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認爲,在海外大跌的背景下,A股展示出了相當強的韌性。與此同時,行業間估值極端分化的現象又客觀存在,這對市場普漲行情的出現形成掣肘。因此我們預判市場大概率會通過較長時間的寬幅震盪和板塊輪動來消化估值。

本週(10月26日-30日)A股市場整體震盪,賺錢效應較弱,海外疫情的二次爆發是否會對中國股市造成影響?對於即將到來的十一月,機構又有何看法呢?

嘉實基金:中國股票仍然處於中期上升趨勢

國內股票估值進入歷史偏高區域,三季度上漲後整體估值較貴。股票內部結構估值矛盾相較突出,除去科技醫藥和必選消費外,哪怕是週期成長股過去一個季度也實現了充分的估值修復,真正估值便宜的板塊嚴格意義上或只剩下大金融、建築和公用事業。我們繼續維持中期戰略配置角度股票好於債券的判斷,但權益資產絕對收益空間或有下降。

中國股票整體依然(自上證綜指前期低點2640點以來)處於中期(6~12個月維度)上升趨勢。但隨着大部分行業以及股票估值進入顯著高位、以及邊際流動性的拐點出現,後續權益資產靜態估值繼續擴張的難度較大。

從未來一個季度的時間尺度來看,隨着美國大選臨近,美國政策不確定性逐步上升導致的外部擾動需多加關注。同時,國內來看,四季度可能面臨着實體流動性的拐點,儘管經濟復甦可能仍有一定的韌性,但實體流動性的邊際收縮可能帶來經濟復甦預期的下調。因此四季度國內外市場波動或加大,但將是優質資產的長期佈局期。

從資產配置的戰略角度出發,隨着新週期歸來,企業盈利持續好轉或將逐步得到確認,展望四季度大類資產配置,預計國內股票依舊佔優,黃金震盪概率偏大,債券短期承壓,中長期角度建議超配國內股票,標配黃金和債券。

星石投資:盈利將成爲驅動A股上漲的核心因素

此次海外二次疫情與上輪不同,死亡率偏低,同時海外目前消費穩健,但復工不足供給受限,因此對中國出口需求仍然較大。三季報顯示A股盈利修復趨勢明顯。我們認爲,短暫的情緒面衝擊後,全球暴跌對A股實際影響有限。

經過過去僅10個月的努力,民衆對於國內控制疫情具有很強的信心,疊加國內疫苗有望在未來1-2個月之內成功研製。因此,預計此次歐美疫情二次爆發對於國內風險偏好的影響也比較有限。

國內經濟延續修復態勢,並且已經逐漸傳導到企業盈利端,根據最新披露的三季報數據,除金融兩油之外的全部A股盈利同比已經修復至7.6%,相比疫情之前的水平都有顯著改善。

因此,盈利接棒估值修復,會是繼續驅動A股上行的核心因素。

南方基金:通過長時間的寬幅震盪和板塊輪動消化估值

本週市場維持震盪,在海外大跌的背景下,A股展示出了相當強的韌性。與此同時,行業間估值極端分化的現象又客觀存在,這對市場普漲行情的出現形成掣肘。因此我們預判市場大概率會通過較長時間的寬幅震盪和板塊輪動來消化估值。

考慮到當前市場情緒處於低位,短期市場有望迎來情緒企穩回暖的反彈行情。中期配置圍繞區間震盪這一判斷佈局,結構上考慮均衡,避免單一行業的過度暴露。長期方向上,過去幾年A股指數中樞抬升的趨勢將會延續,消費醫藥科技等主線板塊值得關注。

交銀施羅德基金:金融、製造等有望實現戴維斯雙擊

三季度A股劇烈的行業輪動和風格轉換體現了提前佈局後疫情時代的市場預期。當前以金融、製造與原材料爲核心的價值板塊,盈利與宏觀經濟敏感性高,估值在全球範圍內均處於歷史低位,在全球經濟復甦的進程中有望呈現業績和估值的雙擊,大概率將繼續關注非銀金融、汽車、電子、化工、有色和農業等一級行業。

大成基金:建議配置可選消費及服務行業

海外市場只是擾動並非市場主導因素,可選消費/服務滯後復甦+貨幣政策逐步迴歸常態,建議配置順週期中的阿爾法,以及相對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且景氣修復接力的可選消費及服務行業。

免責聲明

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