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想改变命运?首先做到这一点!

了凡四训的作者袁黄,号了凡,通过虔诚改过,积德行善而使命运发生改变,最终事业有成,人生圆满。

但是很多人读了《了凡四训》,也发心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善事也的的确确做了许多,但是命运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好,有的甚至越来越不堪。

这是什么缘故呢?

是因为这些人的心念并不真诚,表面上做着善事,是个好人,内心却杂念丛生,甚至恶意不断。

有的人会问,仅仅是思想和念头邪恶,也会让自己霉运缠身吗?

答案是:会的。

《了凡四训》记载,明嘉靖年间,江西有一个叫做俞都的人,多才博学,十八岁就中了秀才,但是之后却屡试不中,而且倒霉的事层出不穷,生了五个儿子,四个夭折,只剩下一个三儿子,俞都夫妇两人视若珍宝,但是忽然一天,这孩子自己玩着玩着就不知所踪。

俞都痛不欲生,他的老婆因为每天伤心痛哭,不久双目失明。

之后,俞都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想一想自己数十年如一日,和别人一起放生、守戒,也没有做过什么奸恶之事,为什么要遭受上天这样的惩罚呢?

于是,每年的腊月,都写一封祷告文书,陈述自己的不平,多有怨恨之词。

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隐士,告诉他:你的所作所为都是表面功夫,并不是发自真心实意,比如放生,只不过依随别人而做,别人如果没做,你从来不会自己主动把这些善行付诸行动。

还有,你表里不如一,比如说,你虽然号称自己是正人君子,但是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女子长相好看的,就总是久久盯着看,心里面浮想联翩,邪念丛生,只不过是没有机会得手罢了,你以为你这种行为是什么?虽然没有事实发生,但是一念起处,已经是大恶!

不仅如此,你言语尖酸刻薄,喜欢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嫉妒心、报复心都很重,种种恶念,神明了如指掌,你这样的处境,怕是都不能维持长久,如不及时醒悟改正,更大的灾祸还在后边。

俞都听出一身冷汗,伏地痛哭,恳求这个异士帮忙,那人指点他说:你从今以后,一定要将所有的刻薄、贪淫、痴心妄想,种种恶念杂念,先下大力气,彻底改正,把内心的恶念消灭得干干净净,只存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心向善。

自己力所能及的做一些善事,而且要不求回报,不图名利,无论所做之事大小、是否艰难,都应该一心一意、实实在在地耐心去做。如果自己能力以外的善事,也要诚诚恳恳去做,一定要让自己的善心圆满。

然后有耐心,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久坚持,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俞都听闻此言,幡然醒悟,发愿改过自新,弃恶从善,时时刻刻端正自己的内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好像有神明在旁边督察自己一样,慢慢的真的就没有一丝一毫的恶念,也真正做到了真心实意的去做力所能及的善事。

这样又过了好几年,俞都参加了朝廷会试,当时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张居正,俞都得到张居正赏识,请他担任自己儿子的老师,俞都于是跟随张居正一起去了京城。

这之后,先是考中举人,第二年又考中进士,并意外地与自己失散多年的三儿子重逢,而自己老婆的眼睛也在母子重逢之后复明。

很多人,总是对自己的处境心生怨言,总会觉得:我没有作恶呀,仅仅是胡思乱想,这样不应该承受果报的呀!

其实不然,虽然没有恶行,但是言行不检点,意念不端正,一样为天地不容。

这其中的道理,大致解释一下:

你有了一个恶念,这个恶念就形成波动的负能量,这些负能量不断的汇聚同属性的负能量,自然就会导致诸事不顺的不良后果。

所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是有根据的。

想要得到善报,就要心存善念。起码,要把自己内心的恶念一一清除掉才行。不要以为自己背地里的歪心眼没有人知道,正如《增广贤文》所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所以说,一个人想改变命运,首先做到这一点——端正自己的内心!

我们总提到“正人君子”,什么是君子?正人就是君子,内心正大光明的人就是君子,一个人若能内心光明正大,必后福无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