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以“立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在学校体育课上或军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基本的整队姿势,那就是“立正”。“立正”可以理解为站得直,行得正。生活中,无论做人做事,我们都需要“立正”的精神与毅力,这样,我们的青春才会充满朝气,充满正气。

要求:①立意明确;②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范文:

立正

抬头,挺胸,小腹略收……

五指并拢,手贴裤缝……

一提到军训,脑海里马上便闪过两个字——立正。一次又一次,立正的口令在耳边回响。号令一出,随之而来的便是几十分钟的“雷打不倒,风雨不动”的站立,大家好似一排排旗杆,静止,笔挺。似乎时间的钟摆,在下令的那一霎那,停止了摆动……

立正,正的是形。

头一抬,信心倍增;胸一挺,英姿飒爽。往日的无精打采,平时的弯腰驼背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矫健的身姿,无畏的气概。我们眼神好似苍鹰,炯炯有神,流露着勇往直前的憧憬。我们高昂的头颅,洋溢出无比的自信,我们就像劲松一般挺拔,充满青春的活力。我们每一个人,都闪耀着新一代一中人的蓬勃朝气。

立正,正的是性。

一声令下,十分钟,二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都要纹丝不动,这是耐性;一旦站定,有汗不能擦,有痒不能挠,眼镜歪了不能扶,小虫乱飞不能赶,这是忍性。不论在干什么,不论在想什么,只要口令一下,一切活动都要停止,这是服从性。这其中的每一个,都是一个合格的学生所必须的品质,过去的散漫,反叛,浮躁和娇弱,在命令下达的一霎那,都要灰飞烟灭,只有这样,在高中艰苦的学习生活中,才能游刃有余,百战不殆。

立正,正的是心。

正所谓“心正才能身正”。我们的品德也要像立正一样正直,不屈。高中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大好时机,它也是我们人身定位的关键时刻。要成才,先成人。知识固然重要,但有了知识却没有良好的品格无疑是最可怕的,就像大树,即使再粗壮,没有挺拔的枝干,也无法成为栋梁。因此在学习知识之前,先养成正直的品格,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栋梁之才。

立正:正形,正性,正心。这才是军训,这“高中第一课”的内在含义。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军训过后的我们一定能蛹化成蝶,实现成长与蜕变;我们有理由相信军训过后的明天一定会绚丽无比,点缀着希望与激情。经过军训的洗礼,我们会更加坚强地迈向人生,让我们执着,让我们坚持,让我们向立正敬礼,向军训敬礼!

行文思路:根据题干要求,使用“立正”为题。开篇两段照应题目写“立正”的姿势,简洁利落,颇具画面感,省略号引发读者联想想象,丰富文本内容。第三段呼应开头段又引出下文,使用比喻修辞,长短句结合,生动形象具体,抑扬顿挫,具有意境美。第四段“立正,正的是形”,第六段“立正,正的是性”,第八段“立正,正的是心”,以小标题兼中心句的形式结构篇章,既平行并列又层层递进,从三方面表现“立正”这个话题,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结尾“立正:正形,正性,正心”总结全文。并发出呼吁和号召:“我们有理由相信,军训过后的我们一定能蛹化成蝶,实现成长与蜕变;我们有理由相信军训过后的明天一定会绚丽无比,点缀着希望与激情。经过军训的洗礼,我们会更加坚强地迈向人生,让我们执着,让我们坚持,让我们向立正敬礼,向军训敬礼!”

【审题】这是一道给材料兼命题作文。这类作文写作时必须以给定题目“立正”为题,写作时材料相关的内容自由选择,可用可不用,但对于没思路的学生而言,所给材料“在学校体育课上或军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基本的整队姿势,那就是“立正”。“立正”可以理解为站得直,行得正。生活中,无论做人做事,我们都需要“立正”的精神与毅力,这样,我们的青春才会充满朝气,充满正气”起提示作用,所以有必要解读一下。

提到“立正”自然会想到“稍息”,更会想到“军训”,以及相关的人物、事件,所思考所感,或者也可以联想起上课“起立”的情形,进而想到有板有眼的认真生活正直做人等等。可见“立正”一词,既有本义(浅层意),更有比喻象征义(深层义),写作时从哪一个角度写都可以,尽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表现思维的敏捷睿智,思考的深入全面,认知的逻辑性及积累的广博。为了打开思路旁征博引,可以使用造词句或联想想象的方法,比如由“立正”想到仪式,还有军队,国家,气势,精神等等,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及。

立意角度:

(1)立正,敬礼,扬我国威。

(2)立得正站得直行的端。

(3)君子以自强不息,军姿以立正。

(4)立正,是姿态,是大国精神。

可用素材:

(1)看着又一次冉冉升起的国旗,听着又一次奏响的《义勇军进行曲》,你是否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中国人,立正!”早在刚步入小学时,老师就告诉我们:升旗时候应脱帽行注目礼。但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话语为何却在今天被我们抛之脑后呢?升旗应该是一件严肃庄重的事,不知为何,总有人在五星红旗升起时没有穆然肃立、注视国旗。

国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那战乱的岁月里,国旗是子弹,是枪,是炮。一面国旗,让多少战士在身处绝地时,愈战愈勇,奋不顾身。在客居他乡的侨胞心中,国家,是心灵永恒的归宿。一抹鲜红牵起了千里万里的思念。奥运会上,国旗是无言的呐喊,我们谁也不会忘记刘翔披着五星红旗,怀着喜悦与自豪飞奔在雅典赛场上的情景。

(2)前段时间,我校举行了“我与外国青少年比素质”活动,其实每一次听到国歌、看到国旗都能严肃地行注目礼不也是一种素质吗?很难想象一个不论何时、何地听到国歌响起,看到国旗升起时,都能庄严行礼的民族不是一个强大的具有凝聚力的民族。人不仅为自己而生,更应为祖国活着,爱国并不一定需要抛头颅,洒热血,或是把家中的日货全都砸掉,或是去夷陵广场上游行,或是成日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爱国”二字是神圣的,是一种崇高的感情,这感情铭刻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让我们在每一次升旗时认真地凝望国旗,让那鲜艳的红色灼热我们每一颗赤子之心,让那神圣的国旗飘扬在胸前,每时、每地。

(3)也许,有的人认为上学就是来学知识的,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但我们作为学生,要先成人,后成才,中国一直没有诺贝尔奖,并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行,而是那些“行”的中国人在功成名就后却失去了国籍。中国并不缺乏知识,而是缺乏凝聚力!凝聚抑或凝视,团结抑或严肃,就来自这看似平凡的升旗。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你的名字,比我的生命更重要。”这激昂的旋律始终在心中回荡,无论何时,当国旗与朝阳一同冉冉升起时,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凝视那炙热的色彩,不论是心情愉悦或是伤悲,人生得志或坎坷,爱国的感情在一切情感之上,它是一种纽带,是一种号令。当国歌响起,国旗升起时,怀着对中华的敬仰,高唱那从战火中传来的旋律,告诉自己:“中国人,立正!”

(4)站立是人最基本的站姿,它是一种静态的美!正确的站姿,身体应该与地面垂直,挺胸,收腹,抬头。站立时请不要歪脖子,斜腰,曲腿,在一些正式的场合不要将手插在口袋里或者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有失仪态的庄重。

高三写作训练:一棵大树的心愿

揭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神秘面纱

记叙文训练:有一种甜

2020届高三语文古诗鉴赏: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古诗词鉴赏:池口风雨留三日,有客有客字子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