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本法西斯已是穷途末路,但是法西斯分子是不会甘心失败的,他们准备做困兽之斗。日本陆军部认为如果打通了中国和东南亚的交通线,就可以把东南亚的橡胶、石油等战略资源直接输送给在中国的日本陆军,以壮大其战争能力,因此制订了"一号作战"方案。

豫湘桂会战全过程

4月,日军成立第六方面军,组织起了五十万人,从许昌和衡阳出发,主动向国军发动攻击。此时的国军接受了大批美国的援助,装备得到了更新,部分部队的火力已经大大超过了日军,而且国军建立了庞大的防线,前线共有近二百五十万大军,将近是日军人数的五倍。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国军面对日军的攻势居然一溃千里,在八个月的战役中,国军被日军从河南赶到了广西,损失了近六十万人,丢失了四个省会、一百四十六座城市、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六千万人口,反观日军只伤亡了两万四千多人。美军在中国设立的众多轰炸日本本土的机场也被迫转移。

溃逃的国军士兵和逃避日本侵略者的老百

不过幸运的是,当时的日本法西斯军队已是强弩之末,为了准备豫湘桂会战,日军抽调了沦陷区的大部分卫戍部队,甚至连关东军都出动了将近一半。八路军和新四军抓住了这个机会发起了许多反击,收复了许多失地。而且日军也因为战线拉得过长,分散了本就不多的兵力。最重要的是,日本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打下来的交通线仍处于美军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基本上无法使用。其次,由于美军装备了B-26轰炸机,作战半径大大增加,即使失去了许多基地,美军仍可以凭借在四川、云南设置的基地继续轰炸日本本土。因此,尽管日军在战场上获得了胜利,但是其战略目的却没有达到,反而得不偿失。

庞大的B-26轰炸机

但是这场战役中损失最大的还是中国,国军直接损失了六十万大军,沦丧了无数国土。数以万计的精良的美式装备和补给物资拱手让与日本人。而且由于美军基地被迫西迁,使得其不得不削减了轰炸日本本土的频率。

比起战场上的失利,更大的损失还是在政治上的。在1943年时,国民政府还是有很高的威望的,蒋介石甚至还和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并称为四大抵御法西斯的领袖,并与罗斯福、丘吉尔一道出席了开罗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然而这场战争却让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要知道,1944年底,苏军已经打出了国门,即将进入德国领土;日本在太平洋上节节败退,本土终日被美国轰炸。至于意大利更是早就加入了同盟国。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国军仍然一溃千里,这使得美英彻底对国军失去了希望。美国人将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希望寄托在了苏联身上,最终美国政府为了换取苏军出兵中国东北,背着国民政府同意了蒙古独立、旅顺租借给苏联等要求。甚至丘吉尔拒绝让中国加入常任理事国,最终还是在美国的坚持下才作罢。而决定战后世界体系的雅尔塔会议,美英也没有让中国参加。

1943年,蒋介石还可以和罗斯福、丘吉尔列席而坐,到了1945年直接被踢出决策圈

这场战役充分体现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其对中国造成了的负面影响贻害无穷,直到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的腰杆子才重新硬了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