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明星”劉仙會(前排)喜摘甜瓜。(資料照片)

原標題:讓勞模旗幟飄揚在“主戰場”

——市總工會打造種植業勞模技術創新聯合體紀實

在故都咸陽這片熱土上,多年來,一代又一代奮鬥者頑強拼搏、砥礪奮進,湧現出趙夢桃、吳運鐸、梁增基等許多感天動地的勞動模範;一面又一面的旗幟高高飄揚,他們用智慧和汗水,書寫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動人篇章。

打造種植業勞模技術創新聯合體

脫貧攻堅主戰場是勞模發揮作用的大舞臺,是檢驗新時代勞模精神的試金石。

“一日當勞模,終身作貢獻。”這是我市種植業勞模技術創新聯合體全體勞模成員的座右銘。該聯合體是市總工會於2017年4月組織成立,旨在共同探索助力脫貧攻堅之路。起初,由省市農業勞模盧效平、洪志鋒、武軍社、楊茂勝、袁永強等7人,強強聯手,扶貧攻堅;爲此,市總工會成立了以工會主席牽頭、經濟部負責日常管理的領導機構,多次舉辦“全市種植業勞模技術創新聯合體成員座談會”“全市百名勞模‘參觀見學’”等活動,共商扶貧幫困,打造勞模創新服務機制;但凡下鄉入村開展脫貧解困現場觀摩會、交流會、推進會也吸納部分種植業勞模參加並建立“百名勞模學習管理組”,要求不斷“充電”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市總工會依據勞模本人學習積分情況,開展了“強國之星”“進步之星”評選活動。經過幾年發展,目前成員已擴大到130多名,並在全市工會系統開展“一名勞模一面旗,打造勞模聯合體”行動,實施勞模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等,念好扶貧“講、診、扶、培、工、幫‘六字經’”(“講”是向貧困戶宣講政策和自身成長經歷,鼓勵貧困戶提振自信心,增強脫貧能力;“診”對貧困戶致貧原因和脫貧出路“會診”,因人而異、尋找切實可行的致富門路;“扶”利用勞模在技術、市場、資金上的優勢,扶持貧困戶建立長效脫貧機制,強化“造血”功能;“培”進行技能、創業和創新培訓,增強就業能力;“工”組織貧困戶到勞模創辦、領辦的實體打工,實現就業增加收入;“幫”開展“一幫一”結對子,幫助其解決生產、生活和工作等困窘)讓勞模精神在咸陽大地熠熠生輝。

“頭雁”領飛“羣雁”伴

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勞模羣體凸顯“頭雁”領飛“羣雁”伴的效應,他們不僅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也在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着示範引領作用。目前,全市有1693名勞模,如何彰顯勞模的優勢和能力,使其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更大潛能?

“只有受過窮才能真正體會貧困的滋味。”1986年,20歲出頭的盧效平告別家鄉,隻身外出,在甘肅玉門、嘉峪關等地努力打拼、艱苦創業,創辦了玉門市博雅裝飾裝潢公司。2003年,他回鄉成立了陝西奧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陝西億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從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娃”發展成爲遠近聞名的優秀民營企業家。

爲讓貧困羣衆的學生有書念,解決家庭後顧之憂,他累計投資130萬元用於教育事業,資助貧困中小學生80多名、貧困大學生52名。盧效平深諳,幫助貧困羣衆脫貧致富,必須在產業發展上出實招、見實效,儘快讓貧困羣衆的“錢袋子”鼓起來。

2015年,盧效平開始在家鄉建設扶貧產業基地,依託家鄉產業現狀和地域特色,規劃建設總面積3.24萬畝的彬州市絲路天台現代生態農業產業扶貧基地。目前,產業基地已累計爲水口、城關2個鎮(辦)7個村集體分紅153.7萬元,羣衆分紅1700多萬元,平均每戶分紅超過1萬元,204戶貧困戶每戶分紅超過2萬元。

這些年,盧效平相繼投入3.97億元資金,立體打造“山水林田湖”、綜合整治“川坡塬溝路”,惠及羣衆2800餘戶11000餘人,使223戶780餘名貧困羣衆實現脫貧。

盧效平通過產業基地,使羣衆脫貧致富。這只是全市農業勞模扶貧的一個縮影。

在長武縣,省級勞模洪志鋒通過讓村民參與入股分紅的方式,帶領羣衆奔小康。

“我這兒有2000多名貧困戶參與入股分紅,通過這種方式使鄉黨脫貧致富。”在咸陽天豐現代農業園區,洪志鋒正和技術人員一道查看自動化監測系統,瞭解蘋果長勢。

小蘋果,大產業。這個園區流轉土地涉及一鎮五村”3100戶、1萬畝土地、輻射帶動周邊果園4.5萬畝,採用“公司+黨支部+農戶+合作社”的模式,帶動周邊羣衆和貧困戶通過入股分紅、園區務工等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如今,洪志鋒共幫扶貧困戶2602戶、8428人脫貧致富。

省級勞模武軍社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爲300名失地農民提供就業崗位,帶動9000多戶羣衆參與現代農業開發,每年爲當地周邊羣衆增收7000萬元。

興平市秦一辣椒製品有限公司、咸陽市級勞模劉學敏,採取“公司+規模化種植基地+種植大戶+貧困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本地和周邊縣區羣衆種植辣椒2500戶近萬畝,幹辣椒畝產突破300公斤,引領200多戶貧困羣衆脫貧致富。

巾幗不讓鬚眉

“3年前,我摘了貧困帽,現在就近到合作社當農民工,一個月3000元收入。”武功縣大莊鎮大西村劉廣軍高興地說。他口中讚揚的是該合作社負責人省級勞模劉仙會。

出生於“80後”的劉仙會,爲回饋家鄉父老的養育之恩,放棄城裏穩定的工作,創辦了后稷新田園專業蔬菜合作社。特色菜中華芥、菜心、芥藍等種植面積發展到620畝,蔬菜產量2500噸,產值達950萬元。共帶動貧困戶108戶412人,殘疾戶46戶56人;實現貧困戶分紅21.75萬元,殘疾人分紅5.22萬元;捐助貧困大學新生30餘人,助學金達10多萬元。

蘋果紅了,農民笑了。市級勞模張愛玲是旬邑富硒農特產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7年來紮根鄉土、創業致富,帶領鄉親們種植“馬欄紅”、旬邑典西、差異化有機富硒和特色化SOD等品牌蘋果,共簽約貧困戶1300多戶,通過“國家832扶貧平臺”“公益中國”等電商平臺,幫助貧困戶增收61萬元,吸納農民工1600餘人就業。

涇陽縣興隆鎮白馬楊距離涇陽縣城偏遠,又屬旱腰帶地區,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村裏留守婦女多,由於經濟來源匱乏,又無技術支撐,導致家庭矛盾叢生、甚至媳婦因貧外跑現象頻發,致貧、返貧誘因不斷。

“鎮幹部知道我家裏有茯馨園茶葉公司和農業生態園,讓我把村裏留守婦女和貧困戶帶一帶。”楊小玲說,麼嘛達!能幫咱白馬楊村羣衆脫貧是分內事。

楊小玲通過合作社+社區扶貧工廠+電商平臺的方式,先後爲本村和周邊村落300多名留守婦女、殘疾人提供“無門檻”勞動創業就業服務平臺,使她們通過勤勞的雙手,撐起頭頂一片豔陽天。

不讓一個貧困羣衆掉隊

在面對面採訪過程中,我們耳聞目睹到許多種植業勞模當先鋒、打頭陣,團結帶領貧困羣衆奔小康的動人事蹟。

走進三原縣種子管理站楊茂勝勞模創新工作室,小麥、玉米、油菜等新品種在實驗室碼放得整整齊齊。

據省級勞模楊茂勝介紹,他們在脫貧攻堅中,積極發揮勞模的創新引領作用,將農業專業技術類人才聚集在一起,開展“名師帶徒傳幫帶”,大力開展種子管理創新、技術攻關。

如果說聯合體勞模以個人示範帶動貧困羣衆脫貧致富是一大特色,那楊茂勝則是將專業技術人才聚集到一起,通過科技研發、搭建平臺以老帶新,“勞模創新工作室”等多種形式,使愈來愈多的人心想事成,發家致富。

據悉,在三原省勞模楊茂勝創新工作室帶領下,累計完成國家、省市各類品種實驗45組5000多個品種。他們研發的“黑五類”(黑小麥、苦蕎、黑玉米、黑豆、黑芝麻)農產品,在三原、永壽等縣的貧困村進行試種,僅永壽縣渠子鎮蘆堡村,去年就種植100畝黑小麥。

“種出藥材拔窮根。”這是永壽縣市級勞模陳偉的口頭禪。2018年4月與陝藥集團中藥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成立“陝西豐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中藥材丹蔘、決明子、黃芩等品種,覆蓋全縣23個行政村1550戶3000多人,其中貧困戶367戶1260人;發展過程中累計向扶貧戶無償提供15萬元種子、種苗;分紅帶動貧困戶217戶759人;目前年銷售中藥材原材料500多噸,使農戶產業增收達600餘萬元。

淳化縣恆之源農業專業合作社、市級勞模尉釗建成“三變黃花菜”日光大棚70座、帶動70戶貧困家庭脫貧,使每戶年增收6000餘元。依託電商平臺擔負全縣2189戶貧困戶的農產品線上銷售任務,使貧困戶直接收益達150萬元。

乾縣五穀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市勞模劉新志投資460萬元引進大中型先進農機具,吸收54名農機手入社,每年向社會提供農機化作業服務7萬畝。2018年以配資入股方式吸納21戶貧困戶進行產業分紅,對本村7戶體弱多病的生產困難家庭實行機械作業免費耕種。

勞模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在旬邑、永壽、淳化等13個縣(市)區勞模紛紛通過基地+平臺、技術培訓+無償服務、合作社+入股分紅+困難幫扶等形式,念好幫扶“六字經”,全力開展扶貧攻堅,充分彰顯“小康路上不讓一個貧困羣衆掉隊。”

勞模扶貧產品進超市

勞模是新時代的奮鬥者,也是新時代的領跑者。如何使勞模脫貧攻堅聯合體“往深裏走、往心裏做、往實處落”?“孃家人”千方百計破解這一課題,先後召開“全市工會系統助力脫貧攻堅暨百名勞模、高技能人才選樹現場觀摩會”等,邀請勞模授課、展示勞模品牌、參觀勞模基地、體驗勞模風采,引導各級勞模和新生代農民工爲扶貧產品直播帶貨、代言宣傳,鼓勵勞模企業“以買代幫、以購代捐”,探索用市場經濟提升消費扶貧成效。市總工會瞅準商機,積極協調,國慶前夕,在位於咸陽鬧市中心的人民路世紀金花大型超市“勞模扶貧產品專區”紅紅火火開張,吸引衆多市民和客戶駐足選購。該專區面積60平方米,涉及長武、旬邑、永壽等10個縣(市)區,共10餘位省市級農業勞模,近百款包裝精美的菜籽油、雜糧、乾貨等扶貧產品陳列其中。

供需見面,不亦樂乎。雙方表示,勞模扶貧產品進超市,充分發揮了全市“種植業勞模技術創新聯合體”示範引領作用,“孃家人”的牽線搭橋將勞模品牌鑲嵌到高端超市,讓扶貧產品和職工羣衆實現點對點銜接,力促農特產品直銷,促進貧困羣衆和大型超市“結親”“雙贏”;截至目前,該專區已銷售扶貧產品533000元。

據統計,在脫貧攻堅中,全市各級勞模先後解決貧困戶就業2.9萬人次。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小康社會要全面建成,就要想方設法打出組合拳,種植業勞模技術創新聯合體是市總工會創新勞模示範引領作用的一次新探索、新突破,也是工會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扶貧幫困的新形式、新路子。今後,我們會不換肩、不歇氣將這面旗穩穩地、牢牢地扛下去,讓勞模的旗幟飄揚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市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張靜表示。

咸陽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樺 通訊員:張翟西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