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两档婚恋观察节目《幸福三重奏3》和《女儿们的恋爱3》播出了,虽然不算爆款综艺,但是两档节目各有话题度很高的嘉宾一直带热节目。

《女儿们的恋爱3》播出前,外界都想看“恋爱天才”萧亚轩怎么保鲜爱情,结果却发现金晨和张继科这一对更搞笑。↓

《幸福三重奏3》里,很少上综艺的吴京在节目中大谈自己的婚姻观,也让观众看到了他和谢楠之间的相处模式,博得了一片好感。↓

还有就是《幸福三重奏3》一播出,#何猷君奚梦瑶好甜#就率先挂上热搜第一,关键词是“好甜”。

但是这“甜”非但没有出圈,还让观众们觉得掺杂着一股工业糖精的味道。

发现没?明星婚恋类综艺的热度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延伸出的相关两性议题也肉眼可见的越来越难以引发大众的讨论。但上节目的嘉宾和节目制作方依然乐此不疲,话题不够,“糖”来凑,不管真糖还是假糖,先发了再说。

而这种“多巴胺流水线”的操作,从国产婚恋综艺,到国产甜宠剧,都充满了一股子的“工业糖精”味道。

01

国产婚恋综艺里的甜,虚假

《幸福三重奏》的“人形挂件”人设显然是有“继承”的,上一季是吉娜,这一季变成了何猷君。

奚梦瑶站着,何猷君踮起脚要抱抱↓

奚梦瑶坐着,何猷君弯下腰也要抱抱。↓

甚至奚梦瑶在做家务,何猷君也要去抱抱。↓

比起上一季出圈的吉娜“人形挂件”人设来说,何猷君的这份甜蜜,显得有些僵硬。

就连奚梦瑶都有些不太想配合,比如两人在午休时,何猷君又主动黏上了奚梦瑶,奚梦瑶开口让他回到原来的位置,理由是挡住她的阳光了。

一些小细节,也让网友怀疑这些“糖”的真实性。

奚梦瑶准备小礼物写便签的时候,居然说自己不会写何猷君的“猷”字……提笔忘字的情况当然不少见,可如此恩爱的两人在一起也三年时间,连对方的名字还不会写,就有些过了↓

去跟吴京谢楠夫妇一块吃饭的时候,何猷君大谈恋爱史,提起自己追求奚梦瑶的过程,直言在他大学的时候就产生了要“娶奚梦瑶”的想法….

看到这里小姐姐就忍不住想笑,可能何公子不知道吃瓜群众对于他们一家人的八卦都太过了解,他2014年在美国读大学的时候,被拍到和BY2组合里的妹妹Yumi手拖手,两个人的恋情就翻来覆去出现在媒体上。

虽然现在的观众对于看别人卿卿我我,有着超乎寻常的喜爱,所以,除了甜宠剧井喷外,国产婚恋综艺,不管是什么形式,也产出各种糖。但是,非要凹点情深人设,强行发点工业糖精,真是大可不必。

其实从早年的婚恋调解节目,到明星假想恋爱综艺,再到如今五花八门的婚恋综艺,都证明群众对婚恋题材综艺的强需求。

这种需求除了有看明星们在戏剧之外的恋爱状态,也在现实层面真实戳到了观众痛点。

根据国金消费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中国适婚单身人群已达2.2亿,占总人口的15%,而中国的结婚率已经经历连续4年的下滑,2017年登记结婚数更是创历史新低,初婚平均年龄也达到25岁,发达地区上升至30岁以上。

现实中的婚恋困境,让人们转向从其他地方寻求情感寄托与自我映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婚恋类综艺扎堆的原因。

但同质类节目的扎堆,观众们逐渐熟悉了这类节目的套路之后,就会发现,明星夫妻、明星情侣上节目上这种综艺,大部分就是想卖个恩爱人设,或者发展个自己的CP。这类节目自然是对明星有加成的,最明显的就是,发糖带来的cp效应也在明星个人的商业价值上进行加成。

比如,吉娜从《幸福三重奏》出圈开始,就走上了和郎朗一起上各种综艺的节奏,还签约了唱片公司和经纪公司,算是正式在内娱出道。

同样的,识破了套路,看节目里你方发糖,我方恩爱,观众们看多了就觉得假,说白了,就是工业糖精太多。

这类综艺,要让观众有共情,本身就需要看观众与节目输出的内容情感勾连有多深,而这种情感勾连需要建立在一定真实基础上。

这个真实,一方面是要明星展示他们以往没有展示过的一面,让他们摘下明星光环,成为了普通观众身边的“你我他”,所以明星在节目里呈现的细节就很重要。比如,吴京谈跟谢楠的恋爱,说他当时直截了当表白,结果谢楠居然转身走了,说要打电话给爸爸批示,谢爸爸开心地说终于“谢谢你”,这个细节就很“落地”,又好笑又带着适当的甜份。

另一方面,过分参加这类综艺,或者私生活曝光率过分的高,就会消解掉观众对于嘉宾的新鲜感,新鲜感一少,嘉宾们再怎么卖力气发糖,就会让人感到,怎么看都觉得是在强行营业。

比如向佐和郭碧婷这对,从恋爱到结婚,都在婚恋综艺里“解决”,说是住在热搜里并不过分。就算是有再多的糖,上了那么多节目也“发完”了。这就导致了这对夫妻后来上类似的综艺,再怎么营业,看着都有股工业糖精的味儿,而两个人的风评,也从原本的大众祝福,到后来引来各种质疑。

发糖发的多了,观众早就不满足于看明星秀恩爱,转而想在节目里看到点明星真实的婚恋状况。看看人家隔壁韩国,已经直面起婚姻背后的问题,要推出一档离婚综艺——《我们离婚了》,把早就离婚的夫妻聚在一起,让观众看看他们曾经的生活。

国产婚恋综艺要是只讲“甜”,不讲两性关系背后的情感逻辑,那必然是会越做越单一。

02

国产甜宠剧的甜,超标

和国产婚恋综艺的“甜”一样,国产甜宠剧的“甜”也相当的工业糖精味儿,不讲情感逻辑,只提供糖分。

特别是在今年,门槛低却性价比极高的甜宠剧,成了影视寒冬里各大影视公司的选择,一度井喷了。

其实2017年开始,总有几部甜宠剧撩动市场。追溯起来,最早的“甜宠”概念应该是从《双世宠妃》开始的。

当初这部剧横空出世的看点就是,男女主飞速圆房,之后的剧情就是不停的亲,各种亲。这甚至变成了一种“撒糖”标准,直接影响后来的甜宠剧标准:谁吻戏少,谁就不够“甜”。

《双世宠妃》系列“以小搏大”成功后,也让制作方发现了一个“方法论”,那就是剧情逻辑没有关系,只要疯狂撒糖,就会有观众看。

于是乎,甜宠剧作为爱情偶像剧的一个亚类型也就破壳而出了,在平台和制作公司眼里,这种类型是一门“小而美”的好生意。

这类剧的要求不高,女主功用就是女性观众代入的“工具人”,这也是为什么这类“甜宠剧”大多数红的都是男主角。即便是今年小爆的《传闻中的陈芊芊》,用了“女尊”设定,看似平权讨论拓展了甜宠剧外延,内核依旧是“发糖”,女主的成长线始终是作为撒糖的辅助。一旦陈芊芊不配合男主撒糖,就被观众质疑,女主人设崩了。

甜宠剧之所以会成为偶像剧的一个亚类型,就是它可以不提供人物的成长逻辑,将爱情和人际关系单一化,一切冠之以“宠”,要求以“甜”。人物更像是泥塑模板捏好的一样,性格单一犹如纸片人。

所以,甜宠剧剧情可以狗血,也可以毫无逻辑,只要够甜,剧情里的其他bug都可以被原谅。

那怎么表达“甜度”?这类剧也有业内默认的黄金创作法则:霸总情深,吻个不停,谁用谁灵。

《双世宠妃》第二季30集的篇幅里有整整42场吻戏,不分时间地点,吻戏KPI至今业内第一。特别是这个为了表现强势撬墙角的男女主“天生一对”的情节。硬生生抄袭了金基德《空房间》不说,还让《双世宠妃》那一吻变成了一个“绿油油”的吻……

吻戏,本来是体现情感发展的一个高潮点,但是,甜宠剧里少有经典的吻戏。那是因为,创作者们为了在这类剧中达到撒糖目的,直接略过了男女主的相遇与定情,动不动就上吻戏,让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发展毫无逻辑,怎么会有创造经典的闲心呢?

不仅如此,有些甜宠剧制片方还特别喜欢”加塞”吻戏后,在剧播期间买个热搜,这相当于“划重点”,好像观众只配喂点“糖精”。

如此种种,吻戏怎么会动人?而没了这些吻戏,可能他们都不知道怎么拍所谓的“甜宠剧”。像前段时间赵露思演的另一部戏《我,喜欢你》,只是吻个不停的工业糖精已经不够了。演员各种咚,各种滚,以此来刺激观众的感官体验。

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甜宠剧的“工业糖精”味道越来越浓,随随便便直接安排演员抱在一起吻在一起就算定情了。

甚至于,演员不好好吻没关系,现在行业流行的拍法是,画面美,情绪氛围渲染到位,演员就贴着不动,看摄影师上上下下左右旋转的表演,整个过程给慢动作,再配点BGM,就输出了所谓的“甜”。

这类剧,除了发糖,已经无法提供任何让人信服的爱情价值观输出。

比起现在一上来就爱得死去活来的甜宠剧,从前被批“三观不正”的琼瑶剧,其实也有自己的价值观输出。从《还珠格格》还是《情深深雨蒙蒙》,不仅有跨越阶级的艰难,也有考验不起的人性。

再看早年的偶像剧,都会老老实实讲一个有情感逻辑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有现实里大家都会遇到的人生困境,也有真实的人性挣扎,所以能让人看到真实的心动。

《将爱情进行到底》是内地偶像剧的一个标志,不仅说爱情,更还原了现实生活里九十年代大学生的真实生活。

许多看甜宠剧的观众都说:生活已经这么苦了,看甜宠,不动脑多好啊。

甜宠剧的出现没有错,观看者也没有错,但市场要是沉迷于输出这种成本低的“工业糖精”生意,那就有问题了。

这就跟国产婚恋综艺,只知道让嘉宾撒糖,没看到他们打算去深挖更有深度的两性关系话题是一个道理。

门槛低却性价比极高,不用太认真就能赚钱,自然谁都想做。

布热津斯基曾说过“奶头乐”理论,大致可以解释为通过令人陶醉的娱乐、游戏等内容,占用人们的时间,麻痹人们的大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被工业糖精灌大的一代,会误以为“甜”就等于“爱”,会误以为明星在综艺里秀的恩爱才是婚姻。当“工业糖精”超标,那这些带给他们的娱乐就变成了“奶头乐”,那样的结果必然是可怕的。

我们的流行文化,不该只有“工业糖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