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碎葉城,大家都非常熟悉,由於唐代大書生李白就出身在碎葉城內一個富商之家。

碎葉城是大唐在西部地區設防非常遠的一座邊疆都邑,位於今日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市西南8公里處,可見當時大唐疆域之遼闊。

這座都邑,建於唐高宗調露元年(公元679年),設備這座城池的,是唐代名將王方翼。

王方翼出身優良,他的祖母是唐高祖李淵的毫米同安大長公主。

但是,王方翼的童年並不幸福,他幼時喪父,祖母同安大長公主又看不慣他的母親李氏,將他們母子趕到鄉下的鳳泉別墅。說是別墅,着實早就年久失修非常蕭索荒涼,王方翼只能和僕從一起開荒墾地、植樹造林,瞭解到非常多使命人民的難受。在這裏,他還對立每天演練身手,練出了一身真功夫。後來,王方翼被召回首都,進來了皇家御林軍擔任了右千牛職務。命運轉折發掘在650年,王方翼的堂妹王氏被冊封爲唐高宗的皇后,王方翼於是也跟着枯木逢春,先是外放縣令,後來官居刺史,所到之處獎賞耕織,發展生產,挫折土豪,多次受到朝廷的獎賞。

在肅州刺史任上,他拿出自己的私財在水邊建造了水碾、水磨,百姓加工米麪,只收取少微的加工費,然後又將其盈餘用於賑濟饑民,還修建了數百間房屋,供饑民避寒居住,肅州百姓非常感激。677年,西突厥貴族挫折安西都護府,唐高宗下詔任命王方冀爲檢校安西都護,協助裴行儉平叛。王方翼馬上星夜兼程馳赴安西,主持修建了''安西四鎮''之一的碎葉城。碎葉城共四面12門,''皆屈曲作隱伏出滑之狀,五句而畢“。碎葉鎮的建設對於鞏固唐代西北邊防、護衛''絲綢之路''的暢通,具有特別重要的好處。在西域期間,王方翼大顯其軍事能力,非常著名的就是安謐了西突厥貴族阿史那車薄啜叛亂。682年,王方翼被調任庭州刺史,他親率大軍急趨危城,與阿史那車薄啜的叛軍在伊犁河遭遇,發生苦戰,王方翼大獲全勝,斬首千餘級。後來,西突厥貴族又增兵10萬,氣勢洶洶地向王方翼撲來。王方翼屯兵於熱海(今蘇聯伊塞克湖).,雙方發生苦戰。

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艱苦,王方翼奮勇當先,流矢擲中他的胳膊,鮮血直流,王方冀咬緊牙關,抽出自己的佩刀一刀砍去箭簇,頑固對立戰爭。大唐兵士深受鼓舞,士氣高漲,越戰越勇,終於擊潰敵軍。後來,王方冀又趁颳大風之機,主動出擊。他命令擂響戰鼓,指揮部隊向突厥軍發起了激烈的挫折。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挫折嚇昏了頭腦,四下潰散,唐軍殲敵7千餘人,生擒其頭目300餘人,西域終得安謐。熱海之戰,成爲唐代與突厥之間的一場經典之戰。大戰往後,王方翼奉召進京,受到唐高宗的親熱走訪。唐高宗設盛宴召喚了這位凱旅的英雄,詳盡詢問了西域邊事,見他衣服上還殘留有洗不清潔的血跡,皇帝驚問其故。王方翼詳盡彙報了熱海苦戰的情況,唐高宗大受感動,命其袒臂,切身查看他的創傷,感嘆非常久,命令對他獎賞。但是,這時王方翼的堂妹王皇后已被廢爲庶人,因此他雖有大功,卻也沒能受到重用。後來邊疆又叛亂,王方翼又參加了平叛戰爭,無往不勝。

尤其值得一說的,是他發掘過一件農具,大大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當時他爲夏州(今陝西橫山)都督,由於內陸瘟疫肆虐,耕牛死亡非常多,百姓無法耕地,只好流亡他鄉。面對這種殘破的社會景象,王方翼耐性地查閱了大量古籍,參照前代方法發掘了一種新式的耕地農具,這種農具''施關節,使入推之'',''力省而見功多'',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耦耕法''!這種方法奉行到各縣,有力地推動了當時農業生產的發展,我們今世的歷史課本對此有專門記述。今世的梯田耦耕如此一位能征慣戰的名將,如此一位愛民如子的清官,卻沒落得一個好的下場。687年,唐高宗駕崩,武則天掌握了大權,王方翼由於是王皇后的至親,於是武則天找藉口將他逮捕下獄,又將他流放崖州(今海南)。王方翼備受挫折,積勞成疾,於路途之中憂憤而逝,時年63歲。“功存西域,身棄南荒”,悲哉,王方翼!壯哉,王方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