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國的盜墓行業發展歷史相當悠久,自古以來便存在。古人們相信,人死只是肉身隕滅,死去的人還是會在地府生活,陪葬品便是他們衣食住行要用到的東西。所以越是富貴的人家,越會將珍貴的寶物放到墓穴裏面作爲陪葬。

以此爲基礎,盜墓賊便出現了,盜墓賊主要是靠着竊取墓穴中的陪葬品爲生,運氣好的也許盜完一個古墓之後就發達了,後半輩子都能夠衣食無憂。

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之下,歷朝歷代都有很多人加入盜墓者的行列,並且將此作爲自己發財的捷徑。民間有着大量的盜墓賊,有些特殊時期,官方組織爲了斂財也會設立一些盜墓機構,漢末時期的曹操以及民國時期的孫殿英都是有名的盜墓賊。戰爭時期很多軍隊的領導者爲了解決軍餉問題,很多都會選擇盜墓。

但無論在任何時候,盜墓賊都是可恥的。盜墓過程中,墓中的文物會受到破壞,這對於國家來說是難以估量的損失。某些獨一無二的文物,若是受到損傷,與這件文物有關的歷史便會徹底消失,這種損失是難以用金錢衡量的。

民國時期的孫殿英,在盜墓的時候就極其囂張,爲了方便他直接用大炮轟開了東陵,他這種行爲不知受到多少人的唾棄。

同時期還有很多軍閥也大肆盜墓,比如黨玉琨。他自己沒什麼文化,只知道青銅器是年代最久的,應該最值錢,所以他盜墓的時候將很多珍貴的陶瓷器具都砸毀了。

他在盜墓的時候,不僅會拿走裏面的陪葬品,還會將古墓破壞個徹底,這給之後的研究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有時候甚至會導致一部分歷史文化的缺失。

爲了盜取古墓裏面的文物,盜墓賊通常是無所不用其極。古代的時候盜墓賊的手段還沒有那麼先進,盜墓只能用鋤頭挖,用手刨。現代的盜墓賊就比較先進了,他們在盜墓的時候會用到諸如探測儀這樣先進的儀器,盜墓效率大大提高。很多盜墓賊爲了找到古墓,甚至還讀起了古籍。

山東曲阜有一夥盜墓賊就是靠着閱讀《曲阜縣研志》,找到了一座漢朝時期的古墓。他們找到古墓後成功挖開墓穴,盜走了裏面價值連城的文物。但這些愚蠢的盜墓賊居然用幾百萬的價格將這些文物全部倒賣出去了,很多文物都流落到海外再也無法找回,他們的愚蠢行爲給國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這夥盜墓賊的頭領姓李,李某年輕的時候有過前科,因犯罪被關押在濟寧監獄裏面。在監獄中他結識了許多獄友,臭味相投的一羣人在獄中就商量着出獄後要重聚,一起賺錢。

這夥人陸續出獄之後便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從哪裏搞錢,最終李某將目標定在了盜墓上面。他聽說很多人都是靠着盜墓發家的,他們若是也能找到一座古墓,後半生就衣食無憂了。

爲了找到當地的古墓,一羣人找到一本《曲阜縣志》,每天都圍着這本書仔細研究。終於,他們在書裏面找到了關於漢代王陵的線索,根據書中的記載,曲阜姜村的漢朝魯珠王墓便是一個漢朝古墓。

確定了古墓的位置後,李某便帶人去了這裏。2007年,李某和手下一起炸開了古墓,盜走一大批金銀玉器。因爲分贓不均,這個盜墓團伙不久之後就解散了,李某很快又帶着另一批人去了魯珠王墓

李某覺得古墓已經不安全了,所以這次他將整個墓穴徹底炸開,並且搬走了裏面的所有文物,他們一羣人用了幾個晚上才搬完裏面的東西。盜走文物之後,他爲了儘快脫手,便將這些文物都以比較低的價格賣給了文物販子,獲利四百萬,專家聽聞後憤怒到直搖頭,這點錢簡直就是在侮辱珍貴的漢代文物。

販子又很快再次將文物轉手,一部分賣給了國內的收藏家,還有很多都被賣到了海外,再也無法追回。

這些文物之所以珍貴,不止是因爲他們的製作工藝或是原材料,更是因爲它們身上的歷史價值。這些盜墓賊爲了一己之私,盜竊文物,致使中國大量文物流失海外,成爲外國人的展覽品,這實在讓人痛心,因此對於盜墓這種惡行,我們絕對不能容忍姑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