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近年來中國航空航天業取得的巨大進步,人們都在談論這幾十年來中國航空業的爆發式增長。奇怪的是,如今其實幾乎沒人知道中國自主設計和製造的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是什麼。現在作爲博物館展品而倖存下來的南昌殲-12,當時是一個真正的輕型戰鬥機的前瞻性項目。

中國軍用航空的發展長期以來一直是保密的,在1960年代後期,爲了追趕蘇聯和美國的主力戰鬥機,中國空軍開始探索一種更小,更輕,更靈活的戰鬥機。競爭的對象包括了蘇聯的雙引擎米格-19 Farmer和美國的F-4 鬼怪 II。1967年4月首次起草了新戰鬥機的要求,到1969年正式批准。新型戰鬥機希望能取代瀋陽的殲-6,這是蘇聯設計的米格-19的中國仿製版本,產量非常巨大。在當時的越南戰場和中東戰場上,蘇美法英等國的戰機正在進行各類殘酷的廝殺。除機動性外,還應考慮短距起降(STOL)能力,這反映了當時對機場固有脆弱性的擔憂。像殲-6一樣,新型戰鬥機被期望易於維護,並且價格低廉,操控簡單。

面對國家的招標要求,有兩個設計團隊做出了回應,一是瀋陽的殲-11(與後來復刻蘇-27的殲-11無關),二是南昌的殲-12。到1969年8月,殲-12的基本設計已經獲得批准,並在18個月內完成了前三個機體的製造。第一架原型機於1970年12月26日開始飛行。它與第二架飛行原型機一起,參與了隨後兩年半的評估,而第三架機身則用於靜態地面測試。

殲-12的設計團隊經驗豐富,曾經完成過強-5攻擊機的設計,該攻擊機曾統治中國強擊機部隊半個世紀之久。但與強-5系列採用的兩側式進氣道不同,殲-12依舊採用了機鼻式進氣,可能還是優先保證高速性能的考慮。飛機由單臺WP-6B發動機提供動力。大後掠角機翼也是爲高速性能考慮的,設計最高速度爲1.5馬赫,實際測得的速度爲1.39馬赫。殲-12的設計武備包括了機翼根部的23mm和30mm機炮,分別帶有120發和80發炮彈。除此之外,機翼下還可掛載一對短程紅外製導的空對空導彈。

控制重量,提高飛行性能和敏捷性依然是南昌廠的主要理念。殲-12的結構使用了金屬蜂窩結構和早期的複合材料結構,這是中國戰鬥機首次採用這種結構。其構造中也首次使用了鈦合金。雖然中國的鈦合金工業剛起步不久,但由於中國是鈦的富產國,因此在運用方面不必吝惜成本。這在中國未來的戰鬥機製造中也獲得了證明。

在兩架原型機之後,南昌又建造了三架改進型飛機,重點改進了進氣口,採用了類似米格-21的中心機身錐體。1975年7月1日,首架改進型噴氣機(有時稱爲殲-12A或殲-12 I)進行了首次飛行。一直到1977年1月,殲-12一共進行了135次試飛,飛行時間超過61小時,證明其速度,機動性,加速能力,高空性能都完全超過了殲-6。但是在和成都仿製米格-21的殲-7的對比中,它顯得太小太輕了,未來的改進餘地不大。所以該機在來年便停止了開發。

曾經的南昌飛機制造廠並沒有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而是變革爲洪都飛機制造廠。現如今,它依然是中國重要的航空企業,承擔着爲中國開發多款教練機的重任。而在那款未能入役的殲-12身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中國航空人的早期探索和努力。沒有這些努力,就沒有如今的洪都,也沒有如今翱翔藍天的L-15高級教練機。(軍務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