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市聖野漿果合作社的新鮮草莓發往全國。(資料圖)

丹東豐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車間火紅的生產場面。(資料圖)

本報記者 蔡曉華

核心提示

市場主體活躍是經濟穩中向好的有力註腳。今年以來,丹東市堅持“支持發展、主動作爲、便民利民、轉變職能、依法監管”的理念,找準“准入準營”突破口,繼續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爲主線,努力在推進市場主體登記便利化、加強登記管理建設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截至目前,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209394戶,註冊資本(金)4123.52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34%和16.46%。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放寬市場準入大門

“來了不排隊,還能有其他窗口幫忙辦理,真是太便捷了。”在丹東市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市場局窗口辦理藥品經營許可證到期換證業務的市民林東昇對記者說。

今年8月,丹東推出食藥質監審批業務“一窗受理”模式,通過業務融合、窗口重組、人員整合,再次提高審批時效,讓市民只到一個窗口,就可辦理所有食藥質監審批業務。

“窗口整合,不僅平衡了不同窗口的業務量,還大大縮短了排隊等候時間,提升了辦事效率。”丹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分局局長於璐介紹說,此次整合重組,丹東市市場監管局將原有的食藥審批窗口和質監審批業務窗口進行拆解重組,取消原有的食藥質監審批分窗口受理方式,重組後的受理窗口可以受理食品藥品審批、特種設備許可、計量許可等全部47項業務。

去年,丹東全面推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改革,取消名稱登記預先覈准環節,賦予企業自主選擇權,申請人可通過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系統進行自助查詢、比對,自主選定申報企業名稱,有效地解決了企業“起名難、效率低、不自主”問題。今年,丹東繼續深化企業名稱登記改革,將企業名稱自主申報適用範圍擴大到企業分支機構和個體工商戶。

今年6月,丹東市市場監管局在全市實施經營範圍規範化登記改革,推行申請人以自主電子填報方式申請經營範圍的事項內容。依託省登記全程電子化系統,丹東地區實現了工商登記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網上覈准、網上發照並公示等各環節的全程電子化。與此同時,丹東市市場監管局還與相關商業銀行開展“政銀助企”合作,在全市7家商業銀行94個網點開展工商登記銀行網點一站式辦理工作。爲推進復工復產,積極推行登記註冊網上辦理、電子化辦理、不見面辦理,將個體工商戶、外資企業納入網絡電子化辦理範圍,解決百姓辦照堵點問題。今年以來,全市共辦理全程電子化登記業務39315筆,佔登記業務總量的70.75%,其中,新辦理設立登記業務18517筆,佔設立登記業務總量的92.37%。

找準“准入準營”突破口,持續發力,千方百計拆除影響企業發展活力的“門檻”,全市市場主體的質量和活躍度顯著提升。截至目前,丹東市市場主體存量由2014年的11.6萬戶增長到20.9萬戶,年均增長基本保持在兩位數以上。

多措幫扶聯合助力 企業發展底氣更足

“312萬元退稅款不到24小時就到賬了,對於我們來說,真是及時雨啊!”日牽物流公司財務負責人張華說,及時到賬的退稅款爲企業復工復產增添了信心。

年初以來,爲紓解企業的經營困難,國家稅務總局丹東市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迅速落實國家出臺的各項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與人社、醫保等部門積極協商,採取“全險種、全類型、全批量”的“全退模式”。

針對丹東市衆多出口企業面臨的訂單丟失、急需週轉資金等一系列問題,丹東市稅務局大力推進疫情防控期間出口退稅“即申、即審、即辦、即退”。在全面推行出口退稅網上業務申報的同時,還實行紙質資料“容缺辦理”,進一步提高退稅審批效率,實現了退稅辦理全程電子化、“零接觸”。承諾全市出口企業退稅審覈審批平均用時在6個工作日以內,爲企業提供實打實的資金保障。

“稅務系統的幫扶行動實實在在地幫助我們緩解了資金壓力,讓我們能夠專心做產品、找市場。”丹東參仙源參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殿文由衷地說。通過開展“稅務幫扶行動”,丹東市稅務局積極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和復工復產政策。組織稅源管理單位合理調整個體工商戶定期定額,積極做好納稅人延期申報、延期繳納稅款政策的通知,依法及時收集、傳遞延期申報、延期繳納稅款等申請,積極幫助納稅人減輕辦稅負擔,緩解資金壓力。截至目前,共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377項,延緩繳納稅款3909萬元,幫助當地企業享受稅收優惠5345萬元,爲企業發展增加了底氣。

爲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丹東市市場監管局與郵儲銀行聯合開展“百億送貸行動”,深入開展“送貸到校園”“送貸幫創業”“送貸助轉型”“送貸到產業”和“送貸促增收”活動。截至目前,開展各種送貸行動68次,涉及市場主體3343戶,累計投放貸款9.79億元。

在丹東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地區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部分主要經濟指標由負轉正,市場活力、動力增強。今年前三季度,全市37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當月增速已連續4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累計增速連續3個月實現增長;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4.6%,增速較上半年提升8.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三位。

構築創新生態體系 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爲使知識產權辦理更加方便快捷,丹東積極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申請在丹東設立受理窗口,2018年9月,商標受理窗口正式啓動運行。受理商標註冊申請和商標專用權質押登記工作,原來需要到北京辦理的業務,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辦理,極大地方便了丹東市商標申請人辦理業務,縮短了商標授權時間,拓寬了商標註冊服務渠道。2019年6月,商標受理窗口全部轉變爲電子受理,業務受理範圍擴展至24項。

疫情防控期間,商標受理窗口設立“綠色通道”,堅持特事特辦,切實做好便利化服務,爲7家企業擴大生產醫用隔離衣經營範圍,爲12家生產防疫用品企業申報了16個商標。今年2月,丹東市商標受理窗口業務受理量在全國212個窗口中排名第17位,商標註冊量達12360件。

爲了激發創新活力,今年8月,丹東出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鼓勵政策,對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具有丹東市戶籍或居住證的個人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按照2000元/件的標準予以一次性補貼。對獲得中國專利金獎、銀獎和優秀獎的專利權人,分別給予10萬元、8萬元、5萬元獎勵;對獲得遼寧省專利獎一、二、三等獎的專利權人,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2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優勢企業,分別給予2萬元、1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知識產權示範、優勢企業分別給予8000元、5000元獎勵。

爲幫助企業深入瞭解、精準把握知識產權政策,年初以來,丹東市市場監管局以知識產權宣傳週、專利周等活動爲契機,開展了“知識產權下基層、進百企”和“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通過走訪企業、舉辦培訓會、銀企對接活動等形式,助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與此同時,丹東進一步加大地理標誌培育力度,深入挖掘地理人文內涵,制定了《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工作方案》,新註冊“東港藍莓”“靉河青蘿蔔”兩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截至目前,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數量達934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89件;新增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5家,總量達35家;新增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件,擁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3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3件,形成佈局合理、結構優化、特色明顯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羣體。

來源 遼寧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