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農林牧漁行業研究組長孫金琦表示,農業行業週期屬性較強,無論是養殖還是種植,都具有一定的週期性,首先是把握週期的位置,尋找到有機會的大方向;然後通過對公司的研判,找出投資標的。

文 / 馮立啓

“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正在制定中,農業發展將迎來多項政策支持,十四五時期應該如何把握農業股的投資機會?哪些細分領域最有投資價值?騰訊財經邀請中信建投農林牧漁行業研究組長孫金琦,爲投資者解讀十四五期間的農業股投資機會。

目前農業農村部正在組織編制“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積極謀劃實施一批基礎性、長遠性、戰略性的農業重大工程項目,重點圍繞高標準農田、現代種業、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數字農業農村、動植物疫病防控、重大科學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強化現代農業設施裝備支撐。

回顧“十三五”期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物質技術裝備條件加快提升。四個方面的成就尤爲突出:1、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2、國家良種生產保障能力顯著提升;3、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4、畜牧水產養殖設施加快升級改造。

孫金琦認爲,十四五時期農業領域的發展規劃,重點是要保障糧食安全,從供給端入手,提高產量、保障供給體系穩定。基於糧食安全的保障,首先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提高,十三五期間已經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十四五規劃將進一步圍繞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農田,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土地資產利用率與生產效率;另一方面,要着重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加大現代種業的投入,這也是一個重要投資方向,如轉基因育種的發展,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提高生產效率。

除了種業之外,他認爲還可以重點關注動植物疾病防控領域,一方面受益於國內生豬存欄的持續回升,銷售持續向好;另一方面,非瘟疫苗後期如若研發成功上市,將打開全行業市場空間,爲研發實力、工藝水平、渠道銷售優質的龍頭企業提供業績增量。同時,寵物疫苗也將成爲動保企業長期的增長驅動力。

【問答環節】

1、糧食板塊業績向好,關注農墾方向

騰訊財經:疫情之後,糧食安全被屢屢提及,你怎麼看待當前糧食方面的供給情況?糧食股的投資價值如何?

孫金琦:據農業農村部,繼夏糧、早稻豐收之後,秋糧豐收也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預計有望增加。豐收成爲定局主要基於兩點:一是面積增加。今年秋糧面積預計超過12.8億畝,比上年增加800萬畝,特別是東北地區高產作物玉米增加較多;二是長勢總體較好。今年春播雨水多,前期光溫水匹配一直較好,苗情長勢不錯。有影響的是個別農產品,例如今年東北中部連續遭遇3個颱風,造成局部地區玉米倒伏,但由於玉米已進入蠟熟期,倒伏對產量影響有限。

對於糧食板塊的投資,今年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帶動糧食板塊業績向好,尤其是玉米價格持續攀升,可以關注下農墾方向,預計業績表現會較好。

騰訊財經: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態勢會持續多久?

孫金琦:農產品價格要具體看細分品類。例如玉米今年價格上漲明顯,上漲的原因其實很多。首先,今年國內生豬存欄持續恢復,顯著拉昇國內飼料需求,從而對玉米需求也增加;另外就是今年八九月份東北連續遭受了三次颱風,對玉米的供給又產生了一定影響。在這些因素帶動之下,玉米價格今年持續上漲。

我們認爲,從需求端看,在2021年到2022年,國內生豬產能還是會處在恢復過程中,預計未來的1~2年需求這個因素還是會存在。

2、預計轉基因政策將持續推進

騰訊財經:轉基因作爲爭議較大的一項技術,去年以來似乎有政策轉暖信號,當前的轉基因發展到什麼水平了?你怎麼看這個技術?政策上預計什麼時候可能會放開限制?

孫金琦:從全球來看,轉基因農作物1996年起大規模商業化使用,全球種植面積快速增長,至2018年有26個國家和地區種植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超1.9億公頃。

我國積極穩慎地推進轉基因科研成果產業化,2008年以來,7箇中央一號文件均對轉基因工作提出要求,形成了系統部署,強調要加大研發力度,儘快培育一批抗病蟲、抗逆、高產、優質、高效的轉基因新品種,要科學評估,依法管理,做好科學普及,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推進產業化。

目前我國轉基因棉花應用已非常廣泛,截至2019年末,共育成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176個,累計推廣4.7億畝,減少農藥使用70%以上,國產抗蟲棉市場份額達到99%以上。但主糧領域還未廣泛運用。

本次十四五規劃中提到重點圍繞現代種業、植物疫病防控內容展開,今年 10 月 17 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強調推動生物安全核心關鍵技術和重大防禦產品的成果產出與轉化應用,提高生物安全的科技保障能力,預計轉基因政策將持續推進。

從轉基因安全證書頒發的進程來看,2019年12月30日,農業農村部將擬批准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192個植物品種目錄公示;今年6月,農業農村部再次將擬批准頒發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71個植物品種目錄公示,轉基因發展仍在持續進行。

騰訊財經:接下來,投資者如果想去把握轉基因帶來的機會,有沒有哪些重要時點或事件可以重點關注?

孫金琦:我認爲可以關注兩個點,第一是有哪些企業目前的轉基因產品已經或者是即將獲得了生物安全證書;第二個點,看看農業農村部何時可以正式放開轉基因種子的商業化使用。

3、“拉尼娜”或加速糖價反轉向上,但仍需關注國際糖價及進口配額

騰訊財經:近期有消息稱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之下,北半球可能迎來最冷冬天,你怎麼看待這個現象?它會對種植業產生很大影響嗎?白糖等農產品是否會因此進入反轉週期?

孫金琦:首先,據世界氣象組織發佈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爲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拉尼娜容易導致的結果是給太平洋西部的東南亞地區帶來暴雨,給太平洋東岸的南美地區帶來乾旱,兩種極端天氣都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從歷史經驗來看,拉尼娜的短期破壞力和頻率不像厄爾尼諾那樣嚴重,但卻因爲對氣候環境影響時間長,從而對農業造成了較大損失。從2001年的拉尼娜影響來看,當時的拉尼娜現象對全球各地的大豆、咖啡、糖等多種農作物的價格造成了影響。

對於白糖,目前糖價處於較低位置,拉尼娜現象或將加速白糖反轉向上,但仍需關注國際糖價以及進口配額情況。從國內供需角度來看,由於甘蔗具有“一年種植、三年收穫”的特性,國內白糖產大體量呈現出“三年增、三年減”的週期波動,預計目前處於減產的拐點期。但我國白糖部分供給由進口補足,目前國際市場糖價與國內差價較大,進口配額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因素,對糖價短期影響較大。從全球供需來看,受厄爾尼諾天氣影響,2019、2020年巴西、印度等各主產國均有不同程度減產,供需情況由平衡轉向偏緊,此次拉尼娜現象或將加大減產預期。

4、四季度豬價有望重新企穩,中長期看將進入下行通道

騰訊財經:隨着生豬產能擴張,豬價進入下行通道,你怎麼看待養豬行業接下來的發展趨勢?豬肉股是不是已經不適合投資了?

孫金琦:據統計局,三季度生豬生產逐步恢復。截至三季度末,生豬存欄37039萬頭,同比增長20.7%;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822萬頭,增長28.0%。豬牛羊禽肉產量下降4.7%,降幅較上半年收窄6.1pct,其中禽肉產量增長6.5%,牛肉、羊肉、豬肉產量分別下降1.7%、1.8%、10.8%,降幅分別較上半年收窄1.7/0.7/8.3pct。

短期來看,豬價有望企穩回升。10月底規模場出欄計劃多數完成,近期市場二次育肥現象逐漸增加,同時養殖端養殖戶惜售挺價,市場可供出欄大豬預計減少,生豬出欄節奏有望減緩,豬價有望企穩回升。綜合考慮目前豬肉供給與需求的情況,考慮疫情之後及四季度豬肉消費的季節性增長的因素,我們認爲四季度豬肉供需偏緊格局仍然維持,豬價有望重新企穩,維持高位運行。中長期來看,預計豬價將要進入下行通道。

對於行業的投資邏輯,我們認爲分化會是主旋律,出欄增長確定性比較高、成本管控實力較強的養殖企業仍然具備投資價值。

5、動保、飼料等豬肉後周期板塊存機會

騰訊財經:你怎麼看待動保疫苗、飼料等豬肉後周期產業鏈的機會?

孫金琦:對於後周期產業,均會受益於生豬存欄的持續恢復,銷售保持高速增長。

對於動保板塊,還具備非瘟疫苗和寵物疫苗兩個增量驅動;8月18日,據農業農村部,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進展順利,即將進入擴大臨牀試驗和生產性試驗階段。下一步中國農科院將繼續按照農業農村部工作部署,加快推進疫苗生產性試驗研究,依照法定程序進入安全證書申報和疫苗註冊流程。非瘟疫苗後期如若研發成功上市,將打開全行業市場空間,爲研發實力、工藝水平、渠道銷售優質的動保企業提供業績增量。同時寵物疫苗也會成爲行業增長的長期驅動力。

飼料方面,受益於存欄持續恢復,飼料需求也持續上升。據飼料工業協會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飼料總產量18256萬噸,同比增長7.8%。其中,受生豬產能逐漸恢復拉動,豬飼料連續四個月同比增長;由於家禽存欄處於高位,反芻動物養殖效益好、積極性高,蛋禽、肉禽、反芻動物飼料產量均有同比增長。展望後市,隨生豬產能恢復,豬料需求將繼續改善,禽存欄持續高位,禽料銷售預計繼續保持良好勢頭,水產料方面,中高檔水產品佔比提升驅動水產飼料需求向好。

6、投資農業股需要把握好週期的位置,尋找到有機會的大方向

騰訊財經:農業股是一個機遇和風險都比較高的行業,能否分享一下您在農業股方面的研究心得?如何才能在農業股中找到靠譜的好公司?

孫金琦:農業行業週期屬性較強,無論是養殖還是種植,都具有一定的週期性,我們認爲首先是把握週期的位置,尋找到有機會的大方向;然後通過對公司的研判,找出投資標的。

我們具體的研究方法包括:(1)建立完善的行業數據庫,通過對高頻數據的跟蹤,及時把握行業拐點;(2)深入一線交流,與企業、養殖戶、種植戶、經銷商等溝通,從微觀角度驗證行業趨勢;(3)從管理層與財務報表兩個角度找到靠譜的好公司。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