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国家卫健委就目前我国的现状,发布了《关于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

当前,我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已经进入流行季,同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蔓延,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为确保全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流感医疗救治工作平稳有序,进一步提高流感规范化治疗水平,11月4日,国家卫健委向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

据悉,这一版诊疗方案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完善了儿童流感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相关内容,增加了流感与“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进一步规范了流感抗病毒药物使用方法,对轻症流感中医辨证治疗予以进一步完善。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方案》提出,人群普遍易感流感,但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者、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为高危人群,这五类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此版诊疗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儿童流感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相关内容。《方案》称,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

此版方案将流感与普通感冒、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进行了对比。

《方案》提出,人群普遍易感流感,但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者、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为高危人群,这五类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此版诊疗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儿童流感临床表现、并发症等相关内容。《方案》称,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

此版方案将流感与普通感冒、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进行了对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