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是每個家庭的重頭戲,其中閱讀更是成爲越來越多家長關注的焦點。所謂耕讀傳家,閱讀是要代代相承的,這是中國人的傳統。如果在兒童階段就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那麼對於孩子一生的成長都是大有裨益的。但如果沒有基於兒童成長規律的科學思想、技術、方法加以指導,那麼兒童閱讀就會迷失方向。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曾表示, 我們要重視早期家庭閱讀啓蒙教育的工作,因爲閱讀能夠影響孩子一生,儘早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曾經對加拿大三萬名十五歲學生進行了長達四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孩子的讀寫能力的水平高低,可以明顯預測他們未來的發展。讀寫能力最高的學生與讀寫能力最差的學生,考上大學的機率相差16倍。

英國人很以自己的文化自豪,因此他們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的要求很高,英國的頂尖小學學校中所有其他科目包括數學、科學、歷史等都是以英語閱讀能力爲基礎的。 閱讀能力越高,學習能力越強。這裏的閱讀能力並不是讀完即可,而是培養孩子運用自己的語言準確解釋字詞句,理解字面背後的含義。

有研究人員指出,很多典型中產階級的孩子,在進入小學一年級時,已經有1000-1700小時的一對一故事朗讀經驗,而相比一些低收入家庭孩子,只有平均25個小時的故事朗讀體驗。高素質家庭或者常常閱讀的家庭比不愛閱讀的家庭的孩子詞彙要多30%到50%。 因此閱讀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它甚至是影響孩子起跑線的重要一環。

當然,閱讀所帶給孩子的遠不止是學習成績的提高,從更開闊的視覺來講,閱讀習慣影響着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閱讀如此重要,我們又該如何展開對孩子的閱讀的培養呢?

揚華夏百年詩書潤心魄 採山河萬里風光入文章

成功教育揚採閱讀,博古通今,文言文、小夫子等國學等子課程,倡導學生具備“博眼天下”的大格局觀,多看多讀,不侷限於一種文學形式,天文地理,詩詞歌賦都可以涉獵。通過對比往日今朝,列舉生活百態,解析名著文段的方式,對孩子的眼界循循善誘,逐步讓孩子具備正確的“認知力”,深邃的“感知力”,果斷的“行知力”,清晰的“明知力”,大膽的“審知力”。五知合一,真正意義上鞏固語文的基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