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十週甲子、九五至尊,於古於今,可謂千年難遇。

太和殿丹陛

紫禁城

古人認爲位居九天之中的紫微垣爲天帝所居,人間天子所居大內禁中即對應爲紫禁城。明太祖開國,本來是定都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其間曾經營安徽鳳陽作爲中都,也做過遷都西安的打算,但終洪武之世都以應天府爲京師。後來“靖難之役”,燕王朱棣進據南京稱帝,很快把舊封地北平提升爲北京。永樂四年(1406年),命修繕北京宮殿以備巡幸,這次工程主要是對原燕王府的提升改造。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明成祖下詔營造北京,在元朝大內的基礎上,略向西、北偏移,建立新的宮城。經過將近四年的集中營造,永樂十八年(1420年)秋,建成皇宮大內,這就是北京紫禁城,距今剛好600年。

紫禁城的正式名稱是宮城,也稱“大內”,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城高10米,內外包砌細料城磚。城周環以護城河(筒子河)。四面闢門,南牆正中爲午門,北牆正中爲玄武門(清代改名爲神武門),東牆和西牆偏南分別設東華門、西華門。

宮城以內分爲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位於宮城南部,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午門內過金水河爲奉天門,穿堂屋宇式,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是明朝皇帝御門聽政“日理萬機”之處,俗稱“大朝門”。門內爲三大殿,建於“工”字形三重臺基(亦名三垣、三臺)之上,初名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分別改名爲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再改名爲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相沿至今。奉天殿原制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殿高約27米,是皇宮中最高大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權法統的象徵;明清兩代皇帝登基、重大朝會等都在此舉行。謹身殿是舉行宮廷大宴的地方,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以後也是最高級科舉考試——殿試的場所。在奉天門和三大殿的東西兩側,東有文華殿,西有武英殿,原是皇帝的外朝便殿。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在文華殿後仿寧波範氏天一閣式樣建文淵閣,收貯《四庫全書》。武英殿在明初用於齋戒,康熙八年(1669年)後成爲印書處,所刊刻書籍稱爲“殿版”。

內廷爲生活區,是皇帝后妃的日常居住地,分爲中路、東路、西路、外東路、外西路五組。乾清門爲穿堂屋宇式,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是內廷的起點,清朝皇帝在此“御門聽政”。乾清門內爲中路主體建築,在“工”字形臺基上建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三座殿宇。乾清宮是皇帝正寢,在內廷中地位最高,也是舉行內廷典禮之處。交泰殿位於乾清宮北,乾隆十三年(1748年)起用於收貯陳設清朝皇帝的25顆寶璽。交泰殿北爲坤寧宮,明代是皇后的寢宮,正門朝北開;清代仿盛京清寧宮之制改建爲祭神之地,僅留東二、東三兩間做爲皇帝大婚時的洞房,殿門亦由正中改至東四間,南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號稱“後三宮”,其中乾清宮、坤寧宮均始建於永樂年間,交泰殿約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後三宮後爲御花園。內東路、內西路在內廷中路的東西兩側,各建六組宮殿以居妃嬪,號稱“東西六宮”。自乾清門前廣場東出景運門、西出隆宗門,分別爲外東路和外西路,是皇太后和先朝妃嬪的居所,有慈寧宮等主體建築,另有佛堂、花園等佈列其間。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一年(1771-1776年),清高宗親自督促在外東路興建寧壽宮,以備退位後居住。寧壽全宮亦分爲前朝、後寢、花園等幾部分,建築格局小卻精緻。

明清皇宮

根據明成祖詔令,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底以前,皇帝皇太子等人來到北京新宮;下詔遷都北京,而以原來京師應天府爲南京。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在新紫禁城的奉天殿上舉行了盛大的元旦朝會儀式,以此爲標誌,正式完成了明王朝統治中心的北移,北京也成爲漢人建立的王朝中位置最北的都城。此後直到明末,明朝的14位皇帝都居住,乃至出生、死亡在這座宮城裏。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大順軍攻破北京,大明天子朱由檢在煤山自盡殉國,紫禁城首次易姓。只是永昌皇帝李自成佔據宮禁僅僅40天,就被寧遠總兵吳三桂聯合清兵打跑。

這一年,清攝政睿親王多爾袞進入北京,江山再度易主。十月初一,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大祀天壇,返皇極門(太和門)升座受表,宣告了清朝對全國統治的開始,紫禁城便歸新主。此後,便是耳熟能詳的清朝十帝相繼成爲這座皇宮的主人。慈禧太后是晚清同治、光緒兩朝的實際統治者,待到她落葬普陀峪定東陵,清宮大戲也將謝幕。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帶着6歲的宣統皇帝在養心殿頒佈了皇帝遜位詔書,清朝就此宣告收場;而此前40多天,南京已經成立了以孫中山爲總統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正是因爲隆裕太后、攝政醇親王載灃的了無雄才,使得中國歷史上少了一次血流漂櫓。

經歷了500年的風風雨雨,見證了兩次王朝易主,陪伴了24位皇帝,巍峨莊嚴的紫禁城終於成爲了歷史文化遺產,以“故宮”的名義保留在北京市中心;這座皇宮裏的收藏品也基本完整地保存下來。

博物院

按照民國和清朝皇室達成的優待條件,溥儀退位後暫居皇宮,日後移居頤和園。於是紫禁城乾清門以內仍然住着前朝皇帝並且被待以外國元首之禮,太和殿等外朝部分則收歸民國。1914年,以皇宮外朝爲基本場地,成立了第一座帶有國家博物館性質的收藏機構“古物陳列所”,展出奉天故宮(盛京宮殿)、熱河行宮(避暑山莊)等處的皇室文物。1924年,馮玉祥發動“首都革命”,將遜帝溥儀逐出紫禁城,皇宮內廷部分收歸民國,並籌組博物館。次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對外開放;至此,紫禁城全部完成了功能轉變,從皇帝宸居成爲公衆文化場所。1948年3月,古物陳列所與故宮博物院合併,仍名故宮博物院,相沿至今。

中國曆代皇宮都有收藏先代遺物和藝術品的傳統,易代之際這些收藏通常也成爲新朝的戰利品,經過多年人爲的、自然的破壞,“集-散”的怪圈不斷重複,真正自遠古傳下來的物件所剩無幾。確切可考的是經歷了唐末五代的戰亂,一部分先朝的禮器法物分別流入遼或宋朝宮廷;金滅北宋,這些物件被席捲北去,宋金對峙成定局以後,原北宋宮廷的一部分藏品又通過“榷場”等方式迴流到南宋。元朝統一全國,兵燹之餘,宋、金等王朝的藏品大部分進入到元大都宮廷。此後經過元末、明末兩次社會動盪,部分皇宮收藏品被破壞或者流出到民間,另有一部分倖存者最終被清皇室接收。清朝統治穩定以後,每逢皇帝、皇太后萬壽節等重大節慶,不少臣民將收藏品貢入宮廷,至乾隆時期達到極盛;這些清宮舊藏奠定了後來故宮博物院藏品的基礎。日中則昃,乾隆朝以後,皇宮收藏和清朝國運一樣開始走下坡路。

全面抗戰爆發前,故宮博物院等單位收藏的文物精品有序安全南遷,輾轉山河險阻,最後暫存於四川南溪等處,得以免遭日寇破壞劫掠。抗戰勝利後,南遷文物集中到南京,其中一部分又因隨即爆發的國共內戰而運到臺灣;1965年,以運臺文物爲基礎,建成了臺北故宮博物院。1949年以後,北京故宮通過購買、調撥等方式補充了不少藏品,總數達到186萬餘件,其中九成以上爲珍貴文物(臺北故宮藏品數約69萬餘件)。

從紫禁城到博物院,皇宮藏品由私家走向公衆,是一次社會進步、大道之行。

(作者:劉 毅 單位:南開大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