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个教资,当个教师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已经结束,通过小编对近些年的教师资格考试的观察,发现,真的是越来越火爆!

以前,教师资格考试是许多师范生或者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的应届生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职业选择必须参加的考试,但是现在,发现好多似乎是已经工作好多年的中年人又一次踏入考场,准备通过考试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创造一次转机。

随着最后一场考试的结束,刺骨的寒风吹着,天色已晚,路灯未亮,看着从考场中走出的考生们,小编不得不感慨,虽然现在没用上教师资格证,但是幸亏当时大学时拿到了这个证书,以后也算多条出路……

不得不说,许多人选择从事教师行业或者准备选择教师行业是看中了教师行业的“福利”——教师编制和寒暑假期,至少小编当时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都抱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当身边有人真的入职当上老师,才渐渐地发现当老师真的是心累,有假期也很难缓过来那种……

看起来老师这个身份表面“风风光光”,其实和许多职业一样,背地里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民国教师待遇是真的好

跑题了,咱再扯回来,要说起来福利,民国时候的教师福利才是真的好!尤其是大学老师!

有多好?要比熟练工人或其他一般职业的待遇高上十几倍!

胡适能领多少工资?

1917年8月,海龟胡适结束了7年的留美学习生活,来到北京大学,从事中国哲学和英文修辞学的课程。

一个月,胡适拿到了自己北大教职生涯的第一笔工资,整整260块银元!而且还不需要为租房烦恼,因为北京大学为教师提供免费的公寓!

又过了一个月,胡适可能觉得在学校住毕竟不舒服,选择外出租房子,每个月支出3个银元的房租,不过他的工资也多了起来,从260块银元涨到了28块银元

胡适拿到工资之后是十分欣喜的,和大多数步入职场拿到第一笔工资年轻人一样,他也选择向母亲报喜,在家书中写到:“适初入大学便得此数,不为不多矣。”

因为之前是和老乡高一涵合租,所以一月房租两人分摊,胡适拿三块。1918年,胡适又换了房,他自己去黄金地段钟鼓寺租了一套四合院,一套院子共有17间房子,每个月的房租,也只有20块

多少北漂被房租压倒,放弃北京梦,这对于高收入的胡适来说,租房真的是毫无压力。

而且,相比较而言,租房已经是他支出的大头了,每月在北大的伙食费是9块银元,标准则是“每餐两碟菜一碗汤”,相当不错了。

民国大学老师收入能有多高?

可能有人说,胡适这是学术大佬,待遇好点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但其实,民国的大学老师们待遇是普遍的高!

民国政府虽然乱成一锅粥,但是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还是很重视的,高等教育经费全部都是靠国家拨款。

917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规定,国立大学的教师能领到的工资分为四等二十四级,最高级别的正教授月薪可高达400块银圆,最低级别的讲师也能有50块银圆。

1927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大学教员薪俸表》的规定,其中规定教授们的待遇是每月400至600国币的月薪,助教是薪水最低的,月收入也在90元国币以上。

当然也要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1931年有一份《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当时的公立学校教师平均收入是230元国币,而私立学校的老师平均工资是197元国币左右。

做个对比就知道这是什么概念,赖德胜曾经在《教育与收入分配》一书中专门对民国高级知识分子和底层人民的收入做过对比 :全面抗战爆前,大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是产业工人平均工资的13倍,而大学教授们的平均工资更高,可以达到产业工人的20倍!

中、小学教师有苦说不出……

相比于活跃于社会上层的大学教授们,全国教师中的主力军——中、小学老师的日子过得要紧巴一些了。

和保障大学教师的薪资待遇一样,民国政府和当时的各地政府也都出台了一定的政策,规定中小学教师最低待遇,但实际上,这些政策想要得到贯彻,并不容易。

中学教师还好点,小学教师是真的有点惨。

当时的发达地区江浙一带,可以说给出规定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可以达到全国一流标准,但是也只有最低20元、最高60元的水准,但是就是这样,当地的政府还经常“打折”,一般公立小学只给老师们发个八折的工资,搞得教育口是真的敢怒不敢言……

1931年,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曾来中国进行深入的考察,得出结论是:“按照欧洲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薪水之差,未超过1∶3或1∶4者。而中国则较大若十倍且超过此数。”

总要有个小结:

有句话挺好的:民国只是少数人的黄金时代。

每个职业都有表面的光鲜和底下的无奈,教师行业,也像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的也不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