲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以戰略思維精心編制“十四五”規劃,不斷豐富完善“四個中心”發展定位和目標思路,不斷提升張店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的首位度、貢獻度,聚力打造首善至善之區。按照“百日攻堅 決勝全年”總體部署要求,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雙贏”。

淄川區迅速作出安排部署,第一時間傳達學習,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好全會精神。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全會精神爲指引,全力做好“十三五”規劃收官和“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脫貧攻堅、民生保障等重點工作,腳踏實地、乘勝前進,爲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淄川作出積極貢獻。

博山區召開區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求要準確把握全會召開的重大歷史意義,深刻領會全會提出的新思想新內涵,謀劃好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工作。要按照全會精神和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等,對標對錶中央作出的新判斷、新要求、新部署,科學謀劃編制地區“十四五”規劃,引領好博山未來五年的高質量發展。

周村區幹部羣衆表示全會爲未來的新發展指明瞭方向,全區幹部羣衆將把這次會議精神作爲今後一個階段的行動指南,要按照全會審議通過的綱領性文件,結合周村工作實際,搶抓濟淄一體、張周同城歷史新機遇,規劃建設“四區一帶”,聚力打造“兩個示範區”,當好淄博現代化組羣式大城市建設的“排頭兵”“新引擎”和“增長極”,爲周村老工業區轉型振興、走在前列、高質量發展努力奮鬥。

臨淄區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區委“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實”活動結合起來,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做好集中宣講和新聞宣傳,堅持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聚焦富民強區‘八大行動’,精心謀劃“十四五”規劃綱要,確保全會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和重要部署落地落實,奮力開啓建設“家敦民富、大氣精美”的現代化臨淄新徵程。

桓臺縣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要求各級認真系統開展學習討論,緊密結合實際,紮實做好工作,結合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科學謀劃桓臺縣“十四五”發展,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爲實現桓臺轉型跨越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引領。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完成今年工作目標任務,爲“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

高青縣廣大黨員幹部羣衆採取不同方式學習全會精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戰略部署上來,以全會精神爲指引,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力推進產業興縣、新型工業化強縣建設,努力實現跨越式突破式發展,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落地,不斷開創高青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沂源縣委、縣政府召開縣黨政領導班子聯席會議,學習傳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立足沂源實際,聚焦工業強縣、生態立縣、全域旅遊、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社會治理、黨的建設,全面提升標杆,以高補晚,以高補短,努力爭先進位、奮力走向前列,更好更快推動沂源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淄博高新區黨員幹部第一時間傳達學習全會精神,紛紛表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將主動對標先進高新區,以建設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爲統領,以“發展高科技、培育新產業”爲方向,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爲抓手,培育和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產業,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高端產業高地、自主創新高地、活力人才高地、對外開放高地。

淄博經開區組織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引發幹部羣衆熱議。一致認爲,全會內容爲新經開區的發展提供了好的政策依據,全區上下要把這次全會精神融入淄博經開區的發展規劃和各種工作中,把握好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執行好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目標定位,全力建設好南部生態產業新城,使淄博經開區成爲展現“淄博之勢”“淄博之爲”“淄博之力”的重要窗口。

文昌湖區迅速組織黨員幹部深刻學習、領會全會精神,表示要充分發揮好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聚力打造濟淄一體化發展橋頭堡,推動周村文昌湖一體化發展,讓老百姓共享轉化成果,努力將文昌湖區建設成爲“文旅+科創+金融”等高端生產要素集聚、宜人宜居宜業的生態科技之城,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實現新進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