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爲深入學習宣傳“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雲嶺楷模”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雲南省委宣傳部、省婦聯在麗江市華坪縣舉辦“平凡女性的不平凡”暨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蹟報告會,雲南省檢察院機關婦工委組織省檢察院女檢察人員收看直播,開展學習活動。

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張桂梅同志娓娓講述着她的故事。多年來,她備嘗艱辛,一心想着奉獻、感恩、回報,在她的帶領下,1800多名“大山的女孩”飛越大山實現人生理想,她將最美麗的芳香,綻放在了滇西高原的教育事業上。

她說:“我創辦女高的初心和目的,就是爲了讓貧困山區的女孩有書讀,成爲一個自強自尊自愛的人,成爲一個能爲社會作貢獻的人。現在,女高建校已12年,我辦學的初衷正在慢慢實現,但爲了最初的誓言和心中的夢想,只要還有一口氣,我也要堅持到最後一刻。”

直播報告會上,包括“全國優秀女檢察官”景洪市檢察院傣族女檢察官玉喃溜等五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優秀女性代表,結合自身經歷爲大家帶來更多平凡女性所經歷的不平凡故事,讓更多人瞭解雲嶺大地上那些爲美好生活而奮鬥的美麗人生。

玉喃溜表示深受張桂梅及其事蹟的感動,她深情地說:“張桂梅老師無論處境如何艱難,都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和使命,提醒着我要時刻牢記共產黨員初心,時刻牢記檢察官的責任與擔當,用堅毅執着、頑強拼搏的精神,當好新時代的檢察官,做好傣鄉人民的好女兒。”

張桂梅同志的講述也牽動着每一位收看報告會的女檢察人員的心,每個人都專心致志,深刻體會其精神事蹟。報告會後,大家互相交流心得體會。

省檢察院機關婦工委副主任、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朱春莉:張桂梅同志的事蹟再次讓我感動,今天的直播我是滿含眼淚看完的。彭麗媛曾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五屆女童和婦女教育獎致賀詞時說道,“在中國,也有千千萬萬的人爲女童和婦女教育事業默默耕耘。有一位名叫張桂梅的女教師,她紮根雲南貧困山區40多年,推動創建了中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來已幫助1600多位女孩圓夢大學校園。張老師被女孩子們親切稱爲‘張媽媽’。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們的追夢人生。”張桂梅能獲得這麼高的評價,這麼優秀的榮譽,與她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省檢察院機關婦工委委員、二級高級檢察官史亞鳳:作爲新時代的檢察人,我們就要以張桂梅等優秀女性代表的羣體以及女檢察官的驕傲玉喃溜爲榜樣,用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辦好案件,以求極致的態度幹好工作,爲助力法治國家建設,更好地參與現代化社會治理作出貢獻。

省檢察院二級高級檢察官趙建雲:我發自內心地敬仰張桂梅老師,1800多名女學生因她改變命運,她的人生是美好的。“堅持,你再堅持一下”是張老師的口頭禪,更是她的精神所在和收穫之源。“美好人生”的前提,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好的時代,張桂梅老師在創辦女子高中初期遇到困難,是黨員的信念和力量支撐着她,凝聚教師團隊力量,一路向前。無論是作爲個體、團體還是幹事業,遇到任何困難,我們都要始終堅定黨的領導,相信黨的關心關懷。

省檢察院政治部宣傳處副處長馮琳:看了今天的報告會,我備受激勵和鼓舞。她們,展現了當代優秀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巾幗風采。作爲一名宣傳工作者,我要爭取把故事講好,講好雲南檢察女性故事,展現雲南檢察女性風采。

省檢察院第六檢察部譚贇:觀看事蹟,我感受到張桂梅老師的“兩顆心”,就此我想談談感想。這兩顆心,一顆是張桂梅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留餘力全心投入的“初心”;一顆是對世間的大愛,改變1800多名女孩命運的“愛心”。對於檢察人員而言,始終秉持公平與正義,始終廉潔從檢就是我應當堅守的“初心”,而“愛心”則是在民事檢察工作中辦理的每一件案件,讓人民羣衆感受到法律公正和溫暖。

省檢察院涉外事務聯絡部陳琳:做好一件事不難,難的是用一輩子堅持做好一件事。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和女檢察官,我將以這些偉大的女性爲榜樣,永遠保持對黨的忠誠之心、對人民的樸素之情、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捍衛之軀,爲檢察事業奉獻出自己無限的忠誠。

省檢察院司法警察總隊朱粉會:作爲一名檢察人員,我們都應該以張桂梅同志爲榜樣,學習她的大愛胸懷和博愛精神,保持初心,立足崗位,勇於擔當,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爲祖國和人民的美好明天貢獻力量!

國家檢察官學院雲南分院李枝桂:她們是普普通通的老師、檢察官,站在平凡的崗位上,她們牢記初心使命,認真工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工作中,她們的人生,因爲高尚的追尋和無私奉獻而熠熠生輝。

省檢察院第二檢察部郭雨雙:我們要學習張桂梅老師在艱苦環境下剛毅執着、感恩社會、教育脫貧的奉獻精神,將個人奮鬥和時代需求相結合,在新時代的檢察工作中,盡職盡責完成個人工作,嚴把案件質量關,不斷提升檢察履職能力。

座談會上,朱春莉表示,希望女檢察人員要以這些優秀女性爲榜樣,不斷學習鑽研,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奮力在“四大檢察”新佈局中貢獻巾幗力量,在婦女兒童權益保障上承擔更大社會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