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会犯错了,谁都不能例外,继陈友谅犯下大错后,朱元璋也犯了个致命错误。

陈友谅杀死徐寿辉后,在五通庙称帝,改天完为大汉,年号为大义。

历史上,很多人都说陈友谅失败是因为他众叛亲离,不得人心,这当然是陈友谅失败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陈友谅身边还有不少忠臣,也有不少能打的武将,尽管江东桥惨败后,有不少部将都反叛了,但陈友谅绝没有到众叛亲离这一步。

陈友谅真正失败的原因是其战略失误,军事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众叛亲离的说辞只是胜利者的描写。

自古以来,能当开国皇帝的人,无不是心狠手辣、行事果断之辈,鲜有优柔寡断、仁善不决之人。

江东桥失败后,陈友谅损失了不少战舰和人马,但这并没有打垮陈友谅,逃回九江的陈友谅,不久就恢复元气了,背靠两湖地区,就是这么嚣张。

其实这里朱元璋犯了一个军事上的错误,很多研究明史的人都没有注意到。

江东桥大胜后,朱元璋的部队紧接着又攻克了安庆,此时势头正足,反观陈友谅是败兴而归,军心不稳。

如果趁此机会,继续攻打陈友谅,一举将陈友谅彻底歼灭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朱元璋在这个时候却犯了教条主义错误,被“穷寇莫追”的古代军事思想束缚住了,导致其错失了乘胜追击的良机,这无异于放虎归山,放任陈友谅恢复元气。

果不其然,江东桥兵败第二年,张定边就带兵重新夺回了安庆,并且陈友谅水军也恢复了部分元气,时不时的就派一股水军来骚扰朱元璋,胜多输少,局面渐渐又被陈友谅打开了。

直到这时,朱元璋才开始悔恨当初没有干净杀绝,恼怒之余,朱元璋决定亲征陈友谅,率军直扑九江。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亲自率军讨伐,俞通海、赵德胜大破陈友谅水军于安庆,长驱直入抵达九江。

陈友谅跟朱元璋的第二次较量,陈友谅又输了,而且这次还是朱元璋主动找上门的,如果关键时刻张定边没有从安庆带兵回援,恐怕陈友谅就歇菜了。

又是张定边在万军从中救下了陈友谅,带着他驾着一艘小船,冒死连夜逃往武昌。

在船上,身上还插着箭的张定边劝诫陈友谅:“陛下,回到武昌后,还望陛下能潜心发展几年,暂且不要再兴刀兵了。”

陈友谅却恶狠狠说道:“不杀朱元璋,誓不为人!”

张定边叹了口气,不再多说。

江面上一片漆黑,船桨和船帮摩擦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配着江水的浪声,在阴冷的江风吹拂下,让人不自觉的冷静下来。

身后依稀可见楼船燃烧时的火光,而前方只有涛涛的江水。

君臣二人、兄弟二人,一人摇着船,一人坐在船中间,各自思绪万千。

朱元璋取得大胜,顺势攻下了江西和湖北东南部,版图再次扩大。

朱元璋的致命错误

这次朱元璋又没抓住陈友谅,再次放跑了这个最残酷的敌人,而北边在这个时候却传来了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就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打得不开交的时候,元军和张士诚的部队联合在一起,要对北边的韩林儿、刘福通发起猛攻,原本在黄河流域与元军主力角逐的北派红巾军,最终还是不敌元军的围剿,向南逃窜。

1359年,北边的红巾军搞内讧,发展不错的毛贵,被他手下的部将赵均用击杀了,赵均用又被续继祖击杀了,一片混乱。

五月,元将察罕帖木儿趁红巾军内乱之际,大举出兵,秦、晋之军在汴梁城下会合,驻扎杏花营,各军环城而垒,韩林儿守军每次出战都失败,守城百余日后,城中粮食将尽。

找不到败敌的办法,无奈之下,刘福通只能带着韩林儿退回到安徽寿县。此地距离朱元璋的南京没有多远。

1361年,元至正二十一年,夏,韩林儿部将李武、崔德叛逃,投降李思齐。

当时李喜喜、关先生等转战东西,部队逃的逃、死的死,损失很大,余部从高丽返回进犯上都,又被孛罗帖木儿击败投降。

而察罕帖木儿已经攻取汴梁,于是派遣其子王保保征伐东平,胁降了田丰、王士诚,乘胜平定山东。

元军在北方战场已经取得了大胜,基本扫清了红巾军的势力,可以预见的是,当收拾完北方红巾军的残兵剩将后,元军主力就会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的临阵摇摆

当时长江流域的三大农民政权,张士诚早先在朱元璋的逼迫下,出于自保,主动归降元军,剩下的陈友谅和朱元璋,还在连番大战。

江南这样乱糟糟的局面,不等元军挥师南下,恐怕就已经内斗的不成样子了,根本不是元军的对手。

在没有统一长江流域之前,朱元璋没有信心抵御元军主力的进攻,为了自保,朱元璋又开始给自己找出路了。

当年在濠州城的时候,朱元璋就背着郭子兴和孙德崖交好,而当朱元璋已经成了江南地区的大军阀时,又开始背着韩林儿、刘福通,跟察罕帖木儿暗通曲款。

朱元璋就是这样的性格,吃过亏,吃过苦,所以对现有的一切都十分珍视,他不信任何人,只信他自己,只信握在手里的。

朱元璋虽然是红巾军的小头目,依靠的也是农民阶级的力量,但他本人根本不信这一套,朱元璋想的是如何强大,如何壮大自己,他是混在农民阶级中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占据南京后,朱元璋就叛变了,开始往地主阶级靠拢。

朱元璋是务实主义者,好用才是标准,红巾军的旗帜能帮助他,那就可以披着,帮助不了他了,那就会弃之如敝履。

从这个角度来看,陈友谅才是那个一心一意,至始至终坚持抵抗元朝的真正的农民起义领袖,而非朱元璋。

一个元朝的公务员却铁了心干革命,誓死要推翻元朝,一个苦农民出身的人,却在革命半途叛变了,要往地主阶级和元朝统治阶级靠拢。

真是莫大的讽刺。

正是有这样的思想,在元军势大的时候,朱元璋才能毫不犹豫跟察罕帖木儿谈投降的事。

结果让所有人都料想不到的是,原本投降元军的北派红巾军将领王士诚、田丰,在1362年6月份的时候,突然再次反叛,还设计暗杀了察罕帖木儿。

消息传到元大都时,元顺帝大哭不止,就连京城的妇女儿童都为之哭泣。

元军最有能力的主将被暗杀了,元军的威胁力一下就下降了不少,这个时候,朱元璋自然也就不急谈投降的事了。

历史真是精彩,总在关键时刻来一个急转弯,让人完全把控不住脉络。

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春,张士诚手下将领吕珍包围寿县。这个时候的张士诚在名义上还是元朝的将领,况且紧逼韩林儿和刘福通,还能给自己的死仇朱元璋带来莫大的压力,所以张士诚做这件事时很卖力。

韩林儿和刘福通可就惨了,城里被围困多日,粮食都吃完了,城中人相食。刘福通只好给朱元璋发求救信。

当北派红巾军陷入麻烦之中时,南派红巾军的领袖陈友谅正在干什么呢?

经过两次的失败,陈友谅找到了问题所在,他认为自己的兵力不够强,船不够大,人不够,所以才失败了。

已经退缩到武昌的陈友谅,埋头造大船,苦练兵,就等着要给朱元璋致命一击,就连梦里也都是朱元璋求饶的画面,而那些背叛自己的部将,也将受到最残酷的打击,他要一雪前耻。

朱元璋在南京思考到底要不要北上营救韩林儿时,陈友谅就在武昌死死地盯着他。

最终经过一番考虑后,朱元璋决定率领主力北上营救韩林儿,但此决定遭到了谋臣刘伯温的强烈反对。

刘伯温就问了朱元璋一句话:“假使将韩林儿救了出来,你该如何自处?”

朱元璋虽然十分有智慧,但他还缺少一些政治经验,所以他对这句话并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当回事,依然决定亲自带兵去营救韩林儿。

率主力北上,这是朱元璋犯下的致命错误。

如果这个时候,陈友谅空国前来攻打南京,后果将不堪设想。

或许朱元璋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制定了相应对策,但此举依然危险无比。

让朱元璋没有想到的是,让众多历史学家也没有想明白的是,陈友谅竟然纹丝不动,丝毫没有趁虚而入的迹象。

陈友谅很清楚朱元璋的动向,但他为什么不趁机攻打南京,众说纷纭。

笔者更倾向于一种说法,陈友谅可能和张士诚沟通好了,当朱元璋主力部队陷入苦战时,陈友谅便会顺长江而下,大军立即出动,一击致命,将朱元璋彻底打死。

所以陈友谅在等一个信号,或者说,这次陈友谅也写了一个剧本,这次他决定让朱元璋当一回男主角。

但陈老板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不仅导演厉害,还是个老戏骨,不仅完成了剧本设计的剧情,还加上了自己的理解。

朱元璋带人赶到寿县时,最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刘福通在乱军中死了,韩林儿却活了下来。

而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也吃透了刘伯温的话,看着眼前活蹦乱跳的韩林儿,顿时就觉得自己的行为十分愚蠢。

人都有一个奇怪的心理,越是感觉自己干了蠢事时,越想干点什么证明自己不是蠢。

朱元璋这样高傲的人,自然也不例外,在回南京的路上,张士诚一直派小股部队骚扰朱元璋,打起了游击战,这给朱元璋烦得不行。

也许是急于证明自己,朱元璋一发狠,要改变行军路线去打合肥,先教训教训张士诚。

合肥可是一个大城,更是张士诚最为重要的几个据点之一,守备力量很强大,轻易攻不下来,而且一旦陷入苦战,南京危矣。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也犯了陈友谅曾经犯过的错误,开始膨胀了,听不进谋士的劝诫,也瞧不起陈友谅。

铁了心要去打合肥,谁劝都不行。

结果朱元璋这边刚动手,陈友谅得知消息后,嘴都笑歪了。

收拾了一下心情,陈友谅立马就主持召开全军誓师大会,集结了水路两军全部军力,空国而战。

如果这一仗陈友谅打赢了,历史将会彻底改写,陈友谅将成为那个人人称颂的渔民皇帝,而朱元璋将成为那个人人喊打的阴险小人。

高潮终于要来了。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