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喊了多年,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确实缩短了不少,部编版教材也精简到只剩下条条框框的骨架,中小学生所学知识越来越简单容易,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能得满分的也比比皆是。教育减负到了如今取得这样的效果,应该是教育部、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都该皆大欢喜。可实际上,作为教育主动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却很不满意,他们一致认为:教育越减负,升学压力越大,家长越焦虑!

近些年来各大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并且生源异常火爆,这与减负不无关系。学生在校时间短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少了,每天下午3、4点就放学。孩子们的自由时间如何安排,帮助家长干活?怎么可能,农村城市化,生产机械化,很多成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悠闲的双手只有刷手机的份,哪还用得上中小学生做多少家务。

早早放学回家的中小学生大都在做些什么呢?很大一部分家长给予孩子厚望,知识经济时代肯定是希望孩子通过中考跨过高考顺利进入知识殿堂的高校。学校减负管不着,自掏腰包把孩子送进补习机构开小灶总行了吧,不然呢,等到中考高考临时抱佛脚吗?这样做的家长并不是一部分,少数,而是占了绝大部分。因为九年义务教育减负,可中考高考并没有降低难度,谁相信减负谁就没法在竞争升学的路上越走越远。

事到如今,减负倒像是悬在升学路上的一句空话,一个口号!家长谁也不信了,年年喊减负,事实上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了,白天在学校上课,放学后赶去补习班上课,晚上挑灯奋战两边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家都知道孩子这样很累,可有什么办法呢?你不去补课别人去补,大家都鄙视应试教育,可中考高考升学标准唯有考试分数,这样的大环境下,还要将体育、美育纳入高考,结果改革来改革去,孩子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备受关注的体育中考、高考以及美育中考的安排,教育部负责人已经透露了这样的信息:针对体育中考提高分数,将尽快总结各地体育中考经验,形成有关意见和建议。全国已有部分地区启动美育中考,将力争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关于体育高考,也会开始启动体育素养在高考中应用的研究,将尽快形成体育高考的意见和建议。

这个信息一传开,网上网下立即一片哗然,人们的态度形成一边倒的态势,都认为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与教育减负背道而驰。反对者的意见大体这样:1.现在孩子的压力已经够大了,在保持以前学习任务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再将体育、美育纳入中考高考,每天要增加体育、美育的学习和锻炼,这无疑又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本来每天只有6个小时的睡眠又得缩短了;2.将体育、美育纳入考试,培养德智体美综合素质人才,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高雅的审美情操,这出发点是好的,也是值得去做的,可目前的教育体制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升学仍唯分数论,现在每增加一门考试课,孩子的负担就会增加一层,体育、美育都进入中、高考,孩子的压力无疑会增加双倍。考试科目越多,每个科都要花时间学习,足够重视,做好充分考试准备,才能在中考高考中脱颖而出,孩子的压力有多大,想想就不寒而栗了。

理想总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很骨感。很多事情并不会向预想的方向发展,而是相反。体育、美育用来锻炼身体,修身养性,确实健康又美好,但变成一种强制性的,必须去做的,并且影响中考高考结果,决定以后的人生方向时,这种教育制度就完全变味了,变成学生的压力、学生的负担,甚至变成对学生身心的摧残,这样的话就失去原本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