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盟軍對德國本土的狂轟濫炸日益猛烈,德國空軍卻因爲長期攔截作戰損失慘重,空中攔截效率也不斷下降。而且因爲德國的燃油工業在突襲中也備受摧殘,德國空軍開始陷入到“彈盡糧絕”的地步。而納粹高層此時只有將希望寄託於先進的噴氣式戰機身上,例如Me-262噴氣式戰鬥機。

Me-262噴氣機

Me-262引發不滿,需要第二代機型

但是Me-262的無論是機體設計還是發動機都是匆忙量產的,因此該機並不成熟,雖然戰場上也創造了不少戰績,但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故障不斷,於是德國空軍對ME-262噴氣式戰鬥機也是提出不滿。

希特勒得知後,面對前線飛行員們的不滿,他命令納粹空軍司令戈林加快“末日戰機”計劃,於是戈林只好親自主持進行“緊急戰鬥機競標計劃”,爲納粹空軍準備研製第二代性能更好的噴氣式戰鬥機。德國當時幾家主要飛機制造商如梅塞斯米特、亨克爾和福克·武爾夫等爲此展開激烈競爭。

後掠機翼飛行速度更快

最終在權衡利弊後,福克·武爾夫公司的“FW-232計劃”中標。其實在1942年,一項擬將螺旋槳Fw190戰鬥機改裝爲噴氣戰機的嘗試失敗後,福克·武爾夫公司的天才工程師漢斯·穆爾特霍夫就在構思一種空氣動力外形先進的渦輪噴氣式戰鬥機。

研發過程一波三折

到了1944年,設計師庫特·唐克基於漢斯·穆爾特霍夫的這些研究成果,他正式提出了Ta183(設計代號)研發方案。但庫特·唐克一共先後提出了4個方案時,卻並不被軍方看好!這些計劃要麼過於前衛而不切實際,要麼不能滿足軍方要求,所以都相繼被否決。

Ta183計劃雛形

於是庫特·唐克率領他的設計組提出第5套方案:在此方案中,庫特·唐克全面放棄早期的氣動佈局結構,尤其是機翼!他首次提出在人類航空史上有里程碑意義的後掠型機翼,該方案一經提出立即得到德國空軍高層的認可。

於是這款戰機隨即轉入全面研製階段,根據要求,爲了能對付盟軍的幾款新式戰機,Ta183必須還要具備高空戰鬥性能。1945年,該構思逐漸演化成德國民間傳說中的“卡通大烏鴉”戰機計劃,隨後才被正式命名爲Fw Ta183。

Fw Ta183

Ta183樣機出來後,完全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款戰機使用劃時代的機頭進氣,佈局採用的大後掠薄型機翼,帶有後掠平尾的尾翼氣動構形,爲中單翼還配合着T型尾翼,其主翼後掠角高達40°,不過這些設計在當時有些也是無奈之舉。

因爲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所有能用的渦輪噴氣發動都無法提供足夠的推力,而採取增加主翼後掠角度的方法就解決了這一問題。同時主翼採用具有當時世界頂級水平的薄型機翼設計,因爲德國設計師發現減小主翼厚度可以有效提高飛機速度和機動性。

像不像一隻烏鴉?

Ta-183也可以攜帶500公斤炸彈和使用機炮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爲此Ta-183還專門配備了必要的防護裝甲和轟炸瞄準具。所以在Ta-183這款戰機身上,德國人的大膽設計卻對後世航空科技產生了劃時代的技術影響。不過由於機頭進氣的限制,Ta-183無法安裝機載雷達,當時也限制了Ta-183戰鬥力的發揮。

還未參與實戰,就被蘇美兩軍搶奪一空!

1945年1月,福克·武爾夫公司製造的首批16架樣機終於交付德國空軍,空軍正式將其定名爲Ta-183“烏鴉”式噴氣戰機。希特勒和戈林都曾對Ta-183寄予厚望(因爲也沒有其他指望了),他們希望依靠Ta-183來奪回德國的制空權。

花枝招展的“烏鴉”

不過可惜的是,Ta-183還沒來得及參與實戰,戰爭就結束了:德國徹底戰敗了!不過德國人的很多設計卻成爲美蘇等戰勝國的寶貝,Ta-183也不例外!早在戰爭結束前,蘇聯和英美就已經都對它下手了。

首先動手是英美盟軍,英國特種傘兵部隊在美國空軍支持下,成功攻佔了福克·武爾夫飛機工廠。英軍傘兵在佔領工廠後,多次擊退德軍的反擊,一直堅守到增援美軍的到來。結果,整條Ta-183生產線,還有全部技術資料和16架Ta-183樣機都成他們的戰利品。

美軍繳獲的德國噴氣機

隨後不久1945年5月2日,蘇聯紅軍攻佔德國首都柏林。在納粹德國航空部一間地下室的保險櫃裏,蘇聯情報機構就成功繳獲一整套Ta-183的設計圖紙和全部技術資料,蘇聯人於是將這些資料帶回國內交給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

Ta-183雖胎死腹中,卻催生出蘇美兩大陣營“王牌”戰機

1946年3月,蘇聯人按照德國設計圖紙照葫蘆畫瓢的仿製的6架Ta-183完工。但在進行測試後,蘇聯人發現原型設計依然存在一系列問題,隨即對原型進行了一系列改進。1947年7月12日在二戰結束2年後,Ta-183終於在昔日死敵的國土上衝進藍天。

蘇聯米格15

在完成試飛和改進後,這款噴氣機已經十分成熟了,於是1948年5月,蘇聯版本的改進型Ta-183正式投產並裝備蘇聯空軍。這就是日後威震世界的蘇聯一代名機:米格-15噴氣式戰鬥機!德國人沒能完成的經典戰機卻在蘇聯人手中修成正果,歷史有時讀起來確實很有意思!

Ta-183戰鬥機在二戰中的名氣雖然沒有另一款Me-262噴氣機大,但卻爲後來的主流噴氣機設計產生了重要影響。它的很多新式設計絕對是革命性的,其薄翼型中單翼後掠角40°的機翼,這和戰後各國研發的早期噴氣機相差無幾。

美軍的F-86

因爲Ta-183機體設計更加符合高速戰鬥機的要求,美蘇兩國在戰後首代噴氣機設計上都不約而同參考了Ta-183,當年德國航空設計師的心血這樣看也算沒白費。二戰結束五年後的朝鮮上空,互相博弈的美蘇雙方空中幽靈:美國F-86 和蘇聯米格15,它們看起來都很像德國的Ta-183!

《歷史雜談驛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