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砦古城保護憶事

作者:趙寶科

我的家鄉在吳砦。它是一座古城,南宋年間由於抗金將軍吳玠吳璘屯兵而得名,距今已近九百年曆史,真正意義上的城是從清朝乾隆年間(約1760年)設立秦州直隸州三岔廳(縣級)開始。

隨着網絡化的發展,沉睡了幾百年的古城一夜之間便響徹全國,那裏有吳砦人,那裏就有三岔故事,通過自媒體的傳播,向人們介紹着家鄉的悠久歷史和感人傳說。古城雖小,當然也比不上大城市,但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人們在這個有限的小城買房、喬遷居住,使得這座小城逐漸向城市化邁進,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悠悠自得,既有清新的空氣,又有現代的享受,接受着古城悠久歷史的薰陶,聆聽着滔滔渭水和神話傳說,親身經歷着古城的變化和創新。吳砦城隍廟始建於三岔廳設立之初,距今也有260餘年的歷史。改革開放後,吳砦城隍廟的恢復建設真離不開已經謝世的幾位前輩:趙玉秀、梁緒成、緱建升、閆壁玉、王天德、閆愧有、緱潤山、閆存瑞以及近八十高齡的王孝悌等,在一九八五、八六年先後重塑了紀信將軍的坐像和行像,那時候,建設的費用主要靠化緣,廟裏沒一點收入。

一九九零年,吳砦公社成立了吳砦鄉城隍廟文物保護小組(後正式更名爲吳砦城隍廟民主管理委員會),要求必須是吳砦、合豐兩村的村主任擔任組長。爲此本人任組長,閆喜娃任副組長,當時的大會頭白存成、李改正分別擔任出納和會計。至此吳砦的歷史古蹟保護纔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法人組織。當時隍廟的收入還是以化緣爲主。到一九九三年,由於310國道的建設,拆除了位於城西邊的娘娘廟,當時娘娘廟屬於公房不在補貼範圍,經過文物小組的周折和變通,得到了2700元的補貼,一兩年後纔要回到文物小組的賬戶裏。通過村上的幫助,第一次修繕水陸寺大佛殿。經過幾年後,大約1996年白存成、李改正由於自己的事業,退出了文物小組,增補了王三雄、劉紀堯。幾年後劉紀堯退出,增補了閆貴林,一直到2020年6月,由於我是中共黨員而退出。我退出後又增補了黎栓武。

01

02

03

04

說起娘娘廟的移遷之事,也有說頭。原娘娘廟位於城西面,始建於城隍廟同期。院內有四棵大柏樹,也是吳砦古城的一景,文革中佛像被破壞,一直作爲吳砦公社的鐵木社而使用。鐵木社倒閉後,一直空閒。1993年因310國道改擴建而拆除,2001年經文物小組的我、王三雄、閆喜娃商議,由文物小組負責移遷在水陸寺東面,建成四間磚木結構—聖母宮、衞房宮,塑像十尊,於2003年竣工。

02

03

04

2000年冬季,爲了修繕城隍廟,文物組提議,經村上商量決定,於11月初去秦嶺、小坪村化緣木料,當時分工由我、王居錄、王三雄負責收集木料,再由陳世科、白耀武負責和林場的關係溝通,我們抱着拉現成木料的心態,結果收集來的木料都不好,於是我和當時的大會頭成建喜、閆全喜商議,我們自己上山再砍伐一些能用的。由於沒有做好直接砍伐的準備,就近給每人買了兩包方便麪,湊合了一下,和幾位小會頭們一起迅速上山,下午四點多,白花花的松木從山上扯了下來,新砍伐的和當地收集的木料裝了好幾車,等待天黑後,順利的拉運到城隍廟內。

吳砦古城原有兩個城門,南城門不知何時已經拆除,在我的記憶中只有東城門。從外人看來,東城門處於居高臨下的位置,從310國道上行駛,老遠就能明顯的看到它的矗立,是吳砦古城的標誌性建築。然而,由於1974年興修元(龍)東(岔)公路,將該城門前挖成齊崖,門墩下方橫錯的石條,半截在高於16米的空中懸掛,岌岌可危!我和王三雄看在眼中,急在心裏,想維修,但迫於資金缺乏,無力辦到。我和王三雄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將這個維修東城門的想法說與我們吳砦三隊在外工作的成映平、趙正祿,兩人立即響應,由成映平組織在外工作人員捐款,趙正祿負責規劃設計,維修計劃生成,由成映平介紹在天水市古建築建設方面由影響力的平南鎮大柳樹的吳永平、吳永康兄弟負責施工,我與王三雄作爲甲方代表負責監管。

02

03

04

工程於2007年8月份開工,與2008年

10月竣工。施工期間正遇上了“5.12”大地震,當時工人正要爬上支架地震就發生了,所幸施工人員安然無恙。開初該工程預算爲15萬左右,由於地震後材料漲價以及按照成映平的“做要高水平”的思路,最終決算19.8萬元,資金缺口較大!趙正祿通過一定的關係從天水市名城保護辦爭取了三萬元,但轉到麥積區城建局時扣了一萬元,轉到三岔鎮上只有兩萬元,鎮上也想扣一萬元,經過我們的苦口婆心的解釋,最終扣了一千元,文物小組湊了一部分,總共籌了16萬元,資金缺口仍有近四萬元。結賬那天,在場的約10人,我們將實際情況一說,就這麼多再沒辦法,當時包工的二老闆直接就哭了,我和王三雄就死皮賴臉的耍了個小流氓,最後包工的大老闆園了場,給二老闆說,你不要哭,缺的部分我給你補上!後來氣氛緩和了好多,我們就這樣不再爲這個工程資金短缺而操心了,把困難留給成映平及包工頭,然後溜之大吉。

02

03

04

東城門樓的維修一下子提高了吳砦古城的品味,也激發了鄉賢熱愛家鄉,保護和維修古城的熱情。爲此吳砦鄉城隍廟文物民主管理委員會(註冊的名字)立了功德碑。讓後人們永遠銘記功臣們。該工程捐款人有:成映平,李小林,王全定,緱有福,趙曉東,成永平,成景平,吳永平,李萬金,高玉坤,李小忠,霍雲,趙寬福,韋彩娥,趙正祿,市名城辦,民管委等。

東城門翻修之前的2007年,由在外工作的緱有福、高致文自籌資金兩萬餘元,翻修了城隍廟外山門。春臺觀最早維修的發起人有:閆俊峯、張應連,捐款人有劉田錄、李石祥,水陸寺大佛殿維修捐款人有王鳳蘭等。東城門維修之後,曾任三岔鎮黨委書記的強永斌,主持籌資翻修了牌坊,通過趙少智、成映平的溝通和協調,將古城保護列入《麥積區尚家崖地質災害保護項目》,古城的東、北、西三面進行了高懸坡保護及環城路的打通;加之吳砦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擴展,使吳砦古城的面貌大爲改觀。晚間從北道沿310國道向寶雞方向行走,吳砦古城明顯的給人眼前一亮!

02

03

04

我又想起一件小事,趙國林賢侄,前幾年在贊吳砦名人時,贊到三岔籍在外的縣處級某某長時,我感慨萬千,在留言處寫道:“沒有給吳砦發展出力流汗者不算名人!”結果沒有被採納。當年我和王三雄爲維修東城門樓籌款時,找到某某長的辦公室,結果只有六個字“沒有,你倆走吧!”,我們倆幾百里路上而來,座也沒讓,一杯水也未給,當時感到非常尷尬和生氣。現在想起,估計我們去的不是時候,估計人家可能正忙或者正煩着哩。

吳砦的知名度的提升和發展,也不能忘記一個人,他叫金石,是西安晚報的記者,2005年正月十四來吳砦採風,發現人特別多,就向吳砦飯館老闆——原吳砦老書記沙喜兒打問(詢問)情況,沙書記也是我們吳砦的文化人,給他敘說了吳砦的歷史,他聽了後,放下行囊就住在吳砦十元一晚的店裏,喫的四元一碗的燴麪,經過三天的收集和梳理材料,回西安後在西安晚報上發表了《懸崖上的古城》一文。一週後,天水電視臺餘劍鋒臺長來吳砦和我聯繫,錄製剪輯完成了僅六分鐘的短視頻,在天水電視臺《人文天水》欄目播出了一週,才使吳砦的歷史得到宣傳,使好多人知曉了吳砦的悠久歷史。爲此我們要感謝金石先生!

近幾年,白峯、汪成保、趙正祿、王翠斌、趙國林、安國強、謝恭瑞、張朝軍等吳砦籍的文人,對宣傳吳砦做出了較大貢獻,要感謝他們!吳砦古城發生的這些變化也和關心、支持吳砦發展的各界人士以及直接參與建設的每年輪換的歷屆大小會頭是分不開的,在此一同感謝他們!

在我主持吳砦城隍廟民主管理委員會的三十年間,和委員會成員們及輪換的會頭們一道,粗略估算花掉的資金上百萬元,先後改建擴建了水陸寺大佛殿、山門以及場地的擴展,娘娘廟的移建、聖母宮、衞房宮、地藏王殿、觀音殿的建設,城隍廟的大殿、山門,春臺觀的山門、山門踏步、藥王洞維修、雷神殿的維修、龍王殿的維修、土地廟的建設,東城門的維修,山神廟的維修,古城牆的保護等項目,我現在雖然退出了吳砦城隍廟民主管理委員會,但回憶起幹過的實事,心裏還是很坦然的,當然也有許多遺憾,如春臺觀的建設相對不完善,還未完成吳璘將軍塑像等,我將會繼續關注和關心吳砦古城的建設和發展。

作者簡介

趙寶科,一個地地的吳砦人。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讀寫人家,讀出精彩,寫出溫暖,每晚6點半,不見不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