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没有一个省会城市像济南这样郁闷,它一直为在家庭地位殚精竭虑,为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愤愤不平。

让它感到委屈的并不是别人,正是它的亲兄弟青岛。

事实求是地讲,济南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本身并不弱,无论从城市规模亦或是GDP上来衡量,济南至少会排在省会城市前十位。

问题在于,自己的兄弟太过于光彩夺目。

就在全国的知名度或者向心力而言青岛明显然超过了济南,青岛不仅在经济规模上跑在济南前面,更是在教育科技等方面全面超越。

青岛抢了太多风头,以至于许多人产生了青岛与济南谁才是山东“大当家”城市的争论。

外地人一提到山东总会先想到青岛,而外地人去山东旅游或者择业首选目的地也会是青岛,这未免让济南黯然神伤。

面对着同省的城市青岛,济南大概会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一般而言,省会都会视作一个省的中心城市,但有时情况却并不是这样。

事实上,不只是济南,在全国还有一些省会城市明显被同省其它城市盖过了风头。

这些弱势的省会除了担当行政中心之外,其它的功能可能已经完全被分流到其它城市,或者被其它城市赶超。

比如福建的厦门市的光芒明显就盖过了省会福州,与此类似,不少外地人会把包头当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从而遗忘了真正的省会呼和浩特。

这种二师兄抢夺了大师兄风头的现象,也算是一道有趣的风景。

这样的景象在外人看来也许并不会感觉有什么不正常,但对于抢了风头的省会城市来说,大约会有怅然若失之感,甚至对于这种“错位”无法承受。

不要低估一颗城市的雄心!近些年以来,济南争夺“大当家”的决心表让人惊叹!

济南一直把邻省省会郑州当成发展的模板。

在河南,郑州作为省会,是绝对的中心城市,除了行政中心之外,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都让同省其它城市望尘莫及。如此类似的还有安徽省会合肥。

济南梦想着拥有如同郑州一样不可撼动的地位,为了夺回大当家的宝座,济南决心增肥。

济南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拓展城市的空间,如长青卫星城等城市新区不断涌现,目前济南还在实施“黄河战略”,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让城区跨越黄河。在黄河以北的,有72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供开发,能让城区量级实现飞跃。

当然,这种城区扩容在济南的眼里也许只能用小打小闹来形容,这远远满足不了它的胃口。

2019年初,济南一口吞并了邻近的地级市莱芜,让这个地级市变成了它的一个区。

这被很多人认为是济南要雄起的信号。于是,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调侃“青岛,就问你怕不怕?”

但令人尴尬的是,即便如此迅速增肥之后,济南在面积、人口、GDP等方面依然没有超越青岛。

不甘屈居下风的济南,继续狼吞虎咽,章丘、济阳等撤市立区,甚至大有将周边德州泰安及淄博都纳入自己辖区范围之势。

面对着一个霸气侧露的省会城市,是幸福还是烦恼?

对于省会的增肥计划,注定有人欢喜有人忧。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济南人说“济南好,大家好,济南强,山东强”,但除了济南,山东其它地方听到,都忍不住要问一句“凭什么”?

在一些人看来这是雄心,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是偏心。

不管争论如何,济南在增肥的道路上都不会停止脚步,唯一的疑问是,它接下来要吃那块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