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下服裝訂單從印度轉向中國,這裏的訂單已排到明年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李永華│江西于都報道

“從7月份開始,服裝生意就恢復得差不多了,8月份以後,訂單排得很滿,排到明年了,有些訂單是從海外轉過來的”,企業主謝隆發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謝隆發的小企業在江西贛州市于都縣,如果不提這裏是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外界知道這裏的人可能不多,但就是這樣一個縣,藏着我國服裝業強勁的祕密。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8月當月,全國紡織品出口額147.2億美元,同比增長47%;服裝出口額162.1億美元,同比增長3.2%,實現年內首次月度正增長。具體到于都縣,截止2020年9月,全縣今年紡織服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287.34億元,同比增長4.73%。對於都縣來說,這樣的數據背後是一段關於產業轉移的故事,是抗擊疫情把握產業機會的故事,也是脫貧的故事。

東莞打工人回鄉做服裝,“一年要出廠大約50萬件衣服”

今年40歲的謝隆發,15歲就從於都老家去了廣東東莞打工,進了一家制衣廠。他說,那個時候,有不少老鄉都在東莞的服裝廠打工,新人要進廠必須“老帶新”,而且是三帶一,也就是三個老工人才能介紹一個新工人進去。

在東莞做了十多年服裝之後,謝隆發於5年前回到了于都,開了一家服裝小作坊,全家總動員,老老小小全都上。現在,他的企業有五六十名工人,生產車間分佈在不同的地方。說是工廠,其實就是類似城中村裏多層樓房的底層商鋪,每間不到200平米,十來個工人幹活。

于都給人的感覺是,像謝隆發這樣的服裝企業似乎遍地都是,不管是工業園區、城區,還是村鎮,服裝工人們都在全神貫注地趕工。

“一年要出廠大約50萬件衣服”,謝隆發說,“我們那時候進廠求廠家,現在輪到自己招人,要求工人,不好找。”

攝影:《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李永華

在他的車間周圍,全是各種製衣廠,密密麻麻地貼着各種招工廣告。有廣告寫着:“本廠常年做雪紡襯衣,自營自銷,單價合理,工資每月5日發放,全勤獎100元/月”。還有企業招平車工、打邊工、中燙工,廣告上強調“貨源充足”。

攝影:《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李永華

工人不好找讓謝隆發着急,但訂單足卻是工人們高興的事情。一位62歲的女工說,上半年因爲疫情沒什麼事情做,現在好了,每個月能賺到兩千多塊錢。

于都縣紡織服裝產業集羣辦主任丁有勝將謝隆發這樣的小企業稱之爲“衛星工廠”。他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在於都,這樣的企業多達3000多家,從業人數高達30萬人。

丁有勝坦言,因爲大家認爲做服裝不掙錢,聽起來也不夠高大上,所以並不重視服裝業,招商引資更要高科技。直到贛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各縣(市、區)要選定首位產業主攻工業發展,並明確于都應將服裝作爲首位產業。

“(定位)基於兩點,一是人口優勢,于都110多萬人,勞動力69.6萬人,服裝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于都有人口紅利;二是產業優勢,69.6萬人裏面有30多萬人從事輕紡服裝,我們最大的資源在這裏。”丁有勝說。

于都明確將服裝業作爲首位產業,2017年出臺了稱之爲“服裝10條”的政策推動產業快速成長。在丁有勝看來,服裝業更大的好處在於極強的就業吸納能力,“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于都縣位於羅霄山集中連片特困區,2020年4月剛摘下貧困縣的帽子,是江西最後一批脫貧縣之一。

後疫情時代,“很多訂單轉到我們這裏來了”

在於都,衛星工廠像小草一樣叢生,但是,大多數企業仍處於模仿、貼牌階段,科技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本地品牌少,絕大部分企業爲代加工企業,且大多承接廣東、福建等地的二、三手訂單,綜合競爭力不足。

謝隆發說,于都的廠子利潤很薄,競爭很激烈,“大家主要靠跑量,沒有量就賺不到錢,一件貨的利潤還不到1塊錢”。

于都服裝產業的另一個問題是,產業鏈還比較單一,如原輔料、紐扣、制線、繡花、洗水、包裝、物流等關聯企業缺乏。

不過,這種局面正在改善。丁有勝介紹,于都離粵港澳大灣區很近,又有《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政策優勢,對沿海服裝產業有很強的吸引力。而且企業轉移的同時也在做產業升級,這是內陸地區的大好機會。

大型品牌企業的車間與衛星工廠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生產情景,一邊是傳統的手工作坊生產,另一邊則是自動化、智能化、定製化的生產方式。于都希望抓住這個機會,讓其服裝業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攀升。針對當前沿海地區出現企業抱團轉移的新趨勢,丁有勝說,于都就以商招商,推進產業鏈招商和組團招商。

攝影:《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李永華

在於都脈動智能製造時尚產業園,《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趕製茵曼的訂單。

2018年,脈動智能製造時尚產業園落戶于都,總投資20億元。該產業園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茵曼是匯美集團旗下的淘品牌,以前主要是找人代工,現在自己做製造,而且是智能製造,希望進一步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和品質。

贏家時裝是我國服裝行業的龍頭企業,其於2014年投產的贛州工廠是于都最大的服裝企業,生產車間已經達到較高的智能製造水平。該公司工會主席蕭智勇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成衣企業落戶于都,可以帶動整個服裝產業鏈的發展。

總投資20億元的江西順龍服裝水洗有限公司的車間主體部分已基本完成,車間水洗設備也已安裝調試完畢。這個項目達產達標後,年產值在30億元以上,可提供就業崗位7000多個。

丁有勝表示,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甚至是全國行業龍頭都陸續選擇了于都,有些原來看不上于都的企業,今年又主動找過來了。“初步形成產業集羣,有了強大的彈性供應鏈以後,這種吸引力就更強。”

今年1至9月份,于都招商簽約紡織服裝類項目22個,簽約金額48.85億元,其中既有成衣生產企業,也有面輔料製造商等配套企業。

“今年,國內疫情控制住了,國外印度越南疫情很厲害,很多訂單轉移到我們這裏來了”,丁有勝說,“既然訂單來了,客戶就能看到我們的供應鏈能力,就不會再離開,今後就要穩住這些客戶,而明年將是于都服裝產業騰飛的關鍵之年。”

于都縣委書記陳陽山說,“中央關於‘十四五’規劃的建議提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促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優化區域產業鏈佈局,于都縣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平臺、原材料供應、生產、物流及後續服務上揚長補短,進一步健全產業鏈供應鏈,全力打造千億元產業集羣。”

責編 | 楊百會

版式 | 孟凡婷

相關文章