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华字典》第12版修订完成并首发的新闻成为了热搜,甚至一度超过了娱乐新闻的流量。这大概就是所有中国人的情节,《新华字典》从1953年起首版,已经陪伴了几代中国人学习语文,提高文化水平。吉尼斯世界纪录机构认定它为“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新华字典》。

为什么它要定期修订呢?第12版《新华字典》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这是因为随着生活中不断出现新的词汇,也有一些老词汇逐渐退出舞台,再加上部分的字词重新被认知、定义,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修订。比如说首版《新华字典》收录了8000多个汉字,第11版收录了13000个,而最新版又增加了“初心”、“粉丝”、“截屏”、“二维码”、“卖萌”、“拼车”等一百多个新词新义。而且,这一版的《新华字典》同步发行了APP,可以扫码纸质版的每一页二维码,查看当页的所有字。

每一版的《新华字典》,都需要长时间的准备。比如第11版是在2011年首发的,而在2013年即开始筹备第12版的修订工作。也就是说,修订组几乎没多久的休息时间。相信过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又将听到第13版的筹备消息。

而且,现在的《新华字典》修订工作越来越难。一方面是大量新词的加入,必须严谨把握它的词义。另一方面,随着全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对经典书籍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不会容忍出现低级失误。所以,《新华字典》第12版修订的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程荣已经参与过三版的修订,也向采访记者坦言“越做胆子越小”。

程荣向记者举过一个小例子,就拿“”(土区)这个字来说,许多输入法都打不出来,word文档可以显示出来,不少网站就显示不出来。就是这个生僻字,分别在第363页和408页标注了读音和用法。一个是“ōu,陈~(地名,在山西省高平,‘土区’现写作‘区’,音qū),另一个则是“用于地名,邹~(在江苏省常州,今作‘邹区’)”

也就是说,这个字在江苏的“邹~镇”读作Zōuqū Zhèn,在山西的“陈~镇”读作Chén’ōu Zhèn。这不是老师们天生就有的知识,为了保险,程荣特意跑到江苏常州,走街串巷找到了废弃房屋上的老门牌,确定了写法和读音。这本来也就可以了,但她并不放心,有赶时间北上山西高平,不仅了解了此处的读法,而且还看到了一份地名变更的官方批复文件,同意将邹~改名为邹区,这才踏实起来。

关于这样的实地调查,在修订《新华字典》中数不胜数,这也就是新时代的匠人精神。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步步为营,不急功近利,做好一部精品。比如说“打卡”一词的释义到底怎么写,修订组就开了大大小小十几次会议。因为引申含义太多,能不能都采纳,都用上,要进行反复的讨论和斟酌。

坊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每一版的《新华字典》的定价都与当时一斤猪肉的价格相当。据说这在首版时高层亲自过问的,就是要以最为低廉的价格,给人民群众实惠,最大程度满足老百姓对知识的渴望。商务出版社曾经也做出过回应,表示确实有类似的规律。

小珏特意查看了历次版本的《新华字典》价格,第一版至第五版是在80年代之前发行的,价格就是一元多点,第六版至第九版是在80年代、90年代发行,价格从2.3元涨到了11元。第十版是12.50元,第十一版单色本为19.90元,双色本为24.90元。第十二版单色本定价为26.90元,双色本定价为32.90元。考虑到这两年的猪肉价格飙升,这个价格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小珏还是为您精挑细选了更便宜的正版。现在平台搞活动,第十二版双色本也只要28块钱,确实很便宜。买一本给孩子学习,家长能解决很多麻烦,自己也能随手使用,很方便。链接奉上,这类辞书很少有这么大的折扣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