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的盗墓行业发展历史相当悠久,自古以来便存在。古人们相信,人死只是肉身陨灭,死去的人还是会在地府生活,陪葬品便是他们衣食住行要用到的东西。所以越是富贵的人家,越会将珍贵的宝物放到墓穴里面作为陪葬。

以此为基础,盗墓贼便出现了,盗墓贼主要是靠着窃取墓穴中的陪葬品为生,运气好的也许盗完一个古墓之后就发达了,后半辈子都能够衣食无忧。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之下,历朝历代都有很多人加入盗墓者的行列,并且将此作为自己发财的捷径。民间有着大量的盗墓贼,有些特殊时期,官方组织为了敛财也会设立一些盗墓机构,汉末时期的曹操以及民国时期的孙殿英都是有名的盗墓贼。战争时期很多军队的领导者为了解决军饷问题,很多都会选择盗墓。

但无论在任何时候,盗墓贼都是可耻的。盗墓过程中,墓中的文物会受到破坏,这对于国家来说是难以估量的损失。某些独一无二的文物,若是受到损伤,与这件文物有关的历史便会彻底消失,这种损失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

民国时期的孙殿英,在盗墓的时候就极其嚣张,为了方便他直接用大炮轰开了东陵,他这种行为不知受到多少人的唾弃。

同时期还有很多军阀也大肆盗墓,比如党玉琨。他自己没什么文化,只知道青铜器是年代最久的,应该最值钱,所以他盗墓的时候将很多珍贵的陶瓷器具都砸毁了。

他在盗墓的时候,不仅会拿走里面的陪葬品,还会将古墓破坏个彻底,这给之后的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有时候甚至会导致一部分历史文化的缺失。

为了盗取古墓里面的文物,盗墓贼通常是无所不用其极。古代的时候盗墓贼的手段还没有那么先进,盗墓只能用锄头挖,用手刨。现代的盗墓贼就比较先进了,他们在盗墓的时候会用到诸如探测仪这样先进的仪器,盗墓效率大大提高。很多盗墓贼为了找到古墓,甚至还读起了古籍。

山东曲阜有一伙盗墓贼就是靠着阅读《曲阜县研志》,找到了一座汉朝时期的古墓。他们找到古墓后成功挖开墓穴,盗走了里面价值连城的文物。但这些愚蠢的盗墓贼居然用几百万的价格将这些文物全部倒卖出去了,很多文物都流落到海外再也无法找回,他们的愚蠢行为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这伙盗墓贼的头领姓李,李某年轻的时候有过前科,因犯罪被关押在济宁监狱里面。在监狱中他结识了许多狱友,臭味相投的一群人在狱中就商量着出狱后要重聚,一起赚钱。

这伙人陆续出狱之后便聚集在一起,商量着从哪里搞钱,最终李某将目标定在了盗墓上面。他听说很多人都是靠着盗墓发家的,他们若是也能找到一座古墓,后半生就衣食无忧了。

为了找到当地的古墓,一群人找到一本《曲阜县志》,每天都围着这本书仔细研究。终于,他们在书里面找到了关于汉代王陵的线索,根据书中的记载,曲阜姜村的汉朝鲁珠王墓便是一个汉朝古墓。

确定了古墓的位置后,李某便带人去了这里。2007年,李某和手下一起炸开了古墓,盗走一大批金银玉器。因为分赃不均,这个盗墓团伙不久之后就解散了,李某很快又带着另一批人去了鲁珠王墓

李某觉得古墓已经不安全了,所以这次他将整个墓穴彻底炸开,并且搬走了里面的所有文物,他们一群人用了几个晚上才搬完里面的东西。盗走文物之后,他为了尽快脱手,便将这些文物都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了文物贩子,获利四百万,专家听闻后愤怒到直摇头,这点钱简直就是在侮辱珍贵的汉代文物。

贩子又很快再次将文物转手,一部分卖给了国内的收藏家,还有很多都被卖到了海外,再也无法追回。

这些文物之所以珍贵,不止是因为他们的制作工艺或是原材料,更是因为它们身上的历史价值。这些盗墓贼为了一己之私,盗窃文物,致使中国大量文物流失海外,成为外国人的展览品,这实在让人痛心,因此对于盗墓这种恶行,我们绝对不能容忍姑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