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原地區待久了,總想看看山那邊不一樣的風景。走進大山深處,瞭解一下甘肅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情況。第一站我們來到了宕昌縣,並從中優選了兩家鄉鎮衛生院進行實地走訪:

宕昌縣第二人民醫院(哈達鋪鎮中心衛生院)

醫院位於哈達鋪鎮新寨安置區,距縣城35公里,佔地34畝,覈定編制牀位數350張,業務範圍輻射周邊7個鄉鎮,服務人口達8萬餘人,現有職工共計91人。

哈達鋪鎮下設29個行政村,戶籍人口3.3萬人,常住人口3.1萬人,該院居民電子健康建檔率達95%。65歲老年人2600多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羣5200人。

該地區每年公衛考覈兩次,分爲半年度體檢和年度體檢。據瞭解,在半年度體檢率不達標的情況,醫院下半年會進行第二次“補漏”體檢。

對因害怕抽血而不願做體檢的部分老年人,賀科長介紹,他們會選擇以上門講解的方式,大力宣傳做體檢的好處。對於宣導過後,依舊選擇不體檢的老年人,衛生院會讓他們簽署拒絕體檢通知書,確認通知到位。

據悉,該縣爲轄區內所有村醫都繳納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政府補助一部分,個人拿一部分。“村醫有了保障,纔會更好的工作”,賀科長說道。

"地處偏遠留不住人才,醫院共有10個編制名額,名額太少,人才隊伍跟不上......"新寨鄉衛生院王院長表示。

新寨鄉衛生院位於宕昌縣城南部86公里處,總佔地面積3660平方米,是一所集臨牀醫療、預防保健爲一體的一級乙等醫院。現有職工14人,承擔着全鎮12678人的初級衛生保健、醫療救護、常見病診治,危重患者的急救、轉診等工作,服務半徑爲17公里。

從縣城到這裏沒有直達的班車,我們搭乘的是沿途停下來詢問目的地的私家車。沿途中都有警示標語,“山體滑坡,觀察通行”,聽車主說遇到從山上滾下來的大石頭機率還是挺高的。大約2個小時後,我們到達了新寨鄉。

該鄉目前只有一個衛生院,沒有其他診所。新寨鄉下設24個行政村,一半左右的村都坐落在山上。該院管理着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1760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780人,居民健檔率達到98%。

據院長介紹,2017年以前彩超設備太大沒法往山上搬運,只能做心電圖、體重、血壓等幾項體檢,2017年以後採用勤成便攜式B超設備後就直接可以上山體檢了。

王院長談公衛的變化

院長還提到該院的一輛120救護車是2013年分配下來的,考慮到車零件老舊、山體較陡上山不安全等因素,該院選擇租四驅的皮卡車帶着體檢設備上山爲老年人體檢。遇到山上的老人突發疾病的時候,也只能是坐着私家車或農車從山上下來,救護車在山底下等着。

該鎮年輕人主要以外出務工爲主,村裏留守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兒童。24個村,最小的村戶籍人口257人,最大的村戶籍人口946人。山體較大、住戶居住較爲分散,加之體檢不能喫飯,又不能讓老年人等待太長時間,1天只能體檢1個村。

體檢前,村醫前一天晚上會挨家挨戶跟他們去說,第二天體檢的時候會用村裏的大喇叭再廣播幾遍。

山體較高,住所依山而居,老年人出行不便,這裏有的老年人甚至一生都沒走出過大山,就連智能手機該鄉老年人使用的也是寥寥無幾,信息來源比較閉塞,思想相對來說比較落後,對衛生院來說開展公衛體檢工作着實有些困難。

有的老年人怕查出病,一般拒絕體檢;有的怕抽血,認爲抽血對身體不好,拒絕做抽血檢查。王院長說曾經還遇到這樣的事情“給他們抽完血後,化驗報告單出來給他們,他們會說抽的血呢,是不是被你們給賣了......"

致敬紮根基層,紮根在大山深處,默默爲村民健康服務的他們。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他們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裏閃閃發光,照耀了了大山深處的每一個角落,爲祖國的健康扶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