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期摄入过精、过细、过腻的食物,伴随而来的是“富贵病"的广泛出现。人们在认识到过于精细的食物给身体健康带来坏处之后,便把健康饮食的希望转移到粗杂粮上。事实上过多地食用粗粮对身体健康也是存在危害的。归结以下几点谨供参考。

一、可影响消化速度

粗杂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过多地食用会引起腹胀,减缓胃肠蠕动,影响消化速度,降低食欲,严重的可能会造成肠道阻塞、脱水等不良症状。因而吃粗粮饭时应多饮水,以加速肠蠕动,防止上述症状的发生。

二、可引起胃食管返流

过多的粗粮进入到胃内,可延迟胃排空,引起食物积滞,胃酸便和积存的食物相互包裹,极易发生胃食管返流而损伤食道粘膜。

三、可干扰药物吸收

过多的膳食纤维具有干扰药物吸收的作用,可降低某些药物的药效。如降血脂药和抗精神病药等。

四、可影响营养素的吸收

如长期过多食用粗杂粮,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吸收,使人体缺乏最基本的营养素,导致营养不良,引起疾病。

五、可添膘增肥

有些人认为粗粮可控“三高",于是不加控制地使劲吃,结果能量摄入超标,为身体添膘增肥了。因食物的基本属性都是一样的,分解之后提供能量和所需的营养素,如果不控制量的摄入,过于迷信某些食物,反而走向另一极端。

有三类人要慎食粗杂粮,分别是儿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

第一类人:儿童

粗粮摄入过多会影响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因儿童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弱,食用过多粗粮会引起消化不良,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更要少吃或不吃粗粮,如果非要吃也要少量且要粗粮细做,粗细搭配,每周仅限二次,每次不应多于25克。

第二类人:青少年

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少年,需要全面摄入营养素,如果长期过多地食用粗杂粮会导致营养缺乏,甚至影响生殖功能。建议每周添加粗粮不超过3次,每次50克为宜。还应粗粮细做,粗细搭配。

第三类人:老年人

老年人的机体代谢能力及消化系统的调节适应能力均有所下降和减弱。如长期进食过多的粗杂粮等高纤维食物,会阻碍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的吸收,造成营养素的缺乏,以致影响到骨骼、脏器功能、造血功能的正常运转。因此,建议老年人适量食用粗杂粮,还要粗细搭配,一周只能食用2-3次,每次不超过50克。

在文章的最后,向大家普及几个小知识。

1.常见的细粮和粗粮都有哪些?

细粮:包括精白米、精白面。

粗粮:包括玉米、小米、高粱米、紫米、黑米、燕麦、荞麦、麦麸等。

2.豆类和薯类是粗粮吗?

豆类不属粗粮范畴但可搭配食用。

3.细粮、粗粮和豆类如何搭配食用?

粗细粮搭配原则:

细粮粗粮搭配比例为:2:1;

细粮粗粮豆类搭配比例为:2:1:1。

4.土豆是菜还是主食?

薯类:土豆、红薯、魔芋、芋头等属主食范畴。

粗细粮与薯类搭配食用可使人体获得更多更全面的营养素,可减缓血糖上升速度,防治便秘等。

薯类好处虽多但还需注意:

1、不能单独过多食用,易引起反酸烧心;

2、晚上尽量少吃或不吃薯类,易引起腹胀气或胃食管返流,影响睡眠;

3、薯类不含蛋白质,长期单独食用易引发营养不良性水肿。

总之,要想身体健康,就要科学搭配食物,无论粗粮细粮的摄入都应适量,不能过度或不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