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认为,在海外大跌的背景下,A股展示出了相当强的韧性。与此同时,行业间估值极端分化的现象又客观存在,这对市场普涨行情的出现形成掣肘。因此我们预判市场大概率会通过较长时间的宽幅震荡和板块轮动来消化估值。

本周(10月26日-30日)A股市场整体震荡,赚钱效应较弱,海外疫情的二次爆发是否会对中国股市造成影响?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一月,机构又有何看法呢?

嘉实基金:中国股票仍然处于中期上升趋势

国内股票估值进入历史偏高区域,三季度上涨后整体估值较贵。股票内部结构估值矛盾相较突出,除去科技医药和必选消费外,哪怕是周期成长股过去一个季度也实现了充分的估值修复,真正估值便宜的板块严格意义上或只剩下大金融、建筑和公用事业。我们继续维持中期战略配置角度股票好于债券的判断,但权益资产绝对收益空间或有下降。

中国股票整体依然(自上证综指前期低点2640点以来)处于中期(6~12个月维度)上升趋势。但随着大部分行业以及股票估值进入显著高位、以及边际流动性的拐点出现,后续权益资产静态估值继续扩张的难度较大。

从未来一个季度的时间尺度来看,随着美国大选临近,美国政策不确定性逐步上升导致的外部扰动需多加关注。同时,国内来看,四季度可能面临着实体流动性的拐点,尽管经济复苏可能仍有一定的韧性,但实体流动性的边际收缩可能带来经济复苏预期的下调。因此四季度国内外市场波动或加大,但将是优质资产的长期布局期。

从资产配置的战略角度出发,随着新周期归来,企业盈利持续好转或将逐步得到确认,展望四季度大类资产配置,预计国内股票依旧占优,黄金震荡概率偏大,债券短期承压,中长期角度建议超配国内股票,标配黄金和债券。

星石投资:盈利将成为驱动A股上涨的核心因素

此次海外二次疫情与上轮不同,死亡率偏低,同时海外目前消费稳健,但复工不足供给受限,因此对中国出口需求仍然较大。三季报显示A股盈利修复趋势明显。我们认为,短暂的情绪面冲击后,全球暴跌对A股实际影响有限。

经过过去仅10个月的努力,民众对于国内控制疫情具有很强的信心,叠加国内疫苗有望在未来1-2个月之内成功研制。因此,预计此次欧美疫情二次爆发对于国内风险偏好的影响也比较有限。

国内经济延续修复态势,并且已经逐渐传导到企业盈利端,根据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数据,除金融两油之外的全部A股盈利同比已经修复至7.6%,相比疫情之前的水平都有显著改善。

因此,盈利接棒估值修复,会是继续驱动A股上行的核心因素。

南方基金:通过长时间的宽幅震荡和板块轮动消化估值

本周市场维持震荡,在海外大跌的背景下,A股展示出了相当强的韧性。与此同时,行业间估值极端分化的现象又客观存在,这对市场普涨行情的出现形成掣肘。因此我们预判市场大概率会通过较长时间的宽幅震荡和板块轮动来消化估值。

考虑到当前市场情绪处于低位,短期市场有望迎来情绪企稳回暖的反弹行情。中期配置围绕区间震荡这一判断布局,结构上考虑均衡,避免单一行业的过度暴露。长期方向上,过去几年A股指数中枢抬升的趋势将会延续,消费医药科技等主线板块值得关注。

交银施罗德基金:金融、制造等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

三季度A股剧烈的行业轮动和风格转换体现了提前布局后疫情时代的市场预期。当前以金融、制造与原材料为核心的价值板块,盈利与宏观经济敏感性高,估值在全球范围内均处于历史低位,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中有望呈现业绩和估值的双击,大概率将继续关注非银金融、汽车、电子、化工、有色和农业等一级行业。

大成基金:建议配置可选消费及服务行业

海外市场只是扰动并非市场主导因素,可选消费/服务滞后复苏+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建议配置顺周期中的阿尔法,以及相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景气修复接力的可选消费及服务行业。

免责声明

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