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裏說“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脾和胃雖然是兩個獨立的器官,但它們的關係極爲親密,人體的消化吸收由脾胃共同完成。

胃功能不好,必然會影響脾的運化,所以臨牀上患者往往同時出現食慾不振、飯後腹部脹飽、消化不良等症狀。

脾喜歡燥,不喜歡溼;胃喜歡規律,討厭刺激。中醫認爲,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溼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而現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溼”問題。

脾胃虛弱,身體得不到滋養,必然會引起一些外在的病變。所以,脾胃健運與否,只要留心,就能從身體上找到蛛絲馬跡。

睡覺時流囗水

“脾主涎”,“涎”即口水。氣有固攝作用,一個人脾氣充足,誕液纔會傳送正常,並且老老實實待在口腔裏,幫助人體進行吞嚥和消化。

如果脾氣虛弱,固攝功能減弱,涎液就會不受約束,使人睡覺的時候流口水。

面色暗淡、萎黃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不足,皮膚得不到足夠的滋潤和營養,就會變得暗淡、發黃。如果不能及時調理,面色就會逐漸萎黃,人也會消瘦枯稿。

精神狀態不佳

人體所需的能量來源於脾胃所化生的氣血,脾胃健運;能讓大腦和身體得到足夠的滋養,人就會神清氣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如果脾胃運化失常,大腦、臟腑等得不到足夠的能量,就會出現精神不振、健忘、心慌、反應遲鈍等問題。

口脣淡白、乾燥

《黃帝內經》中指出;“口脣者,脾之官也”“脾開竅於口”“脾之合肉也,其榮脣也”。

脾胃的問題會表現在口脣上:脾胃功能正常的人,嘴脣紅潤,乾溼適度,潤滑有光澤;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常嘴脣發白、沒有血色,顯得非常乾燥,容易起皮、裂口。

排尿困難、泄瀉

《黃帝內經》認爲,腎主水,脾主運化,兩者共同管理水液的代謝傳輸。脾氣健運,清升濁降,就可以助腎化水,使排尿通暢;如果脾氣虛弱,升降功能失調,則容易導致排尿不暢。

脾氣虛弱還可導致水谷不能正常運化,使人大便稀薄,大便中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有時還伴有腸鳴現象。脾氣虛弱嚴重、清陽下陷的人,可出現經常性泄瀉,甚至脫肛的現象。

胃脹氣、泛酸、打隔、口臭

脾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脾胃感受溼熱,清氣不能上升,濁氣不能下降,就容易引起胃脹氣、泛酸、打隔等不適,濁氣順着食道上行到口腔,就會形成類似於食物腐熟的味道,也就是口臭。

現代醫學認爲,泛酸是由於胃酸分泌過多造成的,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慢慢發展成胃炎、胃潰瘍,因此若常出現胃泛酸,要引起重視。

如果你正好符合以上症狀中的一種或幾種,大概率是胃出問題了,別總當作小事,老胃病都是拖出來的。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冬季節除了要注意身體的保暖外,胃部保養同樣重要,因爲隨着冬天的到來,氣溫下降,胃病很容易復發。

其實對胃部的直接影響因素就是“寒”!胃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尤其是本身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受寒更容易把老胃病勾起來。

想養好胃,就是兩個字:不作!換句話說,喫飯要按時按點,少寒涼,多溫熱!

此外,藉助養胃的食材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千金翼方》中曾記載一個養胃、助消化的食療方,其中有一味主料,那就是——雞內金。

雞內金

是雞的乾燥沙囊內壁,一直被大家稱爲雞身體內的“黃金”。性甘,味平,歸脾、胃、小腸、膀胱經。《滇南本草》:寬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兒乳食結滯,肚大筋青,痞積疳積。

有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之功,可用於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石淋澀痛,膽脹脅痛。

所以它在調治積食方面很不錯,民間常用它來調治飲食積滯等,是健胃消食的好幫手。

雞內金搭配2物,經常喝一點,健脾養胃又殺菌:

雞內金+丁香——幽門螺桿菌跑了

丁香茶葉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質以及齊墩果酸等,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以及消化能力。

其中的齊墩果酸對於胃部的各種病菌有抑制作用,而胃癌高發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

雞內金+砂仁——胃暖暖的很舒適

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本草求真》中曾記載:專入脾,胃,兼入肺、腎,大小腸、膀胱。芳香行散,降中有升。被稱爲“南藥瑰寶”,更享有“北有高麗蔘,南有春砂仁”的美譽。

以廣東陽春的品質最佳,主治脾胃氣滯,宿食不消,腹痛痞脹,噎膈嘔吐,寒瀉冷痢。

將丁香、砂仁、雞內金、甘草、桂皮、山楂、麥芽,一起製作成丁砂膏。每天一勺泡水喝即可,僅僅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喝一杯暖暖的養胃膏滋。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 ↓ ↓ 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用戶真實反饋:“喝了三個月,胃口明顯好很多,反酸的情況也少了很多”“媽媽的胃一直不好,醫生讓回家養着,買來試了試,媽媽說有用”“膏體很濃,每天一勺沖水喝,日常養養胃,很方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