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和户外跑,有什么区别?肯定有区别,但谈不上本质差别。两者并不对立、互斥,这两种跑步方式运用得好,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现在,先来看看二者的差别在哪里?

差别1:发力方式上的差别

在跑步机上跑步时,多数人会感觉比路跑要轻松一些。虽然在跑步机上,我们也保持着自然地向前迈腿的动作,但实际上这种被动迈腿方式,要比路跑时迈腿省力。

因为路跑时,你不仅要保持身体跃起(向上的力),同时也要不断蹬地,推动身体向前(向前的力)。而在跑步机上跑步,看起来在迈步,其本质更接近抬腿,而需要的向前推动力非常小。或者可以这样说:

在路跑时,我们是先后蹬发力,身体才向前;在跑步机上,我们是先抬腿,再将腿伸向前,只是为了别让自己掉下跑步机。另一条腿不用发力,跑步带自动会将其往后移动。不过,当你的速度超过当前设定的速度时(加速),后蹬发力会短暂发生。

这个差别在实际跑步时,是瞬间发生的,不细加体会和观察,很容易忽略,只剩下“跑步机上跑步比较轻松”的体验。

小调整:如果你想克服跑步机缺少后蹬发力的弱点,不妨将跑步机的坡度略微调高一些。坡度会让你自然后蹬发力,尽管这和户外跑还是有一些差别。

差别2:跑道的弹性

跑步机让人跑步更轻松一些的另一个原因,是跑道的弹性。良好的跑道弹性,缓冲了大部分的脚掌落地的反向冲击力。肌肉和关节,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适应。

相反,在户外跑时,在城市里多半是水泥路和柏油路,硬度远超跑步机的跑台。就算是在设有专用跑道的公园或绿地,其硬度也只是比马路上略好一些。

户外跑造成的脚掌落地冲击力,远超跑步机。因此,下肢肌肉的抖动造成的能量损耗也更大,肌肉和关节也需要花费更大的努力来适应。

贴士:长距离户外跑时,穿上松紧度适当的紧身五分、七分或九分运动裤,有助于收束下肢肌肉,减少肌肉抖动,可以跑得更轻松一些。

差别3:跑步环境的巨大差别

跑步机这种室内跑环境,堪称“完美”,因为几乎不存在任何外在因素干扰跑步者。也就是说,锻炼者不用额外耗费体力和精力,“分神”应付外部因素。

户外跑就不同了,影响的因素五花八门,且多不可控,比如:

刮风造成的风的阻力,起伏的坡道,为避让车辆或行人采取的加速、急停等动作,雨雪天边跑边注意是否路面过滑,施工造成的路面坑洼,红绿灯中断跑步节奏等等。

这些因素,都需要跑步者投入相当大的体能来应对。

从身体的使用方式来说,户外跑更接近人类自然的跑步方式。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我们的祖先也是在自然生存环境中,锻炼出自己的奔跑能力。因此,御行君认为,喜欢跑步的朋友,尽可能多参加户外跑。

但这并不是说跑步机一无是处。跑步机作为一种现代发明的健身设备,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节奏的需要,更加方便。

有人说,你前面不是还说“跑步机跑起来轻松”吗?没错,但这只是定性评价。有人用跑步机锻炼照样还是胖子,有人用跑步机却可以练出跑全程马拉松的能力。

贴士: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跑步爱好者,那么户外跑还是用跑步机,都无所谓。喜欢哪种方式,就用哪种方式。如果你是对跑步有所追求的跑者,比如你准备参加马拉松,那最好以户外跑为主,因为最终的比赛场所是户外,而不是在跑步机上。

即,跑步机和户外跑虽然有差别,但这些差别,并不足以对锻炼效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能够决定运动效果好坏的,只有运动者本人。

一个跑步者,无论他是在跑步机上跑,还是户外跑,跑步速度、跑量、运动频率、跑步方式等等,才能够主导最终的运动效果。

了解了两者的差别,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用好这些差别,跑得更快、跑得更远,而不必非得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延伸阅读】

动感单车和跑步机,哪个减肥效果更好?

每天晚上跑10公里能瘦吗?能!但你能跑10公里时已经不胖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