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陳星空

先變成更喜歡的自己,然後遇到一個不需要取悅的人。

女人一生最好的活法:不解釋、不勉強、不後悔

作家薩克雷曾說:“《簡·愛》是一位偉大天才的傑作。”

一部《簡·愛》,就是一部女性成長之書。

年少時,懷着對愛情的憧憬讀書,看到的是簡·愛的勇敢和自信。

到了而立之年才發現,簡·愛史詩般的人生,原來早就透露着一個女人越活越好的三個跡象。

不解釋

簡·愛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她從小寄住在舅媽家。

她經常被表哥約翰欺負,只要表哥一走近,她身上的每根神經都會緊張。

有一次,簡·愛在屋裏看書,表哥故意來找茬,他們扭打成一團。

舅媽的出現平息了這場戰爭,可接下來,舅媽卻故意把她關進紅屋子裏。

紅屋子是簡·愛的噩夢,因爲舅舅就是在那裏去世的,她由於恐懼暈了過去。

但是,真正擊潰簡·愛的,是舅媽的一句話:

“她這人不配搭理,不管是你還是你的姐妹,我都不願意你們去跟她打交道。”

字字誅心,她再也忍不住了,發出自己的聲討。

簡·愛的話像詛咒一樣刺痛着舅媽,憤怒之下,舅媽抓住她死命搖晃,左右扇耳光。

最後,舅媽決定把她送到洛伍德孤兒寄宿學校去。

校長勃洛克赫斯特先生來的那一天,簡·愛接受了兩次“審判”。

舅媽告訴校長,簡·愛脾氣不好,並且,她有一個最壞的毛病——“愛騙人”。

校長有意問簡·愛:“如果要避免成爲壞孩子死後下地獄,該怎麼做?”

這時,她給出一個“很不像樣”的答案:

“我該讓身體健康,不要死掉。”

她的回答並沒有錯,可在校長看來,卻成了“壞孩子”的狡辯。

接着,校長又問簡·愛喜不喜歡《聖經》中的《詩篇》。

簡·愛再一次否定了。

她說不喜歡《詩篇》,是因爲沒有趣味。

這下,校長對簡·愛的回答更不滿意了,他覺得簡·愛在污衊經典。

於是,簡·愛的話全成了“謊言”。

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那句臺詞: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憑你怎麼樣努力都休想搬動。”

回到洛伍德學校,校長故意刁難簡·愛。

有一次,簡·愛不小心打碎了石板,校長罰她站在凳子上,並且,當着全校同學的面,說她是一個忘恩負義的“說謊者”。

倔強如簡·愛,也沒能扛住這天大的委屈。

下課後,她撲倒在地,大哭起來。

最終讓簡·愛恢復平靜的,是朋友海倫的一番話:

“即使世上的人都恨你,相信你壞,只要你自己問心無愧,知道自己是無辜的,你就不會沒有朋友。”

年少時,我們總愛與人爭辯,凡事不符都要聲明,凡事不對就要糾正。

直到後來才知道,破除質疑最好的方式,是不解釋,做自己。

我們這一生,不可能人人皆是知音。

不懂你的人,從不會主動了解你的內心,你費再多的口舌解釋,他都不會明白。

不相信你的人,你說什麼他都質疑,你沒辦法叫他感同身受,你的解釋全是徒勞。

所以,與其花時間和精力解釋,不如坦率地做自己,努力讓自己變強大。

要知道,凡事但求無愧於心便好,因爲時間會見證一切。

不勉強

離開洛伍德學校後,簡·愛找到了一份工作,她成爲桑菲爾德府的家庭教師。

在之後,她對桑菲爾德府的主人羅切斯特產生了愛慕之情。

至今還記得,在那個浪漫的仲夏夜,簡·愛對羅切斯特深情表白:

“你以爲,就因爲我貧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沒有靈魂,也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

在那個時代,社會的天秤總是向男性傾斜,留給女人的只有沉默,沒有哪個女孩敢這樣大膽地示愛。

這一刻,誰聽了簡·愛勇敢的心聲,都會無比震撼。

就是這樣一個自尊堅強的女孩,即使長得不好看,但從未因爲自己的長相自卑。

從前喫過的讀書的苦都化作底氣,讓簡·愛從容地站在衆人面前,有勇氣追逐自己想要的愛情。

正如書中所說:

“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惜。”

簡·愛和羅切斯特的愛情,終於達到了精神上的“門當戶對”。

就在羅切斯特凝望簡·愛的雙眸,準備說出“我願意”三個字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簡·愛得知,羅切斯特已經結過婚,並且,他的妻子伯莎還活着,正是那個關在閣樓裏的瘋女人。

即使內心有再多的愛與不捨,簡·愛最終決定離開。

面對愛人的挽留,簡·愛堅定地說:

“我自己在乎我自己。越孤單,越無親無友,越無人依靠,我越是要尊重我自己。”

字字擲地有聲,承載着簡·愛全部的倔強與自愛。

想起多年後,林徽因也是如此狠心,拒絕了一段“勉強”的愛情。

林徽因在歐洲遇見徐志摩,得知徐志摩已有妻室後,她選擇了退出。

雖然她沒有摔破瓦盆頭也不回的果斷,她也會拖泥帶水地對過去投去留戀的一瞥,但是,她還是走了。

留下一封紫色的信,將這場生命的邂逅,變成永遠珍藏的記憶。

人生在世,最大的貴人,是自己。

一段感情裏,真正的災難是,愛到失去原有的底線,沒有自己的身段,卑微到塵埃裏。

那些費力討好的關係,終究把我們掏空,讓我們的身心疲憊不堪。

不勉強將就,永遠保留抽身而退的選擇權,纔是真正的自尊自愛。

作家盧思浩說:“先變成更喜歡的自己,然後遇到一個不需要取悅的人。”

不勉強自己,不取悅他人,便可擁有自由灑脫的底氣。

少了一些委屈造就的苦楚與坎坷,人生方能多些坦途。

不後悔

中島美嘉說過一句話:

“在最黑暗的那段人生,是我自己把自己拉出深淵。沒有那個人,我就做那個人。”

簡·愛辭去家庭教師的工作,離開桑菲爾德府,因爲沒有太多錢,她甚至過起流浪的生活。

可即使喫盡生活的苦頭,簡·愛也從沒想過要依附誰。

她一家家地詢問,想找份工作養活自己,裁縫也好,傭人也罷,即使遠沒有之前的家庭教師的工作體面。

最後,她被聖約翰先生一家收留,併成爲莫爾頓女子學校的女教師。

這份工作很辛苦,但在簡·愛眼裏,跟在富人家當家庭教師相比,它一點也不低微、輕賤,反而更獨立自在。

來到學校的小木屋,她享受着孤獨帶來的寧靜。

她兢兢業業做着鄉村女教師的工作,竭盡全力改變着女孩們的人生,爲女孩們的進步而感到欣慰和驕傲。

到了深夜,儘管簡·愛還會想起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但當思緒的風暴退去,簡·愛重回平靜。

總有一些過去,需要我們去忘卻;總有一些曾經,需要我們自己去了斷。

與自己和解,是成年人一生的修行。

想起有一次和母親聊天。

說到曾經16歲的選擇,母親沒進區裏最好的高中,只讀了技術中專。

試想,如果她走另一條路,上了高中,考上大學,或許現在的人生就大不一樣了。

但是,母親並沒有後悔自己當年的選擇。

她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有句老話不是說,婚姻就像穿鞋子一樣,只有腳知道舒不舒服。人生也一樣。對於現在的生活,我很知足,沒什麼可後悔的。”

退休以後,母親的心態很好,每天都過得充實且快樂。

母親之所以越活越好,她的幸福感原來正來源於三個字,不後悔。

《請回答1994》中有一段話說得好:

“所謂生活,每個瞬間都充滿了選擇。

此時此刻我所經歷的一切,正是我過去做過的無數個選擇的結果。無論選擇哪條路,肯定都會對沒走的那條路念念不忘吧。

所以,這世上沒有毫不後悔的選擇,而且生活也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只要堅信選擇的道路就是正確答案,並把它變成正確答案就可以了。”

有時候,遺憾纔是人生的常態。

我們大可擁有駐足回望的時刻,但是,對自己人生最好的交代,是“不後悔”。

前路漫漫,別忘了跟過去好好告別,轉身之後,我們終將走向要到達的目的地。

《簡·愛》的結局,既是悲劇,也是喜劇。

故事的最後,桑菲德爾府被一把火燒成了廢墟。

簡·愛重回桑菲德爾府,見到又瞎又殘的羅切斯特後,她最終的選擇,是牢牢握住羅切斯特的手,餘生再不鬆開。

簡·愛用波瀾壯闊的一生告訴我們,一個女人該如何更好地把握人生。

不過多解釋,把時間與精力花在懂自己的人身上;

不勉強自己,凡是不舒服的關係,要有勇氣斬斷;

不後悔曾經,既然往事不可追,那好好珍惜當下。

想起中學老師說過的一番話:

如果你正逢苦難,一定要讀讀《簡·愛》;

如果你邂逅愛情,一定要讀讀《簡·愛》;

如果你是女孩,一定要讀讀《簡·愛》。

人生海海,那些遺憾錯過的,還有無緣抓住的,都將讓我們對未來保有更多期待。

只管面向朝陽,大步向前,我們終將越活越灑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