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果說今年的新房市場還有比較大的爭論,廣大“打工人”雖然都日夜盼着下跌,但在開發商和部分呼籲上漲的人羣努力中,還是比較穩定;但二手房的市場,毋庸置疑,必然是下跌的。

我有個親戚,在三線的城市花了快100萬買套房子,幾年後房價面值就達到150萬,可以說是升的很快。但他今年因爲工作原因,在鄭州穩定了下來,於是決定把老家房子賣掉在鄭州定居。

最後開始以市場價格,也就是150萬掛在中介網上,可是時間都過了一個月,還是無人問津。最後中介公司的建議是讓他把售價調低,於是145萬、140萬、130萬......一路往下調,直到最近價格定在115萬,價格已經比市場價少了35萬,竟然還沒有脫手。

這種現象今年很常見,被人比喻成“溫水煮青蛙”。很多房子買下來,不管是你手裏的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售價都在“穩定上漲”,所以很多二手房房東覺得市場看上去還是比較景氣,價格還沒跌下來,那是因爲房子還沒兜售,等你和我這朋友一樣,你就能意識到什麼叫“有價無市”

當然這是大部分房的境遇,真正好的地段或者學區房自然是不愁上漲空間的,這就不在今天文章的討論範圍內了。

前段時間,經濟學家馬光遠也表示,靠買房來獲利的空間大大縮小了,不要再輕易投資房產。

像碧桂園退出三四線城市的新聞大家應該都有看到,這種虛高的三四線房價不在少數,現在弊端也已經顯露了出來,有些當初買來投資,現在想要快速轉手變現的炒房客,即使想要脫手,降價也沒人理會。這事情對於炒房客來說可能是困難時期,但對於沒房的、正要買房的人是個福利。

二手房的暴跌讓很多買不起房的人看到了曙光,但接着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很多炒房客退出市場後,買房人會蜂擁而至,不注意二手房存在的問題,造成後續的一系列麻煩。

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關於二手房齡的問題。通常來說,我們購入的二手房房齡如果超過20年,就不建議大家購買了,否則容易出現以下的一些情況。

1、年限短的危害

如果我們買的房齡已經很長了,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影響後續的使用。我國的樓盤使用年限是70年,如果買了超過20年的房子,接下來的年限可能不到50年。加上過去的建築標準肯定不能和現在的相比較,一些二手房的牆體開裂,水電線老化現象、漏水情況都可能發生,對後面的居住肯定有所影響。

2、難申請貸款

這是大多數二手房面臨的一個難題。因爲房齡過長,銀行在對房子估值的時候,會考慮到存在的年限過久,只願意貸款一小部分,這樣的結果就是首付極高,導致很多人付不起。甚至銀行還會因爲房齡過長乾脆不貸款,這樣大家就只能全款買房。雖說二手房比新房便宜,但這樣入手也很困難。

3、物業服務差

都說物業水平決定了住房體驗,有個好的物業可以給自己解決很多困難。但年齡比較長的小區,原來的物業可能早就換了不知道多少批次,服務體驗很差,有的老小區甚至都沒有物業。那這樣的情況對居住者來說,是很不方便的,電梯或小區裏面出現了什麼問題,不及時維修不僅不方便,還會造成一定危險。

總結:雖然現在房地產不景氣,但大家還是要擦亮眼睛。如果你近期想要購買二手房,千萬要看清房齡,建議提早做全準備,別貪便宜選擇郊區沒地鐵的房子,除非你的工作在郊區,多對比、多瞭解,才能在魚目混雜的二手房市場裏淘到“筍盤”。

關注「智慧家居控」,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家居、裝修知識,讓家更溫馨!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贊並分享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