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未比在太空行走時顯得更爲渺小,或更爲偉大

語宙

+

我球駐太空首個辦事處

整整20年前的2000年11月2日,載有三名成員的“聯盟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核心艙——俄羅斯承建的“星辰號”成功對接。那一刻距離核心艙在軌對接就位,不過百日。三名首批正式入駐的宇航員爲:美國宇航員、任務指揮官William Shepherd,俄羅斯宇航員、聯盟號飛船指揮官Sergei Krikalev和俄羅斯宇航員、飛行工程師Yuri Gidzenko。

他們、以及此後所有前往國際空間站常駐的宇航員乘組,被稱爲“遠征隊”。儘管與地球的垂直距離不到400公里,國際空間站開啓了人類在地球之外長期存在的偉大遠征。

這是並不平靜的20年。恐怖襲擊、局部戰爭、流行疫情、自然災害、歐盟分合、金融危機……二十一世紀在焦灼中蹣跚開啓,踉蹌前行。然而,無論地球上怎般動盪不安,人類在大氣層之外的駐留從未間斷,以載人航天活動爲平臺的空間探索從未停滯。儘管中國人並未參與國際空間站建設與運行,或許,這20年可以被視作人類作爲一個整體在科學求索之路上共同的珍貴記憶。

——來自19個國家的240人訪問了國際空間站。遠征隊的宇航員通常會在軌停留6個月。

——這棟“空中飛屋”由13個艙組成,以每秒7.66千米的速度環繞地球飛行。這一速度是手槍射出子彈速度的20多倍。

——國際空間站每90分鐘環繞地球一圈,每24小時繞地球飛行16圈,迎接16次日出日落。其一天的飛行距離與地球往返月球距離相當。

——國際空間站用了11年才完全建成。其整體重量接近100萬磅,最大尺寸爲108米,與一個美式足球場差不多。連接內部電力系統的電線總長約13公里。加拿大臂Canadarm2長約17米,有7個不同的關節和兩個末端執行器——也就是“手”,用於移動艙體、部署科學實驗和運送艙外活動宇航員。

——通過42次航天發射,國際空間站的主要部件全部送上太空。其中美國航天飛機37次,俄羅斯質子/聯盟火箭5次。全球不同地區建造出來的部件發射入軌後,像樂高積木一樣完成組裝。自1998年12月起,宇航員進行了230次出艙活動,開展空間站建設、維護和升級工作。

——國際空間站內部增壓空間大小相當於一架波音747。宇航員生活和工作的空間大於一個六居室的房子,包括6個臥室、兩個浴室、一個健身房和一個360度的觀景窗。

——國際空間站上的系統控制計算機超過50臺,在軌軟件監測大約35萬個傳感器,確保空間站和乘員的健康安全。其背後是300多萬行地面軟件代碼和150多萬行飛行軟件代碼。

——8艘飛船可以同時對接至國際空間站,飛船從地球發射後最快可在4小時內到達。目前爲它運送物資的貨運飛船有4種:諾格公司的天鵝座飛船、SpaceX公司的龍飛船、日本的HTV飛船和俄羅斯的進步號飛船。

——水回收系統減少了乘員依靠貨運飛船送水量的65%。爲了減少微重力環境中人體肌肉和骨密度的損失,宇航員每天至少鍛鍊兩個小時。由於國際空間站的飛行路徑覆蓋地球人口的90%以上,宇航員對地拍攝了數百萬張圖像。

——創下在軌飛行最長時間紀錄的是一名女宇航員,美國生物化學家、國際空間站首位女性指揮官佩吉·惠特森(Peggy Whitson)。到2017年9月2日,她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累計達到665天。

——微重力實驗室接納了108多個國家研究人員的近3000項研究。同時在國際空間站外工作的科學載荷超過20種,包括地球傳感設備、材料科學載荷、粒子物理實驗如阿爾法磁譜儀-02等等。國際空間站作爲創新技術的試驗檯、科學認知的實驗室和航天醫學人體數據的來源,爲人類未來重返月球、登陸火星奠定了基礎,也爲人類在地球之外尋求商業前景拓展了新的維度。

——國際空間站每年需要高達40億美元的維護費用,宇航員平均每人每天花費約750萬美元。

最後,看一組來自NASA的國際空間站建設與運行圖表。值得收藏。

引用資料:

1、Space Station 20th: Expedition 1 Crew Launches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

https://www.nasa.gov/feature/space-station-20th-expedition-1-crew-launches-to-the-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

2、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Facts and Figures,

https://www.nasa.gov/feature/facts-and-figures

3、19年前的今天,人類開始常駐外太空

語宙,https://mp.weixin.qq.com/s/VGjZ5_fWR_5wzjEdqai3_w

航天科學傳播平臺

Powered by 愛太空

第 340期

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信ID:spaceflightforu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