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街头采访中,42.7%的受访者认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是应当的,30.7%的受访者不这样认为,26.6%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执笔:胡蝶

编辑:胡蝶

定稿:欧阳比文

“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封建社会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和过去小媳妇面对公婆一向是逆来顺受不一样,如今的女性有了更多话语权,这也意味着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往往会集中爆发,婆婆是否应该帮带娃成为热议话题。

没义务带孩子,有义务给养老?这是什么道理

同事徐姐是公司的技术骨干,刚生完孩子正赶上公司接了一个大项目,由于事发突然,只有妈妈一个人帮她带孩子,她本想让婆婆过来帮忙,可是婆婆却借女儿身体不舒服躲得远远的。

最后还是小姑子说漏了嘴,婆婆只是嫌累才找了个借口。徐姐也知道“老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的道理,只好将这口气咽下了。

然而天道好轮回,前些天婆婆摔伤了腿,需要人照顾,徐姐老公的意思是,她还有年假没有休,可以帮忙照顾一下。徐姐头都不抬:“钱我可以出,你妈你自己去照顾。”

徐姐老公气得质问她:“我妈没帮带娃,你是不是就不会给她养老?”徐姐直接怼回去:“没义务带孩子,有义务给养老?婆媳情分在我坐月子时就没有了。”

老人帮子女带孩子是理所当然吗?一半的人都赞同

某网站曾对1943名有孩子的受访者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其中53.9%的受访者称小孩是爷爷奶奶帮忙带的,41.0%的受访者是外公外婆帮忙带。受访人群中,42.7%的受访者认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是理所当然的。

在以前,公婆与儿子儿媳都住在一起,有了孩子后随时帮扶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如今,子女多数都与父母相隔较远,婆婆帮忙带孩子需要耗费许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有些人就会萌生退意。

而对小家庭来说,产妇一个人根本难以应对育儿日常,夫妻甚至还要面临工作压力,希望有人帮忙带孩子也是无奈之举,婆婆或妈妈无疑是最佳人选。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儿媳“不孝”不是没有原因的

1. 患难见真情

老人不愿意帮儿女带孩子的心理其实也可以理解,好不容易退了休,刚刚要安享晚年,又要陷入新一轮的劳碌当中,要做出相当大的牺牲。

在急需帮助的儿女看来,老人愿不愿帮忙带孩子,是一项验证亲情的“考验”,都说患难见真情,如果老人不愿帮忙,则说明夫妻俩及小婴儿在老人眼中没有地位,会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2. 宝妈最脆弱

产后抑郁是产妇大概率会发生的心理问题,国外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为8%~50%,其中重症抑郁的比例为8%~15%,而国内发生率大概在5.5%到17%左右。

受生理激素变化影响,以及产后生理、身份变化带来的极大心理落差,产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此时的她们更需要帮助和安慰。

在最孤立无援的时候,亲近的人没有用实际行动来帮助自己,任是谁都会感到心寒。

3. 没有其他选择

有些产妇其实并不愿意麻烦老人,但是一方面自己实在应付不过来。一方面交给别人也实在不放心,希望拜托老人其实也是没有其他备选方案,实属无奈之举。

让老人“心甘情愿”留下来,小夫妻要做到这三点

1. 适当经济补偿

尽管老人带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是做子女的应该怀着感恩之心。适当给老人一些经济补偿,也是表示孝心,也是对他们付出的一种肯定。

2. 为老人减轻负担

老人普遍年纪偏大,每天带娃身体难免吃不消。有了老人的帮助,小夫妻往往会轻松很多,但此时也要注意体恤父母,自己不忙时给老人一些放松时间,定期“放假”。

3. 两代人多沟通

老人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帮忙带娃,已经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做儿女的要尊重、感恩,有冲突时,即使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也要心平气和地去好好沟通。

糖果妈妈叮嘱:在老一辈育儿观念与科学发生冲突时,尽量不要争吵,平时也要多关注老人的身体与精神状态。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