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浦東融媒體中心4月份刊發《榮威杯“我和浦東30年”徵文大賽啓事》後,得到了廣大讀者和網友們的熱烈響應與踊躍投稿。通過一篇篇文字,我們再次感受到浦東這片熱土上發生的滄桑鉅變,觸摸到個體在時代洪流中迸發出的激情和力量!今天我們推出的是《那些年打拼的難忘事兒》,一起來看。

那些年打拼的難忘事兒

陳寶忠 / 文

回憶起當年參與建設遭的苦,現在根本不叫苦;回憶起當年骨子裏迸發出來的拼勁闖勁,現在太需要重拾信心重振精神重現雄風。

友人久葳是資深媒體人,與他同在浦東政協。一日來訪,談及而立浦東,兩個中年人感慨萬千。由時代到人,由國家到地方,微不足道的個體恰遇如此滾滾洪流,何其幸哉!其實,時代終究在往前走,有時還是一束光,給芸芸衆生帶來一片光明和希望。30年了,平凡人看不平凡的浦東,究竟作何感想?久葳對我說,你經歷過,應該留下一點什麼,不留就沒了。從流露的神采中,從懇切的言辭中,我感同身受於媒體人這種“遺產搶救式”的敏感,於是記憶的閘門又重新啓開。

時光飛車駛入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元,在一次綠皮車旅行中,20歲出頭的我偶遇一對中年人,從他們口中第一次聽到了“浦東開發”“土地批租”“藍圖規劃”,一個初出校園的莘莘學子,只聽得目瞪口呆,熱血沸騰,心想這才叫“幹一番大事”。原來,這是兩個“跑部進京”的浦東官員,得出這個判斷則是一兩年之後的再次遇見,因爲我們已是在一個大院裏的“同事”了。心念的種子一旦播下,等待的便是時機。當時流行團幹部下海經商辦企業,熱血青年的我也帶領一幫人折騰得不亦熱乎。在一次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舉辦的經理人培訓班上,我得知浦東將要興建一批八運會場館,正在招兵買馬。顧不上深思熟慮,沒過多久,我就辭掉了身上的所有職務,戲稱從“中央”到地方,興沖沖一猛子扎進了八運會體育場館籌建辦公室。報到的第一天,在一份上報材料的扉頁上,赫然映入眼簾的是四個手寫大字:“辦事高效”,這是出自時任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黃奇帆之手。踩着同事們忙碌的節奏,我突然生起一種強烈的時代使命感和緊迫感。

先期列入籌建計劃的有源深體育中心、臨沂體育中心、六里棒壘球中心和塘橋體育中心。我從同事手中接管塘橋體育中心項目,隨即便沒日沒夜地投入到了前期方案設計和動拆遷摸底整治,無數次的跑現場,沒有心生厭煩,反而讓我異常亢奮。然而幾個月後,項目終因回滬知青等複雜歷史和現實問題擱淺了。於是我被調任臨沂體育中心(後改爲浦東遊泳館)辦公室主任,負責水電話煤等工程配套。作爲市府實事重點項目,按當時規定可以享受專項費用減免,即爭取減免多,投資總額減少也多。我一個勁想要用足用好優惠政策,在騎壞了兩部28英寸自行車後,配套工程終於實施到位,總計減免專項經費達到1000多萬元。說起自行車,在當時就是出門必備。我依稀記得,有次到當時的財政三分局拿一張3000萬元的支票,也是騎的自行車,我一手握着車把,一手壓着胸前口袋,生怕支票掉出來,就這樣從陸家嘴一直騎到臨沂路。

作爲奧運會花樣游泳比賽的舉辦地,當時的建設標準定位就是要世界一流,而且力爭一二十年不落後,無論從設計還是施工,都是幾經推敲修改,泳池升降平臺、池水過濾系統、暖通排風系統等現在看來還都是亮點,當之無愧是“上海市民最喜愛的十大體育場館”之一。

體制機制創新,是浦東與生俱來的基因特徵。按照最初設想,籌建團隊即是服務保障團隊,又是管理運營主體,我們所有人留下來全力保障了八運會花樣游泳的成功舉辦,同時積極準備賽後的場館利用和對外開放。期間有兩件突發事情至今想來令我心有餘悸:一是水管爆裂。由於採用的是專利設計和新型管材,泳池過濾系統運行需要磨合,在一次正常調試中,池底水管突發爆裂,池水湧入地下室,頓時水漫金山。地下室不僅有大量的機組設備,還有消毒用液氯劇毒裝置,一旦泄漏後果不堪設想。好在衆人沒有慌亂,現場兵分兩路,一路搶修水管完善閥門系統,杜絕日後隱患,一路開足馬力日夜奮戰堵水排水。經過幾天幾夜奮戰,終於化險爲夷,避免了更大的次生災害。二是客流爆棚。由於全運會的宣傳造勢,吊足了上海市民的胃口,大家都想第一時間一睹泳池芳容,下水體驗一回。開業第一天,適逢高溫酷暑,開放時間下午一點還沒到,已從全市各地湧來顧客成百上千,入口通道已堵得水泄不通,怨聲一片,吵着嚷着要往裏衝,女服務員們拉起人牆維持秩序,但根本無濟於事。見此亂象,危急時刻爲安全起見,我們當即決定對前兩場實施免費入場,並且提前開門放人,以緩解客流壓力,同時派出服務員以客滿爲由出館攔截勸離蜂擁而至的顧客。終於緩過氣來後,管理團隊夜以繼日,改進措施連續推出,決定取消場次制,升級購票系統,實施隨到隨遊,消除聚集隱患,大大提升顧客滿意度。由於長時高頻用嗓,又無暇喝水補水,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我主持會議突然失聲,落下了慢性咽喉炎的終身病根。那段時間一方面面臨工程竣工驗收,大量的後遺症要處理,一方面要及時面向社會開放,迫於“自收自支”壓力,帶着“不定級不定編”的一干人馬,建流程、定製度,儘快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身心疲憊心力交瘁之下,我把談婚論嫁生子的個人大事一再拋諸腦後。

八運會的品牌和轟動效應是巨大的,上海提出要三全,即全市動員、全民參與、全力以赴,要辦得“隆重、熱烈、精彩、圓滿”,爲此在原有的體育場館基礎上,又新建、改建了38個體育場館,總建築面積爲70萬平方米,總投資56億元,其中就包括了浦東遊泳館、源深體育中心等一批浦東場館,總投入4.2億元,這批場館的建設,大大增加了浦東的公共體育用地,使得人均體育佔地由原來的0.13平方米超過上海人均一躍而爲1.21平方米,被公認爲浦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輪體育設施集中建設。浦東開發既是形態的開發,也是功能的開發。經濟和社會兩條腿同步走,讓浦東一開始就站上了“社會的全面進步”的高度,具備了小平同志講的“要講綜合實力,也講精神文明”的優勢。這一輪場館的集中建設,爲浦東社會功能提升乃至營商環境的改善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這些場館至今依然是浦東的標誌性文化建築,依然在爲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發揮着積極的作用。

回憶起當年參與建設遭的苦,現在根本不叫苦;回憶起當年場館開放受的累,現在根本不叫累;回憶起當年骨子裏迸發出來的拼勁闖勁,現在太需要重拾信心重振精神重現雄風。和每一位建設者創業者一樣,看到那一個個用自己汗水換來的成就和“戰利品”,那種滿足感是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

踏上浦東這塊熱土,至今正好30年。30年矢志堅守,30年同生共長,斗轉心移,角色輪換,既有建設者的自豪和榮耀,也有見證者的驚喜和讚歎,更有受益者的感恩和期盼。

我相信,浦東一定會越來越好!因爲,浦東又有了新的起點;因爲,浦東又瞄上了新的目標。

編輯:吳婷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佈官方微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