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雯雯就一直没有什么时间观念,不管做什么事情,基本上都是能拖就拖,完全不懂得好好把时间利用起来。对此,雯雯妈妈一直都非常苦恼,却又不知该从何下手,才能彻底消除女儿拖拉磨蹭的坏毛病。

01 揭开孩子拖拉磨蹭的3个原因

生活中像雯雯这样有拖拉磨蹭坏习惯的孩子有不少,常令家长感到头疼。通常来说,孩子之所以出现做事拖拉磨蹭的坏习惯,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孩子对所做的事情比较生疏,并且可能由于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全,神经肌肉等协调能力较弱,且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导致做事比较慢;第二,孩子缺乏时间观念,在做事时没有紧迫感,常常边做边玩,无法专注于一件事情上;第三,家长平时有做事拖拉磨蹭的坏习惯,孩子在朝夕相处中受到不良影响。

以上三点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都可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引导改正。像雯雯妈妈那样,为孩子订立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和奖惩制度等就是个非常不错的办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改善拖拉磨蹭的坏习惯。

02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如果孩子缺乏良好的时间观念,那么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都将没有紧迫感,很容易就会变得磨磨蹭蹭的。家长想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有一些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1.帮助孩子树立今日事今日毕的观念和习惯。这一点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只有家长自己先有良好的时间观念,才有可能去引导和教育孩子,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改掉拖拉磨蹭的坏习惯。

2.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不少孩子其实都不能真切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总觉得时间很多,浪费一点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家长要想让孩子改变浪费时间的坏习惯,就必须建立起明确的奖惩制度,让孩子明白,浪费时间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只有让孩子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他们才能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渐改掉拖拉磨蹭的坏习惯。

3.帮助孩子合理制定时间计划。年龄越小的孩子自律能力往往就越差,需要家长的监督和管理。所以,家长不妨与孩子一同讨论,为日常的事务制订一个详细的时间计划表,让孩子根据这个时间计划表去安排自己的要做的事情,从而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03 巧用计时器,让孩子告别拖拉磨蹭

很多孩子在学习和做事方面往往缺乏条理性,这也是造成拖拉磨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这一点,家长不妨利用计时器来帮助孩子建立做事和学习的条理性,同时也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可以选用的计时器有很多,比如机械小闹钟、电子闹钟、手机闹钟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给孩子“计时”的时候,要注意帮助孩子把每一个步骤要做的事情都清晰明确地规定清楚。比如几点之前必须起床、几点到几点刷牙洗脸、几点开始吃早餐,几点要出门上学等等,只有把时间段落实清楚,越具体越好,而不是含糊其辞,这样才便于有效监督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好要做的事情。

04 家长要懂得以身作则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不仅是他们的第一个老师,同时也是他们做人做事的一个学习“范本”。

因此,家长的做事和生活习惯,往往能够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家长本身就是个缺乏条理性、没有时间观念的人,那么孩子自然也会在家长的影响下变得拖拉磨蹭,没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反之,如果家长本身是个很有时间观念的人,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变得和父母一样很有时间观念。

05 从生活细节入手,教孩子学会珍惜时间

要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时间观念。而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时间观念,我们就得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的存在,把“时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叫孩子起床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要让孩子做的事情和当下具体时间结合在一起;在提醒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同样也是如此。强调“时间”的存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感受到“时间”在不断地流逝。

1.让孩子知道“一分钟”时间究竟能做什么

现实中,很多孩子其实对一分钟时间没有直观感受,在他们看来,一分钟的时间很短,似乎无足轻重。要改变孩子的这种错误认识,家长要先帮助孩子树立这样一个观念:珍惜时间,要从每一分钟开始。

要让孩子真正明白每一分钟的宝贵,单靠给孩子讲大道理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孩子如果没有亲身体验,也无法理解这些抽象的时间观念。所以,家长不妨带领孩子亲身体会一下“一分钟”时间究竟有多长、“一分钟”时间究竟能做什么……

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试着在“一分钟”之内数数字、背单词、写字、口头表达等等,看看最多能数到几,能背几个单词、能写几个字、能说几句话等等。当孩子切身体会到花费“一分钟”时间可做些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理解“一分钟”时间所具有的价值。

2.让孩子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

为了让孩子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时间究竟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家长可让孩子试着记一个时间流水账,把自己在这一整天当中做了什么事,每件事花费了多少时间都记录下来。

有了这样一份时间记录,可以让孩子更直观地看到,自己把一整天的时间都用到了什么地方,其中又有多少时间是被白白浪费掉的。

3.让孩子切身体会不守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想要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守时的重要性,家长不妨挑选合适的机会,让孩子切身体会不守时的后果。

比如,孩子如果早上出门总是磨磨蹭蹭的,不重视时间,那么家长不妨和孩子定个规定,几点必须要出门,否则迟到了孩子就得自己承担后果。

当孩子没能按照规定的时间出门上学的时候,必然会因为迟到被老师批评,当孩子体验到被老师批评的后果时,才有可能吸取教训。

结语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在本质上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做事不拖拉磨蹭,其实就是一种良好习惯。

小学一二年级是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父母无法陪伴孩子一生,但好习惯却可以伴随孩子的一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应该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首要目的之一。

巧用计时器等办法,当然不是让孩子告别拖拉磨蹭的唯一办法,但如果能够用好这一套“组合拳”,相信孩子很快就能改变拖拉磨蹭的坏毛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