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鷹潭市貴溪市周坊鎮河上村連片的白茶基地裏,幾名身着鮮紅馬甲的志願者正不停地忙碌着,他們手握鋤頭認真地除着雜草。

河上村地處周坊鎮西北部,是“十三五”省級貧困村。近年來,爲了讓當地村民富起來,河上村主動謀劃,因地制宜發展了植保無人機等村集體經濟項目。2019年年底,在第一書記和村“兩委”幹部的共同努力下,河上村發展起了白茶種植產業項目,在80畝荒山上種下了茶苗。

據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葛加發介紹:“河上村的海拔、土壤等自然條件很適合茶樹種植;而大面積種植茶樹,不僅能夠增加村民收入,還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態平衡。但是,由於茶樹間行距較寬,雜草生長快,如不及時除草,土壤裏的養分就很容易被雜草搶走。因此,在茶園管理中,除草這項工作十分重要。”

爲了減少土壤養分流失,讓茶苗更好地生長,河上村黨支部積極組織當地黨員幹部開展義務除草志願服務活動。而有着多年白茶種植經驗的葛加發也耐心地向志願者講解了除草注意事項。

在大家的精心呵護下,河上村的茶苗正茁壯成長。雖然,現在茶苗還處在生長期,但對於河上村來說,這是一株又一株即將長成的“搖錢樹”。而通過開展本次志願服務活動,不僅爲這些“搖錢樹”營造了良好生長環境,也增強了河上村黨員幹部間的凝聚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