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個教資,當個教師

2020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已經結束,通過小編對近些年的教師資格考試的觀察,發現,真的是越來越火爆!

以前,教師資格考試是許多師範生或者有志於從事教育行業的應屆生爲了迎接即將到來的職業選擇必須參加的考試,但是現在,發現好多似乎是已經工作好多年的中年人又一次踏入考場,準備通過考試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創造一次轉機。

隨着最後一場考試的結束,刺骨的寒風吹着,天色已晚,路燈未亮,看着從考場中走出的考生們,小編不得不感慨,雖然現在沒用上教師資格證,但是幸虧當時大學時拿到了這個證書,以後也算多條出路……

不得不說,許多人選擇從事教師行業或者準備選擇教師行業是看中了教師行業的“福利”——教師編制和寒暑假期,至少小編當時考教師資格證的時候都抱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當身邊有人真的入職當上老師,才漸漸地發現當老師真的是心累,有假期也很難緩過來那種……

看起來老師這個身份表面“風風光光”,其實和許多職業一樣,背地裏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民國教師待遇是真的好

跑題了,咱再扯回來,要說起來福利,民國時候的教師福利纔是真的好!尤其是大學老師!

有多好?要比熟練工人或其他一般職業的待遇高上十幾倍!

胡適能領多少工資?

1917年8月,海龜胡適結束了7年的留美學習生活,來到北京大學,從事中國哲學和英文修辭學的課程。

一個月,胡適拿到了自己北大教職生涯的第一筆工資,整整260塊銀元!而且還不需要爲租房煩惱,因爲北京大學爲教師提供免費的公寓!

又過了一個月,胡適可能覺得在學校住畢竟不舒服,選擇外出租房子,每個月支出3個銀元的房租,不過他的工資也多了起來,從260塊銀元漲到了28塊銀元

胡適拿到工資之後是十分欣喜的,和大多數步入職場拿到第一筆工資年輕人一樣,他也選擇向母親報喜,在家書中寫到:“適初入大學便得此數,不爲不多矣。”

因爲之前是和老鄉高一涵合租,所以一月房租兩人分攤,胡適拿三塊。1918年,胡適又換了房,他自己去黃金地段鐘鼓寺租了一套四合院,一套院子共有17間房子,每個月的房租,也只有20塊

多少北漂被房租壓倒,放棄北京夢,這對於高收入的胡適來說,租房真的是毫無壓力。

而且,相比較而言,租房已經是他支出的大頭了,每月在北大的伙食費是9塊銀元,標準則是“每餐兩碟菜一碗湯”,相當不錯了。

民國大學老師收入能有多高?

可能有人說,胡適這是學術大佬,待遇好點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但其實,民國的大學老師們待遇是普遍的高!

民國政府雖然亂成一鍋粥,但是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還是很重視的,高等教育經費全部都是靠國家撥款。

917年北洋政府頒佈的《國立大學職員任用及薪俸規程》規定,國立大學的教師能領到的工資分爲四等二十四級,最高級別的正教授月薪可高達400塊銀圓,最低級別的講師也能有50塊銀圓。

1927年,國民政府頒佈了《大學教員薪俸表》的規定,其中規定教授們的待遇是每月400至600國幣的月薪,助教是薪水最低的,月收入也在90元國幣以上。

當然也要分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1931年有一份《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統計,當時的公立學校教師平均收入是230元國幣,而私立學校的老師平均工資是197元國幣左右。

做個對比就知道這是什麼概念,賴德勝曾經在《教育與收入分配》一書中專門對民國高級知識分子和底層人民的收入做過對比 :全面抗戰爆前,大學教師的平均工資是產業工人平均工資的13倍,而大學教授們的平均工資更高,可以達到產業工人的20倍!

中、小學教師有苦說不出……

相比於活躍於社會上層的大學教授們,全國教師中的主力軍——中、小學老師的日子過得要緊巴一些了。

和保障大學教師的薪資待遇一樣,民國政府和當時的各地政府也都出臺了一定的政策,規定中小學教師最低待遇,但實際上,這些政策想要得到貫徹,並不容易。

中學教師還好點,小學教師是真的有點慘。

當時的發達地區江浙一帶,可以說給出規定中小學教師的待遇可以達到全國一流標準,但是也只有最低20元、最高60元的水準,但是就是這樣,當地的政府還經常“打折”,一般公立小學只給老師們發個八折的工資,搞得教育口是真的敢怒不敢言……

1931年,國際聯盟教育考察團曾來中國進行深入的考察,得出結論是:“按照歐洲大學教師與小學教師薪水之差,未超過1∶3或1∶4者。而中國則較大若十倍且超過此數。”

總要有個小結:

有句話挺好的:民國只是少數人的黃金時代。

每個職業都有表面的光鮮和底下的無奈,教師行業,也像個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裏面的人想出來的也不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