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手机,很多父母都恨得牙痒痒,孩子只要一有碰手机的机会,就会玩个没完,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尤其是名目繁多的手机游戏,不但伤娃的眼睛,还影响大脑发育,而且有的孩子用手机给主播打赏,买游戏装备,偷偷刷父母手机里的钱,让父母防不胜防。

但大多数父母却没有反思过,孩子痴迷手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当然要从原件上找原因。

父母的4大坏习惯,才是孩子痴迷手机的罪魁祸首

1)把“玩手机”当作给孩子的奖励

很多父母的观念里,孩子是需要奖惩分明的,有奖有罚,才能进步。适当的奖励是可以的,但不要把“玩手机”也当作对孩子的奖励。

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用玩手机奖励孩子,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一个观念,玩手机是好的,而且这种奖励机制更加强调了这个信息,让孩子对手机的欲望更强烈,更渴求。

2)把手机当成“哄娃神器”

有个闺蜜的孩子说话很晚,2岁多还不会说短句,夫妻俩一开始以为孩子的耳朵或舌头有病变或生理缺陷,赶忙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什么问题都没有,只是因为平时父母跟孩子交流太少,错过了语言敏感期,导致语言能力发育迟缓。

父母平时自己就抱着手机不放,不跟孩子互动,把一个手机丢给娃,让娃自己玩。这种跟机器的交流是被动输入,没有主动输出,孩子的智力不能充分开发,久而久之,只会越来越依赖手机。

3)没有给娃找适合年龄的有益APP

其实手机并不是洪水猛兽,会玩手机的孩子大多是自己主动开发出不同功能,不同游戏。很多时候连大人都玩不转的程序,到了孩子手里轻而易举就破解了。

实际上有不少不错的APP,都是适合幼龄阶段的小宝宝们玩的,一些早教课程、早教故事、互动AI产品,都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认知,学习日常百科知识,提高情商等等。只要父母用心寻找,总会找到适合自家娃的有益APP。

4)不限制时间,忘记节制

玩手机没有错,但父母往往不加节制,不注意严格把控时间。有了时间限制,孩子能对游戏时间有个大致概念,还能慢慢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律自控能力。

帮孩子一点点戒掉手机瘾,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暴力教育

每个孩子刚来到世界上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是由于父母的不科学不健康引导,才会染上“手机瘾”,家长要反思自身。千万不能对孩子进行暴力教育,这样只会引发孩子更强烈的反叛,更无法脱离手机。

1)多带孩子外出运动

李玫瑾教授建议,成瘾性人格的产生,绝大多数都是由于父母的陪伴太少,尤其是父亲的陪伴,少得可怜。

孩子需要多跟父亲出去参加大幅度的体育锻炼,通过运动消耗多余的精力,磨练意志,锻炼自制力。用运动代替手机,既增强了体质,又加深了亲子连接,而且没有副作用。

2)用桌游代替手游

还有一种代替方式,就是多玩桌游,代替手游。

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当然要让孩子玩健康的。比如棋类运动,或是锻炼专注力的小游戏,培养策略逻辑思维的游戏,或是科学小实验,都是不错的选择。

游戏的方式有很多,就看父母愿不愿意花些心思,花点精力和时间,高质量地陪孩子。

3)让娃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要求有高度的自律性,自律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养成的习惯。

父母不妨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安排时间,每天玩多久,玩几次,玩什么,在父母的监督下,遵照这个计划严格执行。一般孩子自己制定的计划,是不会自己轻易推翻的,宽松的氛围,反而能让孩子更加懂得控制自己,学会延迟满足。#手机#坏习惯#早教收藏

父母平时自己就抱着手机不放,不跟孩子互动,把一个手机丢给娃,让娃自己玩。这种跟机器的交流是被动输入,没有主动输出,孩子的智力不能充分开发,久而久之,只会越来越依赖手机。

3)没有给娃找适合年龄的有益APP

其实手机并不是洪水猛兽,会玩手机的孩子大多是自己主动开发出不同功能,不同游戏。很多时候连大人都玩不转的程序,到了孩子手里轻而易举就破解了。

实际上有不少不错的APP,都是适合幼龄阶段的小宝宝们玩的,一些早教课程、早教故事、互动AI产品,都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认知,学习日常百科知识,提高情商等等。只要父母用心寻找,总会找到适合自家娃的有益APP。

4)不限制时间,忘记节制

玩手机没有错,但父母往往不加节制,不注意严格把控时间。有了时间限制,孩子能对游戏时间有个大致概念,还能慢慢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律自控能力。

帮孩子一点点戒掉手机瘾,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暴力教育

每个孩子刚来到世界上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是由于父母的不科学不健康引导,才会染上“手机瘾”,家长要反思自身。千万不能对孩子进行暴力教育,这样只会引发孩子更强烈的反叛,更无法脱离手机。

1)多带孩子外出运动

李玫瑾教授建议,成瘾性人格的产生,绝大多数都是由于父母的陪伴太少,尤其是父亲的陪伴,少得可怜。

孩子需要多跟父亲出去参加大幅度的体育锻炼,通过运动消耗多余的精力,磨练意志,锻炼自制力。用运动代替手机,既增强了体质,又加深了亲子连接,而且没有副作用。

2)用桌游代替手游

还有一种代替方式,就是多玩桌游,代替手游。

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当然要让孩子玩健康的。比如棋类运动,或是锻炼专注力的小游戏,培养策略逻辑思维的游戏,或是科学小实验,都是不错的选择。

游戏的方式有很多,就看父母愿不愿意花些心思,花点精力和时间,高质量地陪孩子。

3)让娃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要求有高度的自律性,自律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养成的习惯。

父母不妨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安排时间,每天玩多久,玩几次,玩什么,在父母的监督下,遵照这个计划严格执行。一般孩子自己制定的计划,是不会自己轻易推翻的,宽松的氛围,反而能让孩子更加懂得控制自己,学会延迟满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