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爲了維護統治,按照漢人的傳統觀念規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即便太子朱標先於他而死,也沒有改變主張,還是確定自己的嫡長孫,朱標的次子(實際上的長子)朱允炆爲皇太孫。然而,朱允炆登基之後沒多久,還是爆發了靖難之役。

說白了,這場戰爭就是朱家的兩派人爲了爭奪財產大打出手。按理來說,建文帝既是君主,又佔據了大部分土地,有着絕對優勢。但是,昏招頻出的他還是將一手好牌打爛,讓朱棣順利達到鎮江。熟悉地理的朋友知道,鎮江距離南京近在咫尺,只要朱棣渡過長江直取揚州,就再也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他了。

然而,建文帝並不願意認輸。因爲這一次朱棣耍了個詐,繞開了每次出兵的必經之地山東,將朝廷的大部隊拋諸腦後。附近的藩王雖然還有軍隊,但明朝祖制規定他們不能進京。所以,方孝孺建議不要放棄,還是要募兵、勤王和議和。

從當時的形勢來看,議和是最重要的,只要朱棣退走,建文帝得到喘息的時間,就可以舉全國敵一隅,還是會成爲最後的勝利者。然而,議和這樣重大的事情,到底派誰去呢?選來選去,建文帝居然挑中了一個女人。

這個女人當然不簡單,她的父親朱重四就是朱元璋的親哥哥,被追封爲蒙城王。她也就是朱元璋的親侄女,明朝建國時被封爲慶陽公主。後來,禮部的官員突然發現不對勁,當時實在是太過倉促了。她是皇帝的侄女,只能封爲郡主,怎麼能封公主呢?彙報給朱元璋後,卻得到了不以爲意的回答:“我只有兩個侄女,既然封了就不忍心降了,公主駙馬還是照舊。”

建文帝登基之後,這才改回慶陽郡主。雖然封號下降了,但她是皇帝的姑姑,朱棣的堂姐,去調解兩家矛盾實在太合適了。畢竟,此時的爭端已經刀兵相見,生靈塗炭,說什麼家國大義的大道理已經沒用了。

建文帝的如意算盤打得很精,然而朱棣的道行更深,這次勸降反倒被他利用了。而且,朱棣的表現,堪稱精彩絕倫。從史書上看,完全可以和各種影帝相媲美。

慶陽郡主渡江北上時,朱棣親自在相迎,而且還陪着笑臉,這讓郡主倍加溫暖而且感到此行有望。然而,剛一落座,朱棣就開始痛哭,而且哭得撕心裂肺,並不給慶陽郡主說話的機會。慶陽公主郡主也喫不準,到底朱棣是因手足相殘而哭,黎民百姓流離失所而哭,還是看到自己喜極而泣。

就在此時,朱棣突然抬頭問道:“周王、齊王還好嗎?”慶陽郡主不明就裏,老老實實告訴朱棣,兩位藩王被廢爲庶人之後,還被圈禁。

建文帝削藩並沒有立即找朱棣的麻煩,而是採取捏軟柿的辦法先從幾個實力並不強大的藩王入手,周王、齊王便是被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走兵權,隨便找了個理由廢掉爵位,撤除封國。朱棣這麼問,其實就是在提醒郡主,自己完全是自衛的行爲,如果不反抗,他的下場就和周王、齊王一樣。

話雖如此,但按照封建觀念,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皇帝面前,沒有什麼自衛一說,反抗就是謀逆,就是要千刀萬剮的。但慶陽郡主不敢說,只能陪着朱棣一起哭。等到朱棣的情緒稍微緩和一些,她才趕緊拿出建文帝割地求和的條件。

朱棣聽後表示自己很不解:“我起兵是被奸臣所迫,到這裏來也是爲了幫皇上誅殺奸臣,阿姐這話說得我好像是爲了要幾塊地一樣?”

慶陽郡主畢竟是一個女人,哪裏懂這些冠冕堂皇的話,馬上露出欣喜的神色。朱棣又趕緊補充說:“只要奸臣得以誅滅,我馬上就回去當藩王。天下的土地,什麼時候都是皇上的”

郡主心裏非常高興,認爲不虛此行,畢竟是一家人,不會硬要搶走江山。於是,她點點頭勸朱棣說:“既然這樣,燕王辦完事就趕緊回去吧,這麼多兵馬在這裏,怕嚇着衆家兄弟姐妹!”

朱棣知道慶陽郡主已經落入了他的圈套,又從反面嚇道:“是啊,辦完事就回去。但是,如果不答應我的請求,那還要阿姐告訴兄弟姐妹們躲到皇陵去。一旦開戰,別的地方都不安全!”

這段對話往往被後世忽略,但小珏認爲,慶陽郡主被朱棣矇蔽了,也帶給了建文帝錯誤的信息。他們認定朱棣破城而入的決心並沒有那麼大,還是可以和談。也就是這份僥倖心理,最終讓建文帝一無所有。

明朝真是一個迷人的時代,有過種種不可思議的人和事。不少讀者都曾私聊小珏在哪裏可以看到這些故事。其實,最好的辦法是閱讀《明史》等正史,再結合明人筆記閱讀。然而,這樣的方式太累,非專業人士也沒有這個必要。我覺得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就已經足夠滿足一般讀者的愛好了。而且,這部書的口碑是經歷了長時間的考驗。

只不過,這部書也比較長,雖然可讀性強,但價格就會比較高。小珏特意找到了渠道,能以比較優惠的價格購買正版書籍。這是萬卷書店搞的活動,一套正品增補版《明朝那些事兒》也不過是百多塊錢。省下一頓火鍋錢買九本精裝書閱讀,我覺得是划算的。鏈接就在上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