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佛山地区生产总值为7480多亿元,同比下降2.3%。前三季度东莞市生产总值为6892.52亿元,同比增长0.2%。

其中,佛山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3.49亿元,同比下降3.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053.14亿元,同比下降4.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17.35亿元,同比增长0.2%。

而东莞,第一产业增加值21.97亿元,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3798.88亿元,同比下降2.2%;第三产业增加值3071.68亿元,同比增长3.1%。

换句话说,东莞第一产业实现大增!

东莞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3%。其中农业产值25.05亿元,增长8.0%;牧业产值0.61亿元,增长78.7%;渔业产值7.33亿元,增长3.7%。

广东东莞人工养殖笋壳鱼年产值3亿元、麻涌镇打造广东东莞首个全室内循环水养殖场、广东东莞市新增三家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东莞一养殖户养了100多万只泰蛙……

东莞不仅工业强,牧副渔也很强!

东莞在早期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民脱产的现象比较突出。2013年,真正从事农耕的农民约20万人,比农业县时代减少了约80万人。东莞农业总产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足0.4%。

农业发展何去何从?东莞适时出台了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用地、财政等方面,给予优惠与扶持。2015年,出台了支持家庭农场的政策措施,农业休闲点、农庄、家庭农场等开始兴起。

上述措施,推动了东莞农民转型。转型前,农民的主要任务是农耕生产;转型后,农民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休闲采摘和观光的场所。麻涌的何丽章是当时转型的典型代表。何丽章转型前是香蕉种植能手,黄叶病严重影响香蕉收成,村委会鼓励她转型。她创建了家庭农场后,最初的两三年,利润就超过香蕉种植的两倍。

东莞市现有水产养殖面积超过10万亩。近年来,省、市、镇三级都加大了对特色精品渔业的扶持培育。东莞从2016年起专门设立都市现代渔业五项奖补资金,积极鼓励、引导养殖户开展标准鱼塘整治,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水产良种示范场、水产良种体系和发展设施渔业,取得了阶段性效果。其中,东莞养殖的笋壳鱼、龟鳖、观赏鱼、澳大利亚鳕鱼等品种均在全省、全国甚至东南亚逐步打开市场。目前全市诸多企和产品(示范场)获得各类名优称号,两家涉渔企业还成为全市“倍增计划”企业。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近期公布广东省2020年十大杰出高素质农民认定名单,全省10人荣获“十大杰出高素质农民”称号,王志明成为东莞唯一入选个人。王志明现任广东万达丰农投蔬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丰”)董事长,多年来,他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在农业劳动实践中发挥了显著的模范引领作用,是东莞本土农业企业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万达丰已经拥有“菜专家”“阿依苗”等知名商标。

“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此外,在乡村振兴方面,近年东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三年取得重大进展、五年见显著成效、十年实现根本改变”的“三步走”目标。比如50个入选2020年东莞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的乡村,目前正开足马力动起来。2020年底前他们要完成创建并通过验收,成为东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的成果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