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很多神話故事中都有關於“九尾狐”的傳說,比如商紂王的寵姬妲己就是九尾狐狸精變的,但是現實中肯定沒有長着9條尾巴的狐狸,那麼所謂的九尾狐的原型又是哪一種動物呢?其實它應該是靈貓!

或許有的朋友要說了,靈貓是貓型亞目的一種,狐狸是犬科動物的一種,兩者都不是一類動物,九尾狐怎麼可能是靈貓呢?其實我們看一下圖片資料就知道了,靈貓的樣子特別像狐狸,特別是靈貓的網紅瓜子臉型,和狐狸的臉型極爲相似,而在古代時候,人們並沒有貓科與犬科動物的分別,看這兩種動物長得很相似,就是認爲是一類動物了,所以靈貓在我國古代也被叫做“花面狸”、“香狸”、“靈狸”、“果子狸”、“九節狸”等。

在動物學分類上,靈貓科的動物其實有很多種,我國常見的靈貓有大靈貓,小靈貓、花面狸等。其中大靈貓和小靈貓的尾巴都有黑白相間的九節花紋,因此又稱“九節狸”或“九節狐”,而且這條尾巴看上去蓬鬆而碩大,其尾巴的長度要超過軀幹的長度,很可能就是這個原因,使得古人將其稱作是九尾狐狸了,而且也的確有的地方將其稱之爲九尾狐。

靈貓科的動物都屬於比較原始的貓型亞目的動物,是一種食肉動物,但也有不少會喫植物的果實或根莖,而如今大部分靈貓科的動物也都屬於瀕危動物,通常只能在深山密林之中,才能一窺它們的身影。

近日有浙江溫州媒體報道:浙江溫州泰順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出現了小靈貓的野外視頻資料,這種動物在這裏已經30多年未見了。

我國浙江省以山區較多,上世紀80年代之前,小靈貓在這裏並非非常罕見。但是從1989出版的《浙江動物志》留存有當地小靈貓的影像資料之外,浙江全省再沒有小靈貓被發現過,所以那麼一度認爲小靈貓已經在浙江省內滅絕了,直到今年科考隊員們重新發現它的身影。

這也是得益於烏巖嶺自然保護區的原始風貌保護得較好,此地的地形地貌及原始森林構成了多種獨特的自然景觀,山高林密、溪流潺潺、被稱爲浙江“祕境”烏巖嶺。氣候常年溫暖溼潤,年均溫度在15℃左右,很適合小靈貓之類的動物生存。

小靈貓之所以會被人們與九尾狐聯繫起來,除了它九節長尾巴之外,還在於這種小動物隨身攜帶着一個“香囊”,就在其後屁股部位,雌性和雄性都有,其目的就是爲了吸引異性,誘惑異性的求偶慾望,激發交,配行爲,以促進其種族的繁衍。《本草圖經》中就記載說:“香狸,人以作膾,生若北地狐生法,其氣甚香,微有麝氣。”

不過靈貓這種動物並非只會發出芳香,它還擅長一種攻擊方法,就是向天敵噴出臭液,當遇到危險的時候,它有可能會拉稀般從屁股中噴出奇臭的液體狀的東西射向天敵,當對手被“噁心”到的時候,它就會趁機逃之夭夭。

不過靈貓的芳香腺是很可貴的,也被人們加以利用,其分泌物就是名貴的香料——靈貓香,因此靈貓也常被叫做“麝香狸”或“麝香貓”。

很多人都聽說過並且一直爲之詫異的貓屎咖啡也和靈貓有關,其實這種咖啡就是靈貓喫了咖啡果之後,將咖啡豆排泄出來,製作者將這種咖啡豆製作成咖啡,就是大名鼎鼎的貓屎咖啡了。

另外,靈貓的毛皮鬆軟厚實是上好的毛皮原料,其尾部的長毛可以用來製作毛筆,而如上的幾種用途也使得靈貓在野外的物種逐漸減少,上世紀五十年代時全國靈貓數量大概有二三十萬只,到了八十年代的時候,卻成爲了瀕危物種了。不過有些地方也早已人工飼養靈貓,所以某些種類在人工飼養狀態下種羣有所壯大,但是近期我國不少野生動物被禁止養殖,所以靈貓等動物的物種數量或正經歷着一個大的變化。

參考資料:

《浙江在線》11月4日文章《重磅消息,烏巖嶺終於現身神獸——小靈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